厦门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
2.C
3.D
4.B
5.D
6.C
7.A
8.B
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A
16.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
变化:分布密度增大,向东南方向扩展,并在局部出现集中分布。(4分)
原因: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在东南部形成新的土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土地需求增
加,人口分布向东南扩展:渡船仍是该时期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
形成若干区域中心,区际联系更紧密,渡河需求增强。(6分)
18.(22分)
(1)与原生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密度较小,植被覆盖率季节差异较大,植物结构较单一。
(4分)
(2)石灰岩成土缓慢,土壤瘠薄:种植区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且生物循环快。作物种植
后径流侵蚀增强,土壤养分流失加快。(6分)
(3)靠近河流,灌溉便利:东北风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植被较茂密且更新快,烧
荒后草木灰多,休耕时间较短。(6分)
(4)生产力水平增长缓慢。人口快速增长使粮食需求量增大,休耕时间缩短,植被破坏加
剧,水土流失加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粮食单产下降,引发饥荒、战争等,
促使人口大量外迁。(6分)
19.(20分)
(1)海拔高,积雪厚。泥石流暴发前气温骤升,融雪在石冰川表面凹陷处积水成湖;石冰
川底层冰川阻碍积水下渗。(6分)
(2)与冲沟区相比,石冰川区坡度较缓。(2分)
石冰川区提供丰富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冲沟区提供泥石流的通道。(6分)
(3)危害:掩埋道路:中断车辆通行。(2分)
措施: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在公路旁修建拦挡坝:在石冰川末端修建排水沟。(4分)2.下列城中村中,居民平均通距离(居住地与就地之间的距离)最远的是
厦门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3.若不考虑城中村大小及其内部建筑规模,下列城中村中拆迁成本最高的是
地理试题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兴城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岸线漫长、沙滩广布。20世纪80年代,该地寒成大批休闲
全卷游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度很区和疗养院,并出现大兰家庭泳装作访;0年代是,雪工业衰落,而泳装产业快遮发辰,众
女祝考试顺利火
多家庭作坊发展为泳装厂。目前,兴城聚集了超过1200家泳装生产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泳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
装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国内外。据此完成4~6题。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推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4.20世纪80年代,该地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主要得益于
A.漫长的海岸线
B.旅游业的兴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C.劳动力价格低
D.工业基础良好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5.推测促进20世纪90年代该地泳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投人要素是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A.土地
B.原料
C.技术
D.劳动力
6.目前众多泳装生产企业在兴城聚集主要是为了节省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A.地租成本
B.运输成本
G.营销成本
D.研发成本
符合题目要求的。
森特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处农场(47N)内见到了奇特的埋木种植床。于是,他绘图记录了
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在琏成区内,土地权属和行政
埋大种植床的排列和结构(图2)。据此完成7~8题。
管理仍保留农村模式的片区称为城中村。中国某城市(图1)有多个城中村,房租低康、租住
率高。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该市多数城中村将陆续进行拆迁改造。据此完成1~3题。
1503
表层:土及覆盖物
1500
中层:树干和树枝
一底层:大块原木
坡耕地上埋木种植床的排列
10km
埋木种植床的结构(横剖面)
图2
城中村
园工业区
地铁线(20I9年)
图
7.椎测该地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是由于该地
1.该市
A.地温较低
B.森林广布
C.地表起伏大
D.土壤养分少
A.外来人口少
B.城镇化水平高
8.该地埋木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采用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C.盛行西北风
D,居住区在东部
A.保水
B.排水
C.保温
D.防风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