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5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40分)
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春节期间,台州有很多习俗,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我校小红萌志愿队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维护环境卫生、创建文明城市微公益活动。他们在垃圾分类时将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归为一类回收,因为这些都属于( )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非金属材料 D.氧化物
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每逢假期胖三斤”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只进行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
C.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D.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州位于亚欧板块
B.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中央
C.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6.(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当你完成10次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时,你克服重力做功大约为( )
A.300焦 B.1000焦 C.3000焦 D.10000焦
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排球垫球是体育课经常练习的一个动作,方法是用手臂将排球向上垫起,排球落下后又重复垫起。下列有关排球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排球是静止的
B.离开手臂上升,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C.上升到最高点时,惯性消失
D.上升速度变慢的原因是受到重力作用
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我国神舟十六号返回舱从打开降落伞后到着陆前情境,其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的减速运动,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所受重力不做功 D.机械能减小
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就一定增加
D.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1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1.(2021九下·海曙月考)根据图①一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D.图④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1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B 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D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粉
A.A B.B C.C D.D
1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C.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含量明显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已知复分解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如表所示:
溶质 H2SO4 HCl H2S H2CO3 HClO
pH 小→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台州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 发育成果实。
(3)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1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顺利举行。杭州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用了“零碳甲醇”。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 ,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2)杭州亚运会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安全环保的绿色电力。这些绿电来自西部地区的光电和风电。其中光伏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
(3)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天(2023年10月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下图中____.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1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紧贴在玻璃上。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引起肺炎的细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
(2)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也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细胞发生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发热病人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
(3)小科服用退烧药后,大量出汗,此时人体皮肤血管状态如图乙中的 (填字母)。
2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质量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直接读出秤盘上所放物体的质量大小。闭合开关,当秤盘上不放任何待测物体时,应调整弹簧悬挂高度,使电压表示数为零,相当于完成了装置称量前的调零。
(1)当秤盘上放140克物体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读数为 伏;
(2)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源电压下降,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质量 (选填“大”或“小”);
(3)小科想将电压表刻度盘上的电压刻度直接改装成质量刻度,则图丙中C的数值应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25题6分,共45分)
2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 每个气孔面积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平均受害面积小的植物抗性大,平均受害面积大的植物抗性小)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 ,和每个气孔面积的关系是 .
(2)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 植物作为行道树。
2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某同学想利用筷子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研究:
(1)甲所示静止的筷子属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调节筷子水平位置平衡后,分别在两边挂钩码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LA:LB 3:2(选填“>”或“=”或“<”)。
(3)保持左端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和动力的数据,绘制了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为0.03m时,F1为 N。
2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吊着一个实心铁球制成单摆,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悬点0的正下方:
步骤二:将铁球挪到a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步骤三:将滑块放回原处,将铁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步骤四:换一等体积的实心木球,将木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1)小科进行“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实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选填序号);
A.滑块的动能 B.小球在释放点的动能
C.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 D.小球撞击滑块后的动能
(3)实验中发现,和的距离差别不明显,请对实验操作或材料进行改进 。
2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某学习小组同学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对植物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如下:(本研究所用溶液较稀,密度均可近似看作
编号 浇灌液中CuSO4的浓度 浇灌液体积/mL 5%CuSO4溶液的用量/mL 水的用量/mL
1 5% 100 100 0
2 3% 100 60 40
3 1% 100 a b
4 0% 100 0 100
①设置4号组的作用是 。
②补充3号组的配液数据: 。
(2)该小组还研究了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溶液和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假设一:只有假设二:和假设三:和
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无明显现象,说明假设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说明假设三成立。
2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 他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于是便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木块、钩码和一杯水,在桌面上进行探究,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记录表格 。
四、简答题(26题8分,27题6分,28题8分,29、30题9分,31题5分,共45分)
26.(2021九上·椒江期中)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现取混合溶液100g,再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30g,产生Mg(OH)2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时,并未立即生成Mg(OH)2沉淀的原因是 。
(2)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 。
(3)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
2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一款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方便地晾晒衣服的功能。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科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不计绳重和摩擦)。请计算: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2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质量为55kg的某同学骑车上学,如图所示,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合金
车架体积/cm3 1200
车架质量/kg 6
整车质量/kg 15
单轮触地面积/cm2 7
请计算:
(1)求车架材料的密度;
(2)若某同学18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求骑行的速度:
(3)计算该同学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想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10克样品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实验操作是 。(氢气已验纯度)
(2)请根据A组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根据B组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A组有较大差距,为使B组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A组,应将D装置连接在上图中的 之间(用装置编号表示),并请写出在D中的液体名称 .
3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茶文化中有许多科学知识和原理。
(1)茶树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在4.5至5.5之间的 性土壤中。小科从某茶园取来一些土壤,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得pH为3,他想加入合适的试剂来调节土壤的-pH至最佳范围,下列试剂可行的有 .
A.适量熟石灰B.过量熟石灰C.适量氢氧化钠D.适量草木灰(K2CO3)
(2)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使茶叶变红(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如图甲所示)。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请回答:
①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②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3)如图乙是制作绿茶的“炒制”过程,所用电炒锅额定电压为220V,最大功率为1210W。电路原理图如图丙,其内部有两个发热电阻,其中是定值电阻,R为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它们的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假定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跟电炒锅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关系如图丁所示,现在温度为的房间使用该电炒锅炒制绿茶,要求电炒锅表面温度为且保持不变,请问应将R的阻值调为多大
3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在野外研学过程中用如图装置进行钻木取火,为为提高成功率,一方面增大对钻火杆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大对手拉杆的拉力和拉的幅度,同时还要提高拉动的速度。请解释以上做法用来提高成功率的科学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判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就是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包粽子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在捣麻糍时,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贴春联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放鞭炮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因为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主要成分都是金属,从这一角度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这些回收的材料可知,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金属或者是金属的合金组成,因此它们都是属于金属材料的回收范围。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2、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
3、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解答】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当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生物可能在运动中或衰老中;每逢假期胖三斤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在此期间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答】A.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取样滴加酚酞溶液,不能直接向原试剂瓶中滴加酚酞溶液,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故C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A.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位于亚欧板块上,故A正确;
B.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故B错误;
C.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和无数小板块,故C错误;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估测中学生的质量和引体向上时上升的高度,根据W=Gh=mgh求出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然后求出该同学总共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初三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完成标准的引体向上时上升的高度h=50cm=0.5m,
该同学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W=Gh=mgh=60kg×10N/kg×0.5m=300J,
总共克服重力做的功:
W总=nW=10×300J=3000J。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解析】【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4)力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排球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手没有对排球施加力,所以不会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故B错误;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排球离开手臂上升,只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重力,因而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ABD.返回舱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故AB错误、D正确;
C.返回舱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其所受的重力做功,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组成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温度、质量位置没有关系。
【解答】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故C正确;
D.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中过程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A表示吸收,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解答】A.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B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D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因此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解答】A、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故A错误;
B、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a点过后植物就开始了光合作用;故B错误;
C、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降低后升高的;故C错误;
D、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小肠被彻底消化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答】A.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故A错误;
B.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故B错误;
C.②为体循环中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故C正确;
D.图中虚线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为肺循环路线,实线为体循环路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解答。
【解答】从图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即2f>u>f,v>2f,则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从所给的信息可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酸性由强到弱为:H2SO4、HCl、H2S、H2CO3、HClO,据此解答。
【解答】A.从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A符合题意;
B.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答案】(1)有性
(2)子房
(3)适应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1)由题意可知,秋茄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经过了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所以,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由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可知,果实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成,所以,图乙中秋茄花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3)秋茄果实里面的种子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答案为:(1)有性;(2)子房;(3)适应。
17.【答案】(1)温室效应;H2
(2)太阳能
(3)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
(2)根据能源转化来分析;
(3)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解决温室效应,因此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 (CH3OH),该研究成果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物质甲、丙和丁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而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乙属于单质,乙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
(3)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是2023年10月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秋分(9月23日前后)至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C~D段,故选C。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H2;(2)太阳能;(3)C。
18.【答案】(1)小于
(2)不变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进行解答;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1)擦窗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外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由于“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仍静止,其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1)小于;(2)不变。
19.【答案】(1)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2)无氧呼吸
(3)C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细菌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解答】(1)人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细胞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细胞中的乳酸含量过高,从而使人大脑皮层感觉肌肉酸痛;
(3)图中C,血管舒张,管径最大,血流速度最快,散失的热量多,故填C。
故答案为:(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无氧呼吸;(3)C。
20.【答案】(1)7
(2)小
(3)300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压表的读数,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读数;
(2)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上半段电阻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指针位置变化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电源电压减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和电压表的测量值变化;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所测质量的关系;根据指针的分布确定最大量程。
【解答】(1)由图乙可知,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所以图乙的读数为:7V;
(2)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上半段电阻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指针位置变化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源电压下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偏小,即测量值比实际质量偏小;
(3)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所测电阻成正比,即与所测质量成正比。根据题目的信息,当电压表示数为7V时,测量的物体为140g,此时电压表每个小格对应着10g,所以,当最大示数为15V时,对应的质量为300g。
故答案为:(1)7;(2)小;(3)300。
21.【答案】(1)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2)甲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的水势有关,保卫细胞水势下降而吸水膨胀,气孔就张开,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使气孔关闭。
【解答】(1),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2)由数据分析,甲植物叶片上气孔密度大,每个气孔面积小,平均受害面积较小,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大。故甲植物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适合作为行道树。
故答案为:(1)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2)甲。
22.【答案】(1)平衡
(2)=
(3)2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1)杠杆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3)分析图中数据求出l1×F1的值,即可找出当l1为0.03m时F1的值。
【解答】(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所以图甲中静止的筷子处于平衡状态;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FALA=FBLB,
则2G×LA=3G×LB,
所以LA:LB=3:2;
(3)由图丙可知,当F1=3N时,l1=0.02m,则F1×l1=3N×0.02m=0.06N m,
当l1为0.03m时。
故答案为:(1)平衡;(2)=;(3)2。
23.【答案】(1)速度
(2)C
(3)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步骤三”和“步骤二”,使用的是同一小球,小球的质量就是一定的,从不同高度上摆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滑槽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不同,据此进行分析;
(2)转换法:实验中通过小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3)s1和s2的距离反映的是铁球两次的动能,所以让铁球两次的动能差距增大即可。
【解答】(1)分析步骤二、三,可以发现:采用了同一物体,质量是不变的,从不同高度处摆下,速度是不同的,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距离的长短得出的,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故选:C。
(3)s1和s2的距离反映的是铁球两次的动能,让铁球两次的动能差距增大即可,即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故答案为:(1)速度;(2)C;(3)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24.【答案】(1)对照作用;20
(2)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解答】(1)①设置4号组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②根据“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可知,各组实验溶液浓度不同。从表格数据可知,浇灌液中硫酸铜的浓度是使用5%硫酸铜溶液和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溶液。配制100mL的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需要5%的硫酸铜的质量为1%×100mL×1g/cm3÷5%=20g,20g÷1g/cm3=20mL,所以a=20。
(2)可以使用氯化钡、硫酸铜继续滴加入滤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有无另一种试剂剩余。
假设二不成立,则判断的是氯化钡不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氯化钡存在,假设二不成立。
假设三成立,则判断的是硫酸铜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硫酸铜,假设三成立。
故答案为:(1)①对照作用;②20;(2)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25.【答案】示例:①在水平桌面上滴5滴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并记录如图表格: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水滴数/滴
摩擦力/N
②在同一桌面上再滴10滴、15滴、20滴、25滴水也并涂匀,用同一木块重复以上步骤①实验,并记录表格;③得出结论④整理器材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水滴数,据此确定实验步骤和设计表格。
【解答】只有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①在水平桌面上滴5滴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并记录如图表格: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水滴数/滴
摩擦力/N
②在同一桌面上再滴10滴、15滴、20滴、25滴水也并涂匀,用同一木块重复以上步骤①实验,并记录表格;
③得出结论;
④整理器材。
26.【答案】(1)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2)硫酸钠、氢氧化钠
(3)解:设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x
MgSO4+2NaOH= Mg(OH)2↓+Na2SO4
120 58
x 0.58g
=
解得:x=1.2g
答: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1.2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据此解答。
(2)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3)根据MgSO4+2NaOH=Mg(OH)2↓+Na2SO4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计算。
【解答】 (1)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2) 从图像可以看出,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2.0g时,与100g 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恰好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 OH溶液30g,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因此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
27.【答案】(1)解:F=1/4G=12.5N
W=FS=12.5N×0.5m×4=25J
(2)解:P=W/t=25J÷5s=5W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看图分析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先根据G=mg计算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重力,再根据计算拉力,根据s=nh计算拉力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功;
(2)根据得到拉力的功率。
【解答】(1)先计算出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杆和晾衣架的总重力,再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出拉力的大小,再计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拉力所做的功;
(2)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拉力的功率。
28.【答案】(1)解:车架材料的密度:
(2)解:t=18min=0.3h
V=s/t=6km/0.3h=20km/h
或t=18min=1080sv=5.6m/s
(3)解:安琪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
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出车架材料的密度;
(2)根据计算出骑行的速度;
(3)根据计算出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的大小。
29.【答案】(1)先通一会氢气,排空装置内的空气
(2)解:解:设10g样品中含CuO的质量为x
80 64 80-64=16
x 42.5g-40.9g=1.6g
解得:x=8g
答: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为80%。
(3)AB;浓硫酸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来分析;
(2)根据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的氢气中常混有水蒸气,水蒸气未经过干燥直接进入C装置中,导致水的质量增大来分析。
【解答】(1)氢气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实验操作是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氢气已验纯度)
(2)根据反应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所含氧化铜的质量,再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B组实验是根据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吸收水的质量来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的氢气中常混有水蒸气,水蒸气未经过干燥直接进入C装置中,导致水的质量增大,所以根据B组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A组有较大差距,为使B组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A组,应将D装置连接图中的AB之间,D中的液体名称是浓硫酸,用来干燥氢气。
30.【答案】(1)酸;AD
(2)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茶多酚氧化酶在此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可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
(3)解:
此时电炒锅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为
由图丁知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为Q=880J
要使电炒锅表面温度保持不变,则电炒锅的电功率
P=U2/(R+R0)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及氢氧化钙、碳酸钾、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弱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分析;
(3)根据图象求出电炒锅每秒散失的热量,求出电炒锅的功率;根据功率公式及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阻值。
【解答】(1)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在4.5至5.5之间的土壤显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对土壤腐蚀作用大,氢氧化钙的碱性相对弱一些,碳酸钾溶液显弱碱性,因此调节土壤的pH至最佳范围的试剂为适量熟石灰、适量的碳酸钾,故选AD;
(2)①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②茶多酚氧化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可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因此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30℃~40℃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3)根据的变形公式计算出R0的阻值,计算出△t的值后,从图丁中查出此时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即电炒锅的的电功率,再计算出此时变阻器R的阻值。
31.【答案】用力压木棒是利用增大压力方法增大摩擦力,根据增大拉力和幅度是为增大做功,让更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增大速度是为了减少散热时间,使温度升得更高,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取火。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做功的公式为:W=Fs。
【解答】 用力压木棒是利用增大压力方法增大摩擦力,根据W=Fs增大拉力和幅度是为增大做功,让更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增大速度是为了减少散热时间,使温度升得更高,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取火。
1 /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渊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5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40分)
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春节期间,台州有很多习俗,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判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就是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包粽子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在捣麻糍时,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贴春联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放鞭炮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我校小红萌志愿队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维护环境卫生、创建文明城市微公益活动。他们在垃圾分类时将废弃易拉罐、旧电线、铝材下脚料等归为一类回收,因为这些都属于( )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非金属材料 D.氧化物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因为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主要成分都是金属,从这一角度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这些回收的材料可知,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金属或者是金属的合金组成,因此它们都是属于金属材料的回收范围。
故答案为:A。
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每逢假期胖三斤”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只进行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
C.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D.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答案】C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2、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
3、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解答】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除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当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生物可能在运动中或衰老中;每逢假期胖三斤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在此期间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答】A.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取样滴加酚酞溶液,不能直接向原试剂瓶中滴加酚酞溶液,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故C错误;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州位于亚欧板块
B.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中央
C.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A.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位于亚欧板块上,故A正确;
B.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故B错误;
C.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和无数小板块,故C错误;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当你完成10次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时,你克服重力做功大约为( )
A.300焦 B.1000焦 C.3000焦 D.10000焦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估测中学生的质量和引体向上时上升的高度,根据W=Gh=mgh求出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然后求出该同学总共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初三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完成标准的引体向上时上升的高度h=50cm=0.5m,
该同学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W=Gh=mgh=60kg×10N/kg×0.5m=300J,
总共克服重力做的功:
W总=nW=10×300J=3000J。
故答案为:C。
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排球垫球是体育课经常练习的一个动作,方法是用手臂将排球向上垫起,排球落下后又重复垫起。下列有关排球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排球是静止的
B.离开手臂上升,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C.上升到最高点时,惯性消失
D.上升速度变慢的原因是受到重力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解析】【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4)力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排球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手没有对排球施加力,所以不会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故B错误;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排球离开手臂上升,只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重力,因而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我国神舟十六号返回舱从打开降落伞后到着陆前情境,其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的减速运动,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所受重力不做功 D.机械能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ABD.返回舱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故AB错误、D正确;
C.返回舱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其所受的重力做功,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就一定增加
D.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组成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温度、质量位置没有关系。
【解答】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故C正确;
D.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中过程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A表示吸收,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解答】A.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B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D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因此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1九下·海曙月考)根据图①一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D.图④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解答】A、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故A错误;
B、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a点过后植物就开始了光合作用;故B错误;
C、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降低后升高的;故C错误;
D、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小肠被彻底消化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B 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D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粉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D。
1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C.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含量明显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答】A.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故A错误;
B.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故B错误;
C.②为体循环中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故C正确;
D.图中虚线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为肺循环路线,实线为体循环路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解答。
【解答】从图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即2f>u>f,v>2f,则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C。
1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已知复分解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如表所示:
溶质 H2SO4 HCl H2S H2CO3 HClO
pH 小→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从所给的信息可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酸性由强到弱为:H2SO4、HCl、H2S、H2CO3、HClO,据此解答。
【解答】A.从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A符合题意;
B.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强酸生成弱酸的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台州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 发育成果实。
(3)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答案】(1)有性
(2)子房
(3)适应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1)由题意可知,秋茄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经过了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所以,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由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可知,果实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成,所以,图乙中秋茄花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3)秋茄果实里面的种子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答案为:(1)有性;(2)子房;(3)适应。
1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顺利举行。杭州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用了“零碳甲醇”。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 ,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2)杭州亚运会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安全环保的绿色电力。这些绿电来自西部地区的光电和风电。其中光伏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
(3)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天(2023年10月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下图中____.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答案】(1)温室效应;H2
(2)太阳能
(3)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
(2)根据能源转化来分析;
(3)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解决温室效应,因此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 (CH3OH),该研究成果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物质甲、丙和丁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化合物,而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乙属于单质,乙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
(3)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是2023年10月8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秋分(9月23日前后)至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C~D段,故选C。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H2;(2)太阳能;(3)C。
1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紧贴在玻璃上。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1)小于
(2)不变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进行解答;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1)擦窗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外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2)“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由于“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仍静止,其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1)小于;(2)不变。
1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引起肺炎的细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
(2)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也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细胞发生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发热病人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
(3)小科服用退烧药后,大量出汗,此时人体皮肤血管状态如图乙中的 (填字母)。
【答案】(1)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2)无氧呼吸
(3)C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细菌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解答】(1)人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细胞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细胞中的乳酸含量过高,从而使人大脑皮层感觉肌肉酸痛;
(3)图中C,血管舒张,管径最大,血流速度最快,散失的热量多,故填C。
故答案为:(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无氧呼吸;(3)C。
2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质量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直接读出秤盘上所放物体的质量大小。闭合开关,当秤盘上不放任何待测物体时,应调整弹簧悬挂高度,使电压表示数为零,相当于完成了装置称量前的调零。
(1)当秤盘上放140克物体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读数为 伏;
(2)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源电压下降,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质量 (选填“大”或“小”);
(3)小科想将电压表刻度盘上的电压刻度直接改装成质量刻度,则图丙中C的数值应为 .
【答案】(1)7
(2)小
(3)300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电压表的读数,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读数;
(2)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上半段电阻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指针位置变化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电源电压减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和电压表的测量值变化;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所测质量的关系;根据指针的分布确定最大量程。
【解答】(1)由图乙可知,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所以图乙的读数为:7V;
(2)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上半段电阻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指针位置变化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源电压下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偏小,即测量值比实际质量偏小;
(3)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所测电阻成正比,即与所测质量成正比。根据题目的信息,当电压表示数为7V时,测量的物体为140g,此时电压表每个小格对应着10g,所以,当最大示数为15V时,对应的质量为300g。
故答案为:(1)7;(2)小;(3)30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25题6分,共45分)
2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 每个气孔面积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平均受害面积小的植物抗性大,平均受害面积大的植物抗性小)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 ,和每个气孔面积的关系是 .
(2)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的 植物作为行道树。
【答案】(1)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2)甲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的水势有关,保卫细胞水势下降而吸水膨胀,气孔就张开,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使气孔关闭。
【解答】(1),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2)由数据分析,甲植物叶片上气孔密度大,每个气孔面积小,平均受害面积较小,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大。故甲植物在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适合作为行道树。
故答案为:(1)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气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随着叶片上每个气孔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2)甲。
22.(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某同学想利用筷子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研究:
(1)甲所示静止的筷子属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调节筷子水平位置平衡后,分别在两边挂钩码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LA:LB 3:2(选填“>”或“=”或“<”)。
(3)保持左端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和动力的数据,绘制了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为0.03m时,F1为 N。
【答案】(1)平衡
(2)=
(3)2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1)杠杆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3)分析图中数据求出l1×F1的值,即可找出当l1为0.03m时F1的值。
【解答】(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所以图甲中静止的筷子处于平衡状态;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FALA=FBLB,
则2G×LA=3G×LB,
所以LA:LB=3:2;
(3)由图丙可知,当F1=3N时,l1=0.02m,则F1×l1=3N×0.02m=0.06N m,
当l1为0.03m时。
故答案为:(1)平衡;(2)=;(3)2。
23.(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吊着一个实心铁球制成单摆,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悬点0的正下方:
步骤二:将铁球挪到a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步骤三:将滑块放回原处,将铁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步骤四:换一等体积的实心木球,将木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
(1)小科进行“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实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选填序号);
A.滑块的动能 B.小球在释放点的动能
C.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 D.小球撞击滑块后的动能
(3)实验中发现,和的距离差别不明显,请对实验操作或材料进行改进 。
【答案】(1)速度
(2)C
(3)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步骤三”和“步骤二”,使用的是同一小球,小球的质量就是一定的,从不同高度上摆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滑槽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不同,据此进行分析;
(2)转换法:实验中通过小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3)s1和s2的距离反映的是铁球两次的动能,所以让铁球两次的动能差距增大即可。
【解答】(1)分析步骤二、三,可以发现:采用了同一物体,质量是不变的,从不同高度处摆下,速度是不同的,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距离的长短得出的,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故选:C。
(3)s1和s2的距离反映的是铁球两次的动能,让铁球两次的动能差距增大即可,即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故答案为:(1)速度;(2)C;(3)增加ab点的差距、将a点位置升高、将b点位置降低、滑块变光滑、增大铁球质量、减小滑块质量、增大oa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ob与竖直方向夹角。
24.(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某学习小组同学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对植物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如下:(本研究所用溶液较稀,密度均可近似看作
编号 浇灌液中CuSO4的浓度 浇灌液体积/mL 5%CuSO4溶液的用量/mL 水的用量/mL
1 5% 100 100 0
2 3% 100 60 40
3 1% 100 a b
4 0% 100 0 100
①设置4号组的作用是 。
②补充3号组的配液数据: 。
(2)该小组还研究了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溶液和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假设一:只有假设二:和假设三:和
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无明显现象,说明假设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说明假设三成立。
【答案】(1)对照作用;20
(2)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解答】(1)①设置4号组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②根据“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可知,各组实验溶液浓度不同。从表格数据可知,浇灌液中硫酸铜的浓度是使用5%硫酸铜溶液和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溶液。配制100mL的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需要5%的硫酸铜的质量为1%×100mL×1g/cm3÷5%=20g,20g÷1g/cm3=20mL,所以a=20。
(2)可以使用氯化钡、硫酸铜继续滴加入滤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有无另一种试剂剩余。
假设二不成立,则判断的是氯化钡不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氯化钡存在,假设二不成立。
假设三成立,则判断的是硫酸铜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硫酸铜,假设三成立。
故答案为:(1)①对照作用;②20;(2)滴加硫酸铜溶液(稀H2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25.(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 他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于是便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木块、钩码和一杯水,在桌面上进行探究,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记录表格 。
【答案】示例:①在水平桌面上滴5滴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并记录如图表格: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水滴数/滴
摩擦力/N
②在同一桌面上再滴10滴、15滴、20滴、25滴水也并涂匀,用同一木块重复以上步骤①实验,并记录表格;③得出结论④整理器材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水滴多少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水滴数,据此确定实验步骤和设计表格。
【解答】只有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①在水平桌面上滴5滴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并记录如图表格: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水滴数/滴
摩擦力/N
②在同一桌面上再滴10滴、15滴、20滴、25滴水也并涂匀,用同一木块重复以上步骤①实验,并记录表格;
③得出结论;
④整理器材。
四、简答题(26题8分,27题6分,28题8分,29、30题9分,31题5分,共45分)
26.(2021九上·椒江期中)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现取混合溶液100g,再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30g,产生Mg(OH)2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时,并未立即生成Mg(OH)2沉淀的原因是 。
(2)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 。
(3)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
【答案】(1)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2)硫酸钠、氢氧化钠
(3)解:设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x
MgSO4+2NaOH= Mg(OH)2↓+Na2SO4
120 58
x 0.58g
=
解得:x=1.2g
答: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1.2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据此解答。
(2)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3)根据MgSO4+2NaOH=Mg(OH)2↓+Na2SO4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计算。
【解答】 (1)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2) 从图像可以看出,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2.0g时,与100g 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恰好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 OH溶液30g,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因此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
27.(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一款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方便地晾晒衣服的功能。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科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不计绳重和摩擦)。请计算: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答案】(1)解:F=1/4G=12.5N
W=FS=12.5N×0.5m×4=25J
(2)解:P=W/t=25J÷5s=5W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看图分析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先根据G=mg计算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重力,再根据计算拉力,根据s=nh计算拉力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功;
(2)根据得到拉力的功率。
【解答】(1)先计算出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杆和晾衣架的总重力,再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出拉力的大小,再计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拉力所做的功;
(2)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拉力的功率。
28.(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质量为55kg的某同学骑车上学,如图所示,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合金
车架体积/cm3 1200
车架质量/kg 6
整车质量/kg 15
单轮触地面积/cm2 7
请计算:
(1)求车架材料的密度;
(2)若某同学18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求骑行的速度:
(3)计算该同学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答案】(1)解:车架材料的密度:
(2)解:t=18min=0.3h
V=s/t=6km/0.3h=20km/h
或t=18min=1080sv=5.6m/s
(3)解:安琪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
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出车架材料的密度;
(2)根据计算出骑行的速度;
(3)根据计算出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的大小。
29.(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小科想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10克样品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实验操作是 。(氢气已验纯度)
(2)请根据A组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根据B组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A组有较大差距,为使B组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A组,应将D装置连接在上图中的 之间(用装置编号表示),并请写出在D中的液体名称 .
【答案】(1)先通一会氢气,排空装置内的空气
(2)解:解:设10g样品中含CuO的质量为x
80 64 80-64=16
x 42.5g-40.9g=1.6g
解得:x=8g
答: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为80%。
(3)AB;浓硫酸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来分析;
(2)根据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的氢气中常混有水蒸气,水蒸气未经过干燥直接进入C装置中,导致水的质量增大来分析。
【解答】(1)氢气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实验操作是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氢气已验纯度)
(2)根据反应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氧化铜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所含氧化铜的质量,再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B组实验是根据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吸收水的质量来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的氢气中常混有水蒸气,水蒸气未经过干燥直接进入C装置中,导致水的质量增大,所以根据B组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A组有较大差距,为使B组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A组,应将D装置连接图中的AB之间,D中的液体名称是浓硫酸,用来干燥氢气。
30.(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茶文化中有许多科学知识和原理。
(1)茶树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在4.5至5.5之间的 性土壤中。小科从某茶园取来一些土壤,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得pH为3,他想加入合适的试剂来调节土壤的-pH至最佳范围,下列试剂可行的有 .
A.适量熟石灰B.过量熟石灰C.适量氢氧化钠D.适量草木灰(K2CO3)
(2)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使茶叶变红(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如图甲所示)。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请回答:
①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②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3)如图乙是制作绿茶的“炒制”过程,所用电炒锅额定电压为220V,最大功率为1210W。电路原理图如图丙,其内部有两个发热电阻,其中是定值电阻,R为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它们的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假定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跟电炒锅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Δt关系如图丁所示,现在温度为的房间使用该电炒锅炒制绿茶,要求电炒锅表面温度为且保持不变,请问应将R的阻值调为多大
【答案】(1)酸;AD
(2)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茶多酚氧化酶在此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可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
(3)解:
此时电炒锅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为
由图丁知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为Q=880J
要使电炒锅表面温度保持不变,则电炒锅的电功率
P=U2/(R+R0)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及氢氧化钙、碳酸钾、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弱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分析;
(3)根据图象求出电炒锅每秒散失的热量,求出电炒锅的功率;根据功率公式及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阻值。
【解答】(1)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在4.5至5.5之间的土壤显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对土壤腐蚀作用大,氢氧化钙的碱性相对弱一些,碳酸钾溶液显弱碱性,因此调节土壤的pH至最佳范围的试剂为适量熟石灰、适量的碳酸钾,故选AD;
(2)①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②茶多酚氧化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可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因此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30℃~40℃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3)根据的变形公式计算出R0的阻值,计算出△t的值后,从图丁中查出此时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即电炒锅的的电功率,再计算出此时变阻器R的阻值。
31.(2024九下·黄岩开学考)在野外研学过程中用如图装置进行钻木取火,为为提高成功率,一方面增大对钻火杆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大对手拉杆的拉力和拉的幅度,同时还要提高拉动的速度。请解释以上做法用来提高成功率的科学道理。
【答案】用力压木棒是利用增大压力方法增大摩擦力,根据增大拉力和幅度是为增大做功,让更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增大速度是为了减少散热时间,使温度升得更高,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取火。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做功的公式为:W=Fs。
【解答】 用力压木棒是利用增大压力方法增大摩擦力,根据W=Fs增大拉力和幅度是为增大做功,让更多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增大速度是为了减少散热时间,使温度升得更高,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取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