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5 15: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卖 炭 翁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总结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
3.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和对比手法的描写,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白居易(772—846),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他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 ,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 /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整体感知
听范读,注意读音、节奏和停顿。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卖 炭 翁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
整体感知
使人怜悯。
希望。
天亮。
同“碾”,压。
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
困倦,疲乏。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理解诗意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轻快的样子。
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指皇帝的命令。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公文。
掉转。
整体感知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同“值”,价钱。
挂。
诗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卖炭老人含辛茹苦烧出来的一车炭,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极低的价钱夺走。
整体感知
精读细研
品读人物
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宫使又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合作探究
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宫市掠夺的残酷和统治者的残暴;
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
揭露了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拓展延伸
“深夜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锤折臂。”——《新丰折臂翁》
(我不敢让人知道,趁着夜深的时候,偷偷地用一块大石头捶断了自己的右臂。)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杜陵叟》
(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一丛红牡丹的价钱,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赋。)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都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课堂小结
1.《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__ ,字乐天,号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课堂检测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
, 。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
, 。
课堂检测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C
课堂检测
A.背诵这首诗歌。要求:会背会写。
B.发挥想象,为诗歌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C.拓展阅读《观刈麦》,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