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课件(29张)+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课件(29张)+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3 18:57:15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请看材料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帮助西欧和土耳其度过难关。因此,丘吉尔称此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三:《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请回答 以上材料可概括为哪个国家的什么政策?
(2) 此政策的含义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一,这种政策以何事件为开始标志?
(4) 材料二中所说的“此计划”是指什么计划,美国给予西欧大量援助目的是什么?
(5) 材料三,这是什么组织的规定?此组织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美国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 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两极格局的形成:________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_______________,美苏_________格局正式形成。内容、标志 冷战的全面开始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两极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美国(1)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___在争霸中占据优势。(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繁荣、苏联改革失败)
(2)第二阶段:70年代,_____处于优势(占领阿富汗),美国转攻为守(越南战争,美国由于石油价格问题,导致出现经济危机)
(3)第三阶段:80年代,两国实行相对____战略。(美国债务加重,苏联改革失败)
(4)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苏联缓和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白宫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 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此材料表明美国什么野心?
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材料一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材料二
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
─赫鲁晓夫1959年在“厨房辩论”中对尼克松说
这两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洲际导弹数量
1968年 美:1054枚 苏:858枚
1978年 美:1054枚 苏:1400枚苏联在80年代又发生了什么事? 戈尔巴乔夫改革
——失败WIN美国苏联1991年
苏联解体动脑筋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想一想,谁说得对?
答:乙对.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冷战才含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
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 ____________ , 阻碍了____________,也给世界的_________带来了极大的_____。沉重的军费负担经济的发展和平和安全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
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一讲话的实质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讲有何异同?(从目的和方式分析) 我手写我心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作为一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围绕这一话题写一篇短文,抒发一个中学生的心声。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其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美国经过二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情报局,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分析至此,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便确定下来。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内容及特点,我采取自主、互助、合作式的教学方式:简单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重难点由教师设计探究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合作得出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讲解。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的威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和平意识。也认识到美苏竞争,归要结底是实力的竞争。从而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冷战”政策的含义、实质及表现。
2、分清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典型事件,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政策变化的实质。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两幅图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展示的这两幅图片,使我们不由地联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由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嬴。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又有一片愁云笼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头。请看,这是当时两个大国的领导人的话语:
(课件展示)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1946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教师引导) 这两位人物一位是美国的总统,一位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口出此言,用意何在,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第七单元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展示课题)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学习新课: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4-86页,完成下列问题,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2.完成下列表格,掌握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及苏联的应对措施。
资本主义阵营(美)
社会主义阵营(苏)
政治
情报局
经济
经互会
军事
(二)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二: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帮助西欧和土耳其度过难关。因此,丘吉尔称此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三:《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可概括为哪个国家的什么政策?
2) 此政策的含义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一,这种政策以何事件为开始标志?
4) 材料二中所说的“此计划”是指什么计划,美国给予西欧大量援助目的是什么?
5) 材料三,这是什么组织的规定?此组织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师及时订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对冷战政策的含义及表现有清楚的认识,又做到了学以致用,可谓一箭双雕。)
[二] 两极格局的对峙
(一)(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6-87页,了解两极格局的对峙过程中的特点及表现,并讨论一下出现这样特点的原因。
(学生自主学习)
阶段
时间
特点
表现
第一阶段
五六十年代
美国占
第二阶段
七十年代
攻 守
第三阶段
八十年代
双方
(课件展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______在争霸中占据优势。(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繁荣、苏联改革失败)
第二阶段:70年代,_____处于优势(占领阿富汗),美国转攻为守(越南战争,美国由于石油价格问题,导致出现经济危机)
第三阶段:80年代,两国实行相对____战略。(美国债务加重,苏联改革失败)
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二)合作探究
三个阶段美苏互有攻守,他们的外交政策在每个阶段都有所变化,下面请前三组的同学面对面两人一组,北边的同学是美国的代表,南边的同学是苏联的代表,第四、五小组的同学是中国的代表,请在我的叙述过程中用掰手腕的方式来展示两国争霸的特点,我请咱们的小记者随机进行采访,看各位对两国对外政策产生的变化有怎样的理解。
首先,第一阶段
(学生表现出美国掰过苏联的样式。)
小记者随机采访苏联方面:
(向美国民众)你好。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无人能比,你能阐述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
(向苏联最高领导人)面对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肯定不甘落后。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而告结束。作为最高领导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贵国今后作何打算?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第二阶段
(学生表现出相反的样式。)
小记者随机采访美国方面:
(向美国总统尼克松)
总统先生,您好。据我所知,您上台后,一改美国总统积极扩军备战的传统,而实施战略收缩政策。您能告诉大家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第三阶段
(学生们表现出势均力敌的样式。)
小记者随机采访美苏两国方面:
(向苏联民众)
你们苏联在70年代扩张势头很猛,入侵阿富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80年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却提出全球缓和战略。作为一名普通的苏联民众,你能就其中的原因略作分析吗?
(学生回答)
(向美国民众)
作为与贵国争夺霸权的苏联在80年代提出全球缓和战略。贵国也同意实现有限缓和。这好像不符合贵国的外交政策。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两极格局结束
小记者现场采访
(向中国民众)
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各有所得。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苏争霸此消彼长。
(中国民众1)你认为美苏争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民众2)你认为美苏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民众3)你认为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中国民众4)面对全球的这种形势,中国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大家认识到了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从而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美苏竞争,归要结底是实力的竞争。从而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
达标测评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2.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3.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
A.铁幕演说 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B.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4.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5.从美苏争霸过程中得到的错误的认识是 (    )
A.霸权主义使人类和平面临威胁 B.争霸是针锋相对不可缓和的
C.牺牲小国的利益是平衡大国利益的砝码 D.大国争霸是靠经济军事实力
6.材料题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一讲话的实质是什么?
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
③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讲有何异同?(从目的和方式分析)
(学生完成后老师提问回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运用,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边板书边与学生一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冷战的内涵、冷战开始的原因、三个方面的表现及美苏冷战三个阶段的特点及表现。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而美苏争霸的形成,则主要是因为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但是,美苏争霸毕竟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发展,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而苏联由于积重难返,最终解体。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美苏冷战也宣告结束。战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下节课我们将揭开这个谜。
课后提升
众所周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作为一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围绕这一话题写一篇短文,抒发一个中学生的心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冷战的内涵、冷战开始的原因、三个方面的表现及美苏冷战三个阶段的特点及表现。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对于美苏两国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隐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学生在掰手腕的过程中,小记者进行的现场采访,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胜负,也进一步弄清楚了为什么在不同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美苏争霸,归根结底是实力的竞争。作为中国,我们不称霸,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增强综合国力。在学生们的侃侃而谈中,不仅我们的学习目标顺利达到,而且重难点突破到位,同时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 既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又多方刺激学生思维,使学生整堂课松弛有序,获益匪浅。
?但这节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达标测评中的材料题的最后一个问题分析不够透彻。
评测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2.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3.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
A.铁幕演说 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B.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出台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4.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5.从美苏争霸过程中得到的错误的认识是 (    )
A.霸权主义使人类和平面临威胁 B.争霸是针锋相对不可缓和的
C.牺牲小国的利益是平衡大国利益的砝码 D.大国争霸是靠经济军事实力
6.材料题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一讲话的实质是什么?
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
③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讲有何异同?(从目的和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