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8张PPT)
导 入
国家兴盛之时,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于是居安思危,大胆进谏,目的是防微杜渐。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往今来,国事艰难之际,总有气魄足,眼光长远的政治家站出来多方运筹,寻求济世安民之道,坚持变法除弊以希望国家昌盛。如春秋之管仲,战国之商鞅,明朝之张居正。但变法之路,阻力重重,艰难万险,甚至朋友也会跳出来极力反对。是守成还是创新?坚守还是放弃?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的。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司马”:即司马光
“谏议”: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 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书”:文体名,书信。
解 题
“答司马谏议书”: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了解文体知识: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
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 “ 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 ” 的意思。
(对象)
“与……书”
《与朱元思书》(吴均)《与妻书》(林觉民)
“报……书”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复信)
(高官)
“上……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回信)
“答……书”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苏武书》(李陵)
书
壹·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世纪的改革家”。
文学家: 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特成就,被封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作者简介:
人生经历
少年时期
21 岁
48 岁
65 岁
聪慧好学,记忆超群,随父宦游,知民疾苦。
进士第四,仕途顺利,多次升官,治绩斐然。
主持变法,曲折不顺,保派阻挠,有得有失。
元祐更化 ,废除新法,晚年郁结,因病而终。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并不是王安石所说,却符合他的思想。“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三不足”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知识补充
王安石变法内容
按土地多少收税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免役法
以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措施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富国之法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知识补充
富国 措施 成效
农田水利法 保证了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免役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虽然此次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的非法渔利行为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使得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因变法的最大支持者宋神宗的去世,变法也最终失败。
变法之弊
举几个王安石变法不当的例子。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再比如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结果兴修水利成了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钱修建,百姓负担更重了。王安石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王安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好心也会办坏事。直到神宗死后,太后执政,王安石罢官,宣告变法失败。
变法之弊
变法问题
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虽然宋朝的商品经济较发达,但仍属农业社会。一方面,缺乏完备的市场经济,使得超前的经济思想无法以市场形式良好的运转,只能借助于政府的强制力量;另一方面,一个庞大的农业帝国,不可能有能力以合适的方式来高效完成这个超时代的经济调节任务。其结果就是,美好的愿望在实践中无法贯彻,而为了贯彻自己的理想,王安石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权力,以强制的方式推广,而强制推广就注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绝对主导,从而导致一场经济改革变成了政绩考核,官员要获得好的考核成绩就只能进一步加大政府强制力来扭曲市场,从而使得最初的理想贯彻彻底走型。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状态下无法逾越的恶性循环。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 坚决反对
赶上连年大旱,
反对派大做文章
太后也来起哄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次写信劝谕,但是王安石变法决心已定,又有皇帝支持,于是司马光辞去职务离开京城隐居洛阳,时间长达15年,一心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示不问政事。
收件人介绍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圆木警枕
轶闻趣事
补充: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两岁,两人都是21岁左右中进士,都满腹经纶、治政有方。在王安石成为宰相前,两人常与欧阳修、包拯等人一起谈天论地,指点江山。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多次写信,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信虽然简短,但逐一驳斥了对方的责难,辩明了司马光所指责自己的多条罪状,批判了士大夫们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保守思想,表明自己推动变法、坚持改革的决心。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贰·初读体会
课文朗读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qiǎng 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lǔ)莽,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实或见恕(shù)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p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liàng)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wù),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原文诵读
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整体感知
叁·深度探究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持
蒙受
常常
同游共处,交往
鄙人王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往来交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同的缘故。
解读第一段
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方法,政治主张
古:私意,私下,谦词;
今:偷窃
实词积累:蒙:覆盖之意,引申①蒙蔽②遭受③愚蒙,无知④敬辞,承蒙。⑤同“矇”眼睛失明,昏暗不明。
解读第一段
勉强作解释。
聒,说话声嘈杂→做解释
chóng
qiǎngguō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详细地
又考虑到
简单,简略
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又考虑君实待我优厚,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看待,对待
理解
古:敬辞,给您回信
今:向上级汇报
同“辩”,分辩,辩解
或许
古:书信往返
今:重复再三;变化无常
粗疏草率,“卤”同“鲁”,粗鲁。
……的原因
原谅我;“见”,第一人称,“我”。
jì
shù
lǔ
文本探究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次写信原因: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
第一段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两人现状:政见不合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回复上次略回信的原因:矛盾不可调和
③“具道所以”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4分句:昨日收到信,我们关系好,议事相左,是持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4分句:想勉强解释,终必不被理解,上次简单回信,是不详细自我辩解。
4分句:再念你对我好,回信不应草率,这次详细说实话,望见谅。
2、措辞有何特点?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一段
王安石
①措辞彬彬有礼
②语调含蓄委婉
③暗藏锋芒
(蒙教,上报,见恕……)
(强聒,不宜卤莽,冀
君实或见恕也)
(终必不蒙见察)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学以致用】下面是一名学生写给编辑老师的一封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编辑老师:
您好!
我曾垂问您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问题,承蒙您抛砖引玉,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刚完成一篇大作,敢烦您在百忙之中拜读并加以斧正。如果作品能得以发表,我将感恩戴德。
悉心教导
拙作
审读
不胜感激
询问
谦敬得当,语言得体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句首语气词
怨恨和诽谤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读书人
古:因而招致。
今:表结果的连词
侵官权,生事端,争民利,拒纳言
认为
表凭借,用来.....的
解读第二段
名声和实际(是否相符)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侵官: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生事: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明确
清楚
nàn rén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 知其如此也。
施行
不是,不算
解读第二段
来
批驳
认为
形作动,排斥
主管官吏,有关部门
不正确的言论
形作名,有利的事业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佞人
本来
预先
议定
非议、诽谤
pì
修正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解读第二段
知识补充
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王安石
司马光
文本探究
名 实
司马光(保守派)
王安石(改革派)
侵官 添设新官,侵夺 原来官吏的职权。
生事 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 拒不接受反对意见。
反对派给王安石所安的“罪名”具体是?王安石如何辩驳?
受命于人主;修之于朝廷;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以致天下怨谤也
则固前知其如此
至于怨诽之多,
第2段主要内容?
文本探究
解读第二段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司马光
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前三处的出发点分别是人主、先王和天下,体现了变法的“名正言顺”;有了上述三点辩驳,第四点也就自然成立了。连用 “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文本探究
总结: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问是不是,再说好与坏)
文本探究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
守中有攻
文本探究
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第二段
1、提供推理前提(原则)
(论证的立足点)
2、摆出对方观点
3、逐一驳斥前四种说法
4、指出无须驳“致怨谤”
第二段层次梳理
批驳谬论
针锋相对 无所畏惧
可按此思路背诵
liàng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wéi)而不汹汹然?
习惯
把……作为
献媚讨好
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形作名,上策
解读第三段
才
顾虑,忧虑
附和世俗,流于世俗
这种情况
估算,估量
政敌,反对者
多少
抵抗
那么
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为何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dù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èi)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解读第三段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不仅
因为
原因
认为正确
计划
估计,揣测
适宜
值得反悔的地方
来
名作动,施恩泽
现在
应当
名作动, 办,做
墨守
罢了
那么
知道,领教
消独
解读第三段
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来施加恩泽给人民,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文本探究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
士大夫
“习于苟且”
“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
“欲变此”
上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天下
“怨谤”
众
“汹汹然”
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献媚取宠为能的丑恶嘴脸。
根本原因: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解读第三段
析“怨诽”,比较双方的是非
1.既然道理与正义都在我方,为什么会招致“怨诽之多”呢?“怨诽”的对象是“我”,“怨者”是君实等士大夫。孰是孰非?请阅读第三自然段,比较“我”与对方在变法中的做法、理想和态度,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双方的做法 比较双方的理想 比较双方的态度
“我”
君实等士大夫
比较双方的做法 比较双方的理想 比较双方的态度
“我” 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助上大有为, 以膏泽斯民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
君实等士大夫 习于苟且 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 以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
汹汹然
明确:
知识补充
盘庚之迁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知识补充
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又曰:“予岂汝威?用奉畜(抚养)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又曰:“非废厥谋(你们的谋略),吊由灵。”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与王介甫第三书》
盘庚说“而今我们的百姓家人离散,居无定所”又说:“我不是要耍威风,迁都是为了奉养你们过上好日子”又说:“不要听信小人反对迁都的鼓动”又说:“这是听取了大家意见,从中选出的最好方案”。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一、王安石在回信中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表达什么内容?
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表明措施就有误,只要“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来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文本探究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二、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百姓)
②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官员)
③上乃欲变此。(皇上)
④“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自己)
三、天下人“怨谤、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太后向宋神宗哭诉
王安石变法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四、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王安石在向司马光道歉认错吗?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普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王安石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五、朗读第三段,分析王安石对于变法的态度。
王安石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1)“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就是说皇上要变法,不管有多少人攻击,自己也要全力顶住。
(2)以盘庚迁都“度义而后动”,不以“怨者多”而改变计划的故事,表明自己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更进一步表明在变法问题上 , 自己决不后悔, 决不后退!
第三段
1、指出士大夫的现状
2、举“盘庚西迁”的史实论证
3、以退为进反驳
第三段层次梳理
分析原因
态度坚决 措辞委婉
主要内容: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见面
不胜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古代书信的套语,使全文结构更严谨】
解读第四段
缘由
梳理思路
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二、驳斥谬论
分析原因
四、书信常规的结尾
驳 “侵官”
驳 “生事”
驳 “征利”
驳 “拒谏”
受命于人主
议修于朝廷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辟 邪 说
难 壬 人
为天下理财
三、分析反对派反对新法的原因,表达自己坚持改革的决心
驳论特色
1、中心论点:
反驳政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3、论证方法: ①摆事实讲道理 ②举例论证
书信体 驳论文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
文章主旨
全文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
肆·思考延伸
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又能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思考延伸
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思考延伸
立人·责任与担当
为人品格:
“却羡临川王介甫,爱君独上万言书。”
“商君持国是,介甫定朝章。”
“文章王介甫,种棘满朝廷。”
“介甫不晓事,执拗新法行。”
匡世济民,勇于担当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梁启超
1. 辩驳的前提是对话。司马光先后给王安石写了几封信?
明确:课本注释⑧提到,司马光因反对新法,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两人关于新法的论战主要集中于宋神宗熙宁三年春,据记载,“书凡三返”。《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收到第二封信后所作的答复。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熙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作)、王安石“略上报”(原文不存);
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二书》(熙宁三年三月三日作)、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熙宁三年三月初作);
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日期不详)
2. 根据《答司马谏议书》这封回信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两人有私交。王安石在第一段中说“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蒙君实视遇厚”,王安石开篇用“某启”自称,文末“区区”一词表示情感真挚恳切,书信中也多次使用表示恭敬的词语,比如“蒙教”“见察”“见恕”“见教”等。
“政敌”与“诤友”(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早年,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皆同在包拯管辖的群牧司工作,后来同为翰林学士,二人不但经常一起谈论经学,还进行诗歌创作交流。两人都是政坛领袖,都是极为固执的人。因此,各有绰号:“司马牛”“拗相公”。
二人在变法上态度大相径庭,常产生激烈的争论。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人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阅读延伸
3.司马光来信以“与王介甫书”命名,介甫是王安石的字,那么,按礼尚往来的对等原则,王安石的回信写成“答司马君实书”,可以吗?
提示:在北宋,右谏议大夫是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员。
明确:不可以,这封回信不仅是日常朋友间的交流,更是写给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看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变法正名。
补充:王安石选用“谏议”这个称谓,应该说是别有深意的。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非常器重王安石,将他越级提拔到京师,主持变法,力图革除弊政。王安石的这封回信,是一封为了驳斥众人非议指责、坚定宋神宗变法信念的公开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4.从这封回信中,我们可以推断反对派给王安石所安的“罪名”具体是?新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明确:①第2段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可见司马光在来信中给王安石指出了四条罪名。具体是:
“侵官”是添设新官,以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生事”是指推行新法,生事扰民;“征利”是指官吏借助新法生财,与百姓争利;“拒谏”是拒不接受朝中的反对意见。
②从这四条罪名中,我们可以大致推论出:新法在官职的设置上有很大变更,在经济方面强调生财致富。
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王安石专门为实施新法,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总机关,新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理财、富国、整军、强兵。如果实行得好,可以增加朝廷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从而增强国防实力,抵御辽和西夏的侵扰,但也会因此打击官僚、地主和商人们的利益。
其实,司马光也曾提出一些政治主张,但他的措施与王安石不同,又因为他富有名望且在谏官的职位上,因此他成了那些反对变法者的代言人。
总结:我们可以借助史料,对所形成的推断小心求证,更可以借助司马光的来信来验证推断,同学们不妨课后研读《与王介甫书》,验证其内容与自己的推断是否相合。
环节二:立足驳论文体,“倾听理性的声音”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被称之为“驳论性政论文的典范之作”,作者要驳斥的观点是对方说自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王安石针对这个观点,分两步进行反击:第一步辨“名实”;第二步析“怨诽”。
(一)辨“名实”,比较反驳的力度
1. 请比较标红色词句的原文与改文,思考作者用词的深意。
①针对“侵官”的指控,原文的辩驳是“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能否改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
②针对“生事”的指控,原文的辩驳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能否改为“举新法,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③针对“征利”的指控,原文的辩驳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能否改为“为朝廷理财,不为征利”?
④针对“拒谏”的指控,原文的辩驳是“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能否改为“辟陈说,难俗人,不为拒谏”?
明确:①在对“侵官”的辩驳中,作者强调了“受命”、“议”、“修”、“授”四个步骤,突出了经由“人主”“朝廷和“有司”三大部门,意在强调自己的程序正义。
②在对“生事”的辩驳中,有意回避了对方讨伐的“新法”这样的字眼表达,而说自己所施行的是“先王”之政,也就是尧舜禹这些上古圣王的政策,强调新法追随的对象是“先王”,意在表明自己的标杆正义。
③在对“征利”的辩驳中,强调自己并非为了皇帝为了朝廷而与民争利,新法旨在富国,这是在为“天下”理财,比对方来信中为农民为商人鸣不平更有眼光更有格局,因为终极目的无可挑剔。
④在对“拒谏”的辩驳中,明明反感对方的思想陈旧,见识短浅,却不说“陈说”“俗人”而称“邪说”“壬人”,就是为了指斥对方的故意巧辩刁难居心不良,强调自己的道德正义。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安石辩驳的逻辑力量。作者循名责实,为己正名。自己名正言顺,自然理直气壮!辩“名实”目的何在?“名实已明,则天下之理得矣”!直击本质,釜底抽薪!
(二)析“怨诽”,比较双方的是非
1.既然道理与正义都在我方,为什么会招致“怨诽之多”呢?“怨诽”的对象是“我”,“怨者”是君实等士大夫。孰是孰非?请阅读第三自然段,比较“我”与对方在变法中的做法、理想和态度,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双方的做法 比较双方的理想 比较双方的态度
“我”
君实等士大夫
比较双方的做法 比较双方的理想 比较双方的态度
“我” 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
君实等士大夫 习于苟且 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汹汹然
明确:
2. 对比完双方做法、理想和态度后,两组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就自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王安石的人物形象是?士大夫们的人物形象是?
明确:①王安石的人物形象——忠君爱国、志在强国、坚贞不悔、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被“怨诽”的“我”;
②士大夫们的人物形象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不恤国事、媚俗讨好的“怨者”。
3.王安石要不要为这样的“怨者”而“改其度”呢?
明确:自然是不!因为“怨诽”并非因我而起,而是因为士大夫们守旧媚俗不恤国事而起。
总结:好一招借力打力!作者转守为攻,严斥对方的不作为,高扬大旗,表达自己排除万难,定要有所作为的慷慨态度,凛然正气,令人动容!这就是王安石驳论的说理技巧。
环节三:学会理性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1. 如果司马光收到了这样一封回信,他又该怎么回复王安石呢?这封回信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既然王安石从司马光的来信中找出几个点进行反驳,那么司马光是不是也要从王安石的这封回信中找一找反驳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有哪些可反驳的点?
明确:①“反驳的第一个点是“不为侵官”,原来就有相关部门负责讨论法度、设置职能机构,现在你自己在朝堂上对此做出改变,就是剥夺了相关部门的职权,就是侵官;现在天下疾苦,变法并没有兴利除弊,还有奸佞小人在变法中搜刮百姓,弊处更大了;还有“为天下理财”,百姓本来就没什么钱,你现在这么做等于加重赋税,强制借贷,这就是侵犯百姓的利益;还有“辟邪说,难壬人”,凡是反对变法的你都称之为壬人,天下那么多士大夫,难道每一个都是壬人吗?包括我司马光,我也反对变法了,我也是壬人吗?”
②其实我觉得第一句也有问题,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给自己的罪名是名不符实的,但是我认为这个罪名符不符实,不是王安石自己说了算,而是天下人说了算,要看他这个政策施行的效果如何,看百姓生活得好不好,才能判断政策好不好。
2. 同学都发现了辩驳的不合理之处。但是这些不合理之中有没有其合理性呢?王安石写这封回信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力求在观点上与司马光达成一致吗?同学们不妨思考“盘庚迁都”这一事实论据的作用。
明确:盘庚为躲避灾害巩固统治而迁都,不为怨诽之多而退缩犹豫,这与王安石坚毅的改革之志是一致的:用历史上改革的实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性,表明自己不同俗自媚、坚持变法的决心。
总结:要分析一篇驳论文的辩驳是否有力,首先需要概括论证思路,其次要分析观点是否合理、论辩是否具有针对性、辩驳的理由是否充分、选取的论据是否精当、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等,在分析之后要形成自己的判断。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是会站在王安石的立场上赞同变法,还是会站在司马光的立场上反对变法呢?同学们可以深入探究并查阅资料,以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信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环节四:感受士大夫“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答司马谏议书》写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强调臣子如何帮助君主“除弊”。王安石和司马光所持政治理念虽然截然不同,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相同的,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崇敬景仰
1.请以“责任担当”为主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要求结合《答司马谏议书》的内容。
【示例】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曾经说过:“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展示出生命的魅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每一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提起王安石,我们会想到他对古代文坛的影响,会被他奇崛峭劲、不拘旧法的文风折服,会钦佩他能够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然而,他在历史上创造的最大价值,是在当时强大的阻力面前大胆变法。他的变法遭遇了大地主、大官僚阶层的强烈反对,这些人便在皇帝面前列数他的罪状。可是,他没有退缩,而是以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表明自己不守陈规、力主变法的决心,最终成为彪炳史册的改革先驱。这是他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总结:清代的吴汝纶评价此文:“固由兀傲性成,究亦理足气盛,故劲悍廉厉无枝叶如此。”
你看,王安石的笔力那么精锐,文字那么简洁,虽说与他傲岸倔强的个性密不可分,但他的论述不涉及私人意气,也不屈从于反对意见,始终开诚相见,直抒胸臆:
要让国家长治久安,不能永远墨守成规,踏着祖宗的足迹亦步亦趋;只有不断寻找民族积习的弊病,不断改良既有的问题,才能在变革中不断探索出新的道路。王安石用这篇文章表达了勇气与魄力,代表着责任与担当,更诠释着无私与无畏!
基础知识归纳
一、古今异义
1.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 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3.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 古义:大吵大闹。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4.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5.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
7.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致: 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以膏泽斯民
膏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2.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做,名词作动词
三、特殊句式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1)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2)受命于人主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至于怨诽之多
(“……也”表判断)
(加粗的“为”译为“是”表判断)
(“于朝廷”作状语后置)
(“于人主”作状语后置)
“为何”,宾语前置句
(“多”作定语后置)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