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阿房宫赋
杜牧
壹
知人论世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
年轻时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但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为诗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杜牧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办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华清官绝句(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
他的诗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创作背景
《阿房官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23岁。
杜牧所处的晚唐,政治腐败,藩镇跋扈,吐番回鹘入侵,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继任者者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
对这一切,杜牧愤慨痛心,他在《上知已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官赋》。”可见《阿房官赋》不仅指向秦始皇,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统治者。
赋者,铺也。古文体。
铺采摘(chī,舒展)文,体物写志也。
赋
艺术表现
文体知识
注重铺陈
讲究声韵
辞藻华丽
内容
摹写事物;
抒发情感
阿房宫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35年)开始建造的一座宫殿,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地理位置
由来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而先王留下的宫殿太狭而筹建宫未建成,始皇先逝,二世胡亥续建。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由来
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70余万,开采大批石料,砍伐楚、蜀的大批木材。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
规模
遗址
《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贰
品读课文
第一段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地山林被砍伐一空,阿房宫建成。
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高楼重阁遮天蔽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然后折向西,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两道河缓缓流淌流进了宫墙。
隔离天日
开头一句话写什么 有何特点
阿房宫的来历。
开篇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笔力千钧。
第一段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困困焉,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
腰带似的长廊像绸带迂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空中飞啄。
这些楼台亭阁,各自随着地势不同而建,宫殿群参差分布,彼此圆环掩抱,飞檐交错连接。
盘旋着,曲折着,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套连,巍峨矗立,不知道有几千万座。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第一段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怎会出现蛟龙 复道凌于空中,不是雨过天晴,怎会出现彩虹 (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分不清南北西东。
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和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在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殿之中,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第一段
描写了阿房宫建筑的哪些方面
建造的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揭示阿房宫,“蜀山兀”写用材之多,耗费民力之大。
接着写阿房宫的全景。写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接着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描绘。楼阁,走廊,檐牙,长桥,复道。
最后由外及内,想象宫中的歌舞盛况。
小结
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1)交代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背景)
(2)写宫之宏伟规模。(外观)
(3)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4)写宫中人物活动、感受。
(内部)
夸张
由外及内,宏伟壮丽
夸张
夸张 比喻 排比
第二段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
第二段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墨云纷纷扰扰,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洗脸后泼下的脂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
问题探究
作者是如何描绘宫人生活的 有何用意
1.一写妆镜之多,二写发鬟之多,三写脂粉之多,四写香料之多,五写宫车之多。
2.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
3.极写美人之多,其实是写秦皇的骄奢淫逸。
第二段
雷霆乍惊,官车过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雷霆突然震响,是宫车经过;辘辘的车声越来越远,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远处,希望皇帝能宠幸。有的人三十六年未曾见过皇帝身影。
句子赏析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极”“尽”,都是无以复加的意思,突出宫女之美。
以有一生未能见到秦始皇一面者,反衬美人之多,其命运之惨,秦皇之荒淫。作者对宫女的同情及对暴君的谴责,寓于字里行间。
拓展阅读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官女在,闲坐说玄宗。
第二段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燕赵收藏的珠玉,韩魏聚敛的金银,齐楚的金银财宝,多少代多少年,从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都运进了阿房宫中,(秦人)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到处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也并不怎么爱惜。
小结
铺叙阿房宫内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1)写宫人来源。
(2)从宫人之众写宫中生活奢靡。
(3)从珠宝来源数量写其荒淫靡费。
小结
阿房宫中的人与财
美人
财物
美人来源
数量之多
命运之惨
秦之荒淫
财物来源
数量之多
挥霍无度
排比 夸张 比喻
夸张 比喻
奢侈荒淫
第一、二段小结
写尽奢靡之态
宫殿之奇
美人之众
珍宝之多
第三段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以常理和反问指责秦统治者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第三段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那支撑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织女还多;突出的钉子,比谷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满宫横竖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管弦乐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
问题探究
这几句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六个排比句,运用夸张,对比强烈,紧扣阿房宫具体地写出了“秦爱纷奢”,充分揭露秦王朝的奢糜放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
第三段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就使天下的人民虽不敢说,却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一天天地更加骄奢顽固。于是成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宫殿)变成了焦土!
问题探究
作者是如何论述秦之灭亡的
1.将秦王之心与百姓之心做对比
2.用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百姓积怨。
3.“叫、举、炬”三个动词,生动有力地表现了起义迅猛异常、摧枯拉朽之势,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国诸候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足够用来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又能够将他灭族呢
第四段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后代人来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叁
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