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打电话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打电话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22: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要求,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口语交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文明性,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本课通过模拟打电话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他们在口语交际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够清晰、倾听不够专注、应对不够灵活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口语交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文明性。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模拟打电话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口语交际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其在模拟情境中灵活应对。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模拟打电话的情境图片、视频等。
2. 电话道具:实物电话或模拟电话道具。
3. 角色卡片:标明学生扮演的角色和对话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游戏导入:
教师首先通过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播放一段电话铃声,让学生们猜测是什么声音。学生们纷纷猜测后,教师揭晓答案,并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平时打电话的经历。这个环节旨在通过游戏和分享经历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打电话的乐趣,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分享经历:
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教师适时引导,将话题引到打电话的礼仪和技巧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在打电话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和技巧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们意识到打电话礼仪和技巧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游戏和分享经历的方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导入环节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环节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模拟练习
1. 情境模拟:
教师首先给学生设定了具体的情境,即扮演小明邀请小红来家里玩。接着,学生们根据教师发放的角色卡片,分别扮演小明和小红的角色。学生们需要用礼貌、友好的方式进行电话交流,确保彼此的邀请能够顺利达成。学生们积极投入角色扮演,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角色卡片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打电话的场景。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自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流畅的交流;而有的学生则显得有些紧张,表达不够清晰。
2. 教师点评与示范:
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首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接着,教师亲自示范了如何正确、礼貌地打电话,并强调了打电话的礼仪和技巧,如问候、自我介绍、表达意图、感谢回应等。教师还针对学生在模拟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打电话的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和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们对打电话的礼仪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3. 小组合作,再次练习:
(1)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表演。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小组汇报表演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和评价,让他们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学习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4. 互动评价:
(1)在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组的学生会积极发言,对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他们从表演中学习到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评价,让他们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拓展延伸,游戏巩固
1. 打电话挑战赛:
教师首先设定不同的模拟情境,如“向医生咨询病情”、“向老师请假”等,并准备相应的题目卡片。学生们随机抽取题目卡片后,需要立即进行模拟打电话表演。表演的内容要符合情境,表达清晰、礼貌,并能够得到评委们的认可和打分。这个环节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打电话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评委们可以给予学生们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打电话的礼仪和技巧。
2. 小小电话礼仪专家:
教师提出几个关于打电话的礼仪问题,如“打电话时应该先说什么?”、“如何礼貌地结束通话?”等,并邀请学生们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小电话礼仪专家”的称号,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这个环节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打电话礼仪和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和自信心。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打电话的礼仪和技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打电话挑战赛和小小电话礼仪专家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打电话技巧,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打电话礼仪和技巧。这样的拓展延伸和游戏巩固环节,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 知识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今天所学的打电话技巧和礼仪,包括如何问候、自我介绍、表达意图、感谢回应等。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些知识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他们在与人交流时更加自信和流畅。
2. 情感交流:
教师首先表达了对学生们今天表现的肯定和赞赏,接着进行了情感交流。
(1)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打电话的技巧和礼仪,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多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顺畅和愉快!同时,也要记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有的学生表示,通过今天的模拟练习,他们更加自信地与人沟通,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学生表示,他们意识到了在与人交流时,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他们的分享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课后作业
1. 家庭实践: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电话交流的练习,包括打电话的技巧和礼仪。例如,如何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问题,以及如何回答对方的问题和表达感谢等。学生需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思考自己在电话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寻求家人的帮助和建议。
2. 制作电话卡片:
学生需要制作一张电话卡片,包括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同时,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联系方式,并思考如何使用电话卡片与他人建立联系。学生需要将电话卡片带到学校,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联系方式和经验。
课后评价与反思
1. 学生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电话卡片,并分享自己在家庭实践中与家人练习打电话的经历和感受。教师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在电话交流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后续学习。
2. 教师反思:
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教师需要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等。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