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班级准备召开“文化自信”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文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她完善。
1. 在撰写开场白时,小文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她解决。(6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千年沉diàn( ),大国底蕴,让人静从心生。一撇一捺,书写汉字之古韵;一砖一瓦,建起长城亘①古流芳;一腔一调,唱出国cuì( )之经典,文化之瑰②宝;一拳一脚,打出威风英姿,中华武术海外名扬。古文化的魅力在发扬中传承,泱③泱华夏之经典,将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①gèng ②guī ③yāng B.①gèng ②gūi ③yàng
C.①gèn ②guī ③yāng D.①gèn ②guī ③yà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沉diàn( ) 国cuì( )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写意见。(2分)
2.小文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她补写。(8分)
阅读经典、记诵经典的目的是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浸润人、熏陶人。“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告诉人们品貌俱佳的女子,才是君子的好配偶;在“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告诉人们要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 ”(杜甫《望岳》)告诉人们要有敢于攀登,雄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 , ”(文天祥《过零丁洋》)告诉人们要培养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 ”(陆游《游山西村》)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在“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激励人们即使处于困境也要有乐观积极的精神。
3.针对中国“龙”英语翻译,小文搜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国“龙”英语翻译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了中国的龙,当时的注音用的就是“loong”。在现代,“Loong”也并不是第一次被使用:中国第一块电脑CPU芯片“龙芯”的英文名就叫“Loongson”;功夫巨星李小龙的英文名,被译为“Lee Siu Loong”;电影《龙之战》的英文片名是《The War of Loong》。
材料二: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介绍,英文翻译时,对于汉语中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专有名词,音译是一种比较巧妙的翻译方式,可以向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粽子(zongzi)等。如今将“龙”译为“Loong”,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材料三:
针对中国“龙”英语翻译的变化,网友的评论:
4.在农历龙年春节,“龘(dá)”字一跃火出了圈。班长小文想用《“龘龘”出圈》漫画来说明文化自信。请你结合“龘”的解释,帮她向同学们介绍漫画的内容和寓意。(4分)
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
5.小文想用一组排比句为班会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① ;大海空阔,在文化的尺度上,②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①孙少安破产以后,眼看着过了一年的时光,仍然还没有从窘境中走出来。
②一年来,孙少安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他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到目前为止,他能够做到的,除将自己的穷日子改观外,就是想给村里更穷的人帮点忙——让他们起码把种庄稼的化肥买回来。说句公道话,就双水村而言,他这“境界”也够高了。孙少安帮助村里没办法的困难户,并不是想要在村里充当领袖。他只是出于一种友善和同情心,并且同时也想借此发展他自己的事业。他,孙少安,眼下活成了啥人了!他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却把他们拖入了灾难,还要他们给自己说宽心话!
③孙少安万分痛苦!万分焦急!他是一个有些文化的人,常常较一般农民更能深远地考虑问题。正因为如此,他的苦恼也当然要比一般农民更为深刻……庄稼收过之后,少安有时也去石圪节赶集。他既去散散心,也出售一点自产的土豆和南瓜,换两个零用钱以及日常用的油盐酱醋。
④这一天下午,他提着煤油瓶从石圪节蔫头耷脑往回走。从米家镇方向开过来的一辆大卡车,突然停在了他身边。驾驶室里跳出来一个人,笑嘻嘻地向他伸出了手。
⑤少安马上认出,这是他在一九八一年原西县那次“夸富”会上认识的胡永合。
⑥“我路过你们村,发现你的砖场不冒烟了。怎?你又搞什么大生意去了?”胡永合笑着问他。
⑦“唉……”孙少安有点羞愧地长叹了一口气,“还搞什么大生意呢!就那个小砖场,也倒塌了!”
⑧“怎?”胡永合一脸的惊奇。
⑨孙少安便一边叹气,一边简单地给他说了说自己的灾难。胡永合听后,嘴一撇,说:“这算个啥事!你这个人到如今还不开窍。我原来还以为你很有两手哩!你说,难处在什么地方?”胡永合口大气粗地问。
⑩“这还要问哩!主要是资金嘛!”少安对他的朋友说。
“要重新上马得多少?”
少安看出胡永合似乎要对他慷慨解囊,疑惑之中不免精神为之一振说:“大概得四千块……”
“我知道哩,你这样情况,在咱县贷款是确有困难!”
少安听胡永合这么一说,心里马上又凉了半截。“不过,”胡永合紧接着话茬,“我在原北县认识个朋友,先前我在那个县有点小生意,不愿倒腾本钱,想让他在当地给我贷三千块款,他一口就答应了,他已经在银行里说好了这笔贷款,后来我又决定不做那点生意了,主要是利太小,划不来……这样吧!我给那人写封信,你去把这笔款贷了。你看怎样?”
孙少安一下子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A】他又一次握住了胡永合的手,说:“哈呀,等于救了我一命!”
胡永合趴在汽车头的铁皮盖上,用核桃大的字写了一封语句不通、勉强能看得懂的信,交给了孙少安,让少安拿着到原北县去找他的那位生意人朋友。
孙少安感激地收起了这封信,硬拉扯着让胡永合掉转车头,到他家去吃一顿饭。但胡永合说他还要忙着赶路,即刻钻进了驾驶室,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他已经走到了双水村的村头上。这时他才发现,太阳也落山了。【B】暮色中,村庄上空飘浮着一团一团的炊烟。凉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直往人鼻孔里钻。噢,只要人的心情好,就会倍感秋天的傍晚有多么迷人!多么美妙!
秋天的一个下午,双水村南头又响起了制砖机轰隆隆的吼叫声——这声音已经整整沉寂了一年。
双水村的人再一次被震惊了!谁能想到,滚到黑水沟里的孙少安怎又爬起来呢?
是的,他又站起来了。尽管他已碰得头破血流,却再一次挣扎着迈开脚步,重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人,常常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顽强的!
十天之后,第一批砖窑开始点火。滚滚的黑烟凶猛地冲天而起,再一次笼罩了南面的天空。双水村人不得不又一次把目光移到了这里。
坚冰打碎,一河水全开了!
第一批成砖呱呱叫出窑后,三天内就销售一空。欠村中所有人的钱马上还清;山西柳林妻哥那里的借款也立即寄还了。
这个塌垮了的砖场在接受了失败的教训之后,第二次起飞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一九八三年底,孙少安就还完了银行两次大笔贷款的全部本息。砖场生产逐步进入了满负荷运行。
(有删改)
6.孙少安从砖场破产到再次发展,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情节内容 心理
事业遭遇挫折把家庭拖入了灾难,也不能帮助其他人 ①
② 百感交集
胡永合写介绍信,帮忙贷款 ③
7.有人说:“作为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传承者与诠释者,孙少安身上的优秀品质正是我们今天所亟待弥补的。”孙少安身上存在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4分)
8.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A】他又一次握住了胡永合的手,说:“哈呀,等于救了我一命!”(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暮色中,村庄上空飘浮着一团一团的炊烟。凉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直往人鼻孔里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9.《平凡的世界》荣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明确地表明自己采纳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艺术追求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链接材料提示,依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小说创作问题,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新年伊始,OpenAI发布的最新产品“作为世界模拟器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再一次震惊世界。它可以基于提示词文本生成逼真且稳定的视频,虽然存在不少违背物理规律的细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领域又一次颠覆性创新。
②人才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复杂过程,技术进步对教育教学自然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昨天的大模型能生成文本实现语言的自然交互,今天的Sora能实现视频生成促进情境化的学习,或许明天的脑机接口能重塑人机交互,但这些影响都是外显层面的。深层次的冲击是智能技术对我们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新型交互模式下,人的认知规律还是不是纯粹的生理学和心理学问题?教育场景中引入技术主体后,教与学的规律是否发生了变化?智能体部分取代人类职业后,人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清晰答案,需要我们在技术环境下大胆开展理论创新,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对传统教育体系边破边立。
③从长期来看,在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中,整体劳动力市场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将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更新。此时,智能技术体系将迫使我们转变人才培养的既有观念,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话题将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讨论和建构。此时,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都将被重新定义。学习者和教师的主体内涵都将在技术视角下被赋予新的含义,教育学将融入智能技术,构建起新的理论和规律体系,教育行业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也将重新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体系。
(《科学应对Sora对教育行业的冲击》有删改)
【文本二】
①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大转变就是情境化教学,把学习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让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ora作为一种视频生成工具,几乎可以生成人们能够想象和无法想象的任何逼真视频。比如可以把一个化学反应生成视频,并且通过改变化学元素变量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
②不过,如果把Sora等大模型仅仅看作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那就与以往教学工具变化没有多大的区别,这就忽略了AI的革命性意义。专家认为,Sora代表着“可拟合更多真实物理定律的数字孪生世界”走进人类社会。虚拟世界的真实性将改变我们对人的认识、对知识的认识、对能力的认识,这势必改变一系列教育的观念。如果Sora广泛应用,印刷机时代、电视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将发生变化,AI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学习的内容,传统的知识观将发生变化,在这种新的知识观下,什么才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全面发展,都需要重新定义。
③现在的教育从观念到制度都始于工业化,我们建立了一套高度完备的组织化学校教育体系,在这个教育体系里,知识是确定的,学习内容是统一的,能力培养的标准是可测量的。而数字化、智能化将开启的是一个时代,观念、制度、方法的系统性重建,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学习体系、评价体系。
④Sora还处在初始阶段,会不会改变世界,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Sora的出现对教育变革可能性的启示,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Sora与教育嬗变的可能》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Sora再一次震惊世界,因为它生成了逼真且稳定的视频,是一次颠覆性创新。
B.文本一由新年伊始OpenAI发布的“Sora”论述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智能技术体系将使教育行业重新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体系。
D.Sora广泛应用将使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将发生变化,传统的知识观将发生变化。
11.“技术进步对教育教学自然有显著影响。”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具体谈谈智能技术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12.两个文本都围绕“Sora对教育教学生的影响”展开论述,但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一的第②段和文本二的第③段具体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①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④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⑤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⑥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⑦。
(节选自《召公谏厉王弭谤 ( https: / / so.gushiwen.cn / shiwenv_311957173f36.aspx )》)
注:①召(shào)公:即召穆公,名虎,周厉王的卿士。②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③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④壅(yōng):堵塞。⑤胡:为什么。⑥与(yù):赞同。⑦彘(zhì):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13.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吾与徐公孰美 词语推断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BA%E9%9D%9E%E5%9C%A3%E8%B4%A4%EF%BC%8C%E5%AD%B0%E8%83%BD%E6%97%A0%E8%BF%87 / 830126" \t "https: / / cn. / _blank ) __________
(2)吾能弭谤矣 查阅词典法:①弓的两端。②制止。③安定。④顺服。(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3)国人谤王 课内迁移法: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
14.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5. 甲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3分)
16. 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周厉王最终“流王于彘”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结合语段进行分析。(4分)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夕阳是古诗词中的一个传统意象,也称作落日、斜晖等。下面诗句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思想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https: / / so.gushiwen.cn / shiwenv_6e0fcfd7a813.aspx" \t "https: / / so.gushiwen.cn / _blank ))
D.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9. (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一个形成过程,其思想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A.林冲(《水浒》)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宋江和孙悟空同样接受了招安,请比较宋江与孙悟空在对待招安这一问题的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五、作文(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不要总以为远方才有风景,其实风景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
(1)请你以“身边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文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答案】(1)C (2)①沉淀 ②国粹 (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面加上“的体现(表现)”或“的重要源泉”
【解析】
【(1)详解】本题考查读音。
亘(gèn)古:自古以来。
瑰(guī)宝: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比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
泱(yāng)泱:指水流的声音很大;形容深远广大的样子
笃(dǔ)定 ( http: / / www. / link url=-dU90dk5rCErX0Be6Gt6E951UeGoCx1IvxYwDU3N-3afDFxHEkStkVj93YPjtNI9QtCxP4wsbGa0k-LlNuZB-CHdHAjVf8ydJlGfEXl9CtW" \t "https: / / www. / _blank ):意思是极有把握;从容不迫,安心;放心。
故选C。
【(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沉淀:比喻凝聚,积累。
国粹: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3)详解】本题考查语句修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宾语。修改时应当加上“的体现/表现”等宾语
2. 【答案】①窈窕淑女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会当凌绝顶 ④一览众山小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⑥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注意“窈窕、淑、濯、清涟、凌、汗青、长风、沧海”等字词的书写。
3. 【答案】①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Loong的使用。②音译可以向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③有中华民族的意蕴,承载着中华魂,彰显文化自信。(每点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解达此题时要注意从所给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进行提炼、概括。
从【材料一】中“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用的就是‘loong’”和现代“Loong”多次出现 可以概括出“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Loong的使用”;
从【材料二】中从“音译是一种比较巧妙的翻译方式,可以向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如功夫(kungfu)”可以概括出其具有“音译可以向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
从【材料三】网友评论“中国的龙和外国的寓意明显不一样”“loong体现中华民族意蕴,承载着中华魂和文化自信”中可以概括其具有“有中华民族的意蕴,承载着中华魂,彰显文化自信”。
4.【答案】同学们,这幅漫画的内容是在一本半打开的《康熙字典》中站着一个双手高举、张嘴欢呼的男子(1分),三个与“龙”有关的汉字和图形从《康熙字典》中飘出,升向上空。(1分)“龘”这个字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1分)“龘”这个字的出圈、走红契合了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融合了时代精神。(1分)
(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未写出情景,扣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进行图文转换。
解答此题要观察图画要素:《“龘龘”出圈》漫画有三个要素:《康熙字典》、高举双手欢呼的男子、三个与“龙”有关的汉字和图形;介绍时要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分层描述,再结合“龘”的解释和出圈的背景来分析其“寓意”。同时也注意结合语境。
5.【答案】示例:①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 ②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每点1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认真研究被仿写句子的结构特点,不要雷同,修辞要恰当,用词不能重复。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6.【答案】8.①万分痛苦、焦急。(1分)②当年“夸富”同伴胡永合似乎要资助精神一振,但得知在本县贷不到款后心里一凉。(2分)③激动、感激和愉悦(1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和人物心理两个知识点。
根据第②段“他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却把他们拖入了灾难,还要他们给自己说宽心话!”可以从文中找出第③段中“孙少安万分痛苦!万分焦急。”概括出①心理是“万分痛苦、焦急”。
根据第 段“胡永合趴在汽车头的铁皮盖上,用核桃大的字写了一封语句不通、勉强能看得懂的信,交给了孙少安,让少安拿着到原北县去找他的那位生意人朋友。”即题干中所说的“胡永合写介绍信,帮忙贷款”,可以从文中找出第 段“孙少安感激地收起了这封信”概括出③心理是“感激”。
而②的情节内容应当是第④至 段,根据心理的“百感交集”可以概括为“胡永合似乎要资助精神一振”“但得知在本县贷不到款后心里一凉”两个方面
7.【答案】①勇于担责。他对把家庭拖入灾难感到自责,想方设法摆脱困境。②自强不息。他以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开办砖厂,成功创办企业。③诚实守信。砖厂赚钱后,他立即还清所有欠款。(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根据孙少安创业失败后感到自责,想方设法摆脱困境,可以看出孙少安勇于担责的品质;根据孙少安克服种种困难开办砖厂的经历,可以看出孙少安身上具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品质;根据孙少安在赚钱后立即还清所有欠款,可以看出孙少安身上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
8.【答案】
【A】“又一次”的意思是“再一次”,写出孙少安将要得到贷款时激动,表现出孙少安对胡永合的感激之情。(2分)
【B】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绘乡村暮色优美的风光,衬托出孙少安的喜悦心情。(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赏析。
A句从词语赏析的角度,答题时先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句子。A句主要叙述了胡永合准备提供贷款后,孙少安激动、感激之情。
B句属于景物描写。对于景物描写(环境描写)语句分析时先概括景物特点,再分析其作用。本句的景物写出乡村暮色优美的风光,衬托出孙少安将要得到贷款后喜悦心情。
9.【答案】①再现了典型社会环境。小说通过对孙少安创办砖厂事件的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②塑造典型人物,表现其典型性格。选文中孙少安勇于担责、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等形象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具体,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初中国农村创业者的形象。
③细节的真实。小说设置典型情节,强调细节的真实,体现出朴实的写实风格。通过对孙少平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致入微的刻画,将他创业失败后的痛苦、焦急,贷款过程中的复杂情感表达得真实可现。
(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对于《平凡的世界》中如何体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根据链接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首先,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上,选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孙少安的个性鲜明,勇于担责、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等形象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具体,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初中国农村创业者的形象。
其次,小说所描写的环境非常典型,小说以双水村为小说发生的背景,通过对孙少安创办砖厂事件的描写,将改革开放时农村的情景浓缩在这一典型环境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达到艺术真实的效果。
最后,作者强调细节的真实,文章中的细节描写都非常符合真实生活情量,比如写孙少安贷款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就非常符合当时孙少安心理状况,也体现出小说的写实风格
(二)(共11分)
10.【答案】A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A.文本一第①段“它可以基于提示词文本生成逼真且稳定的视频”。可知Sora再一次震惊世界主要是“基于提示词文本”。选项中故选A。
11.【答案】①智能技术对我们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教育体系边破边立。②智能技术转变人才培养的既有观念,将学习、教学重新定义,也将重新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体系。③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会促进情境化的学习,使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将发生变化。④智能技术将使教育教学观念、制度、方法的系统性重建。(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提取、概括。
从【文本一】第②段“深层次的冲击是智能技术对我们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教育体系边破边立。”,第③段“智能技术体系将迫使我们转变人才培养的既有观念”“也将重新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体系”,从【文本一】第②段“Sora能实现视频生成促进情境化的学习”和【文本二】第②段“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将发生变化”,从【文本二】第③段“观念、制度、方法的系统性重建”,进行提取概括。
12.【答案】文本一第②段从外显层面和深层次两个方面议论了sora对教育的影响,并举例论述不同智能技术具体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文本二第③段将现有的教育体系与将来改变的智能体系进行对比论证,说明了将来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情形。(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比较。
文本一的第②段在深层次议论中列举了不同智能技术的影响;而文本二第③段主要将现有的教育体系与将来的智能体系进行对比。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13. 【答案】(1)谁 (2)② (3)全 (每题1分)
【解析】
考查词语释义。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BA%E9%9D%9E%E5%9C%A3%E8%B4%A4%EF%BC%8C%E5%AD%B0%E8%83%BD%E6%97%A0%E8%BF%87 / 830126" \t "https: / / cn. / _blank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孰,谁。
(2)“吾能弭谤矣”句意:我能制止指责的言论。弭,制止。故选② 。
(3)国人谤王:百姓议论指责他。谤,议论指责;。
14. 【答案】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美”“私”翻译正确1分,判断句式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美,认为……美。私,偏爱。
15.【答案】答:①作者详写邹忌的“三问”“三答”“三比”和威王的“三赏”,略写威王的“善”及“三变”。②一详一略,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分析2分,作用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考查对文中写作手法 的理解。
“详略得当”中“详写”主要体现在“三问”“三答”“三比”和“三赏”,而“略写”主要体现在威王的“善”及“三变”。作用上“详写”可以使内容具体生动,重点突出;“略写”可以使内容回味无穷。
16. 【答案】原因: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周厉王身边也有敢于进谏的大臣,但自己残暴无道,不愿听从劝告。(2分)
启发: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2分)(原因2分,启发2分。共4分。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考查文言文内容比较阅读。
原因和启示,可以从君王和大臣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解答。齐威王和周厉王身边也有敢于进谏的大臣;但齐威王善于纳谏,而周厉王不愿听从劝告。所以在启示中我们从邹忌角度概括“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从君王角度概括“要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参考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然后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杀掉那些批评国王的人。于是国人都不敢说话了,路上见面,也以眼睛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停止(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17. 【答案】C
【解析】
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表达了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赞叹夕阳景色之美。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透露出边关战事紧张、防守任务重大的情形,衬托出塞外的荒凉与寂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故选C。
18.【答案】①意象都是普通寻常之物,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
②意象都有形容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
③既对偶工整,又层次分明,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
④在景物的选择上,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意象之中。
(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考查诗句写作手法。
这首小令在意象并置方面仍有其独特之处:
①它的象都是自然与社会中普通寻常之物,它们的组合就显得更为自然,虽然意省略了系连词,却不让读者感觉跳跃性很强,比较容易理解;
②在每个单字的名词前都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又减低了意象的密度,从而在情感的表现与渲染上,造成一种强大的聚合效应,即“意象的和弦”;
③既对偶工整,又层次分明,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枯藤老树到小桥流水,再到远的古道,空间层层延伸,视野逐渐扩大,错综有致,作者的情感也随之有了微妙的变化,耐人寻味。
④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
四、名著阅读(4分)
19.(1)【答案】A.林冲①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安分守己;②即便高衙内调戏其妻子,他也委曲求全。③后来他被高俅设计陷害,发配沧州,但依然逆来顺受,不敢反抗。④直到“风雪山神庙”,他终于被逼上梁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走上了反抗道路。
B.保尔①自幼丧父,经常惹是生非,幼年时受尽了侮辱;②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他的革命意识初步萌发,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③战争胜利后他参加了肃反工作,后来又进入铁路工厂,这时他更英勇顽强、斗争经验逐步丰富起来;④生病之后,他凭着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实现了生命意义的伟大升华。(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详解】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2)【答案】
态度不同:孙悟空虽然大喜,却只是“唱个喏”;宋江大喜,连续三日摆宴款待宿太尉。(或主观意愿不同:孙悟空的招安是被动招安,而宋江是主动归顺朝廷。)
原因:孙悟空具有反抗个性,蔑视皇权;宋江有忠君思想。
(指出态度或意愿不同之处,共2分,分析原因各1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名著的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名著的主题的把握。
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情节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孙悟空唱个喏,玉皇大帝在他眼里也不过是皇帝老儿,他对招安这件事不是特别在意,天庭不给我当官,我可以自己给自己封个官,他蔑视皇权,本身具有反抗性。而宋江受封建礼教、忠君思想影响深远,上梁山也是被逼无奈,本质上还是希望走正统道路,为国家效力,所以当朝廷招安时,他力排众议主动归顺。
五、作文(50分)
(1)【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审题时要注意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身边”。选材时就要注意其范围。立脚点应是学校、家庭、社区。就是要你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第二个要素是“风景”。看到这个词,同学们最容易想到的肯定是自然风景,写这个也最好写。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人文风景,还有人也是最独特的一道风景。所以“风景”内涵如何挖掘,风景的主题如何升华,是我们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例文】
风景就在身边
小时候,最喜欢在落日下,踩着夕阳的尾巴奔跑,享受橘色的阳光温温润润地从脸庞滑过……那时候便想,世间最美的风景大概莫过于此吧。
慢慢长大,那个会在夕阳下奔跑的疯小孩也渐渐模糊了背影,曾经执着的风景也如所有的旧时光一样被抛诸脑后。直到有一天被突然问起,你心中最动人的风景是什么
何处风景最动人,是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还是四月里一树树的花开 我不确定。
一路思考,仍没有答案。这或许只是朋友一次突然兴趣来潮的提问,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找到合适的答案。然而我却情不自禁的一遍又一遍思考。
熟悉的小调响起,打断我的思绪。那声音有些破碎,偶尔还有一两声奇怪的变调。我轻笑,母亲又在哼歌了。
母亲是一个与音乐天赋无缘的人,但是却喜欢唱歌,准确地说应该是哼歌,因为她从来记不住一首歌的歌词。
我起身,朝厨房走去。
母亲坐在一个小凳子上,轻轻哼着不知名的曲调,身体随着音乐偶尔摆动,几绺发丝调皮的垂落,又被漫不经心地别到耳后。望着被母亲草草束起的凌乱的头发,终于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妈,你又愉懒不梳头发。”母亲回头,像个小孩子一样嘟着嘴,委屈而又无辜地说:“今天双休,头发也放假。”我一时语塞,母亲得意地扬头,举着手里的面皮转移话题:“今天给你们做馄饨,你们有口福了。”说完,回头边包馄饨,边摇晃着脑袋哼歌曲,嘴角勾出浅浅的微笑,温温润润,像一道美丽的夕阳让人心动。
心动!我愕然!望着母亲忙碌的背影,蓬松的头发,浅浅的微笑……一种悸动在心中氤氲弥漫。我所寻觅的动人的风景,不就在身边吗
喜欢夕阳,因为落日的尽头,有等待的身影;喜欢四月的花开,因为鲜妍的花香里有柔情闪烁;喜欢金柳,喜欢波光,因为清冷的柔波里有温情荡漾。
风景动人,因为有你、有暖。因为有你、有暖,身边的风景也动人。
【例文点评】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上优美生动,婉转自然,很有感染力,在文章中,作者多次写到“风景”二字,起到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文章的最后,又用一段点明主旨的文字,很有激励性,同时再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例文:
风景这边独好
有人说,风景被欣赏才能体现其美。但我想说,存在即为永恒。
文化,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文化载体,便是这精神活动的体现,犹如一道美丽的风景,遍布于神州大地。
喜欢琉璃的建筑,红砖黄瓦青瓷,蕴含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存在于繁华的都市深处。曾几何时,遐想自己是那楼阁中的丫环,照顾完尊贵的少爷小姐,便偷闲在这历史的印迹中徜徉。心中的四合院,永远有淅淅沥沥的雨丝,与青灰色的瓦配衬起来,彳亍其中,心润湿;心中的长安街,永远有身着绿衣的翩翩少女、手持折扇的玉面书生,独行其中,心宁静;心中的孔家庙宅,杳杳钟声,淡淡香烟,闭眼其中,心恬雅;心中的鲁迅私塾,书香弥漫,纸张翻中易逝的青春偷偷溜走,闲坐其中,心坦然……那么多的想象与追求,惹了我的情绪,搅了我的心神。想到那句“风景这边独好”,就会有种享受的感觉。华夏风景独好,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有那样的经历。
然而,那时的心驰神往被这世间残酷的风吹得支离破碎,只留下我,独自站在这里,眺望远方,泪满衣襟。终是找不回曾经关于一砖一瓦、一雨一风的遐想。
我听到,人类工业文明的车轮夹杂着噪音滚滚而来;我看到,穿着铁衣、戴着铁盔、长着铁牙的挖掘机、推土机匆匆而至,魔爪般地一下一下摧毁了先人们的老宅、恬静淡雅的楼阁、曲径通幽的小院……残余的瓦砾、凌乱的木石,躺在“血泊”中,像被困在笼中的狮,又如被拴住的狗,愤怒而又无奈地注视着这一切。我仿佛听到它们的低吼: “唉,你们这些自诩聪慧的万物之灵啊!”
有没有听到,文化重振的警钟已敲得越来越响,声声紧逼?有没有看到,文物保护的警示已充斥于每个角落 行走在混凝土堆积起来的建筑之中时,为什么眼睛少了安放之地 厌倦了这过分雕琢的世界时,心灵的净土该何处寻根
我们必须把被时间河流冲去的记忆找回来!物质文明在发展,文化载体应得以保存完善。保护每一处老屋,每一方故土,每一地古建。这是对古人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不久的将来,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圆了许多孩子关于一砖一瓦、一雨一风的梦!
保护我们的文化载体,重温人类的文明记忆,是我们的责任——对于文化的责任,只为了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大声地呐喊: “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