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教学设计 (山东省优质课烟台十中孙静)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教学设计 (山东省优质课烟台十中孙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4 09:42:21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一、该生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
二、该生才能良,德语和历史成绩很好,
数学及格,只有法语一门不够用功。
三、该生作文显得思想丰富,对事物有
深刻的理解,不过经常过于冗长。
四、该生历史和地理具有相当令人满意
的知识;在物理方面的知识中等。
17岁中学生的毕业评语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中学毕业论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墓志铭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马克思如何改造世界?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生活时代
资本家
越来越富
工业革命
工人
越来越穷
社会极不公平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生活时代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缩短劳动时间
增加工资收入
要求选举权利
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报道一下宪章运动的情况。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傅立叶在报纸上登的广告
我设计的理想 “和谐社会”,人人平等,按兴趣工作,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免费教育。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我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我实现,为此,我每天中午12点到
下午1点在家接见愿意出资的富翁。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思想家的探寻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什么?
马克思如何改造世界?
2、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改造社会的力量是什么?最终想把世界改造成什么样子?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年轻的“老爹”让全世界工人沐浴“阳光”
马克思如何改造世界?
1871年3月的巴黎
(1)直接选举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4)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其他措施。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在这些要枪毙的人中,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当轮到他的时候,他请求执刑的军官暂缓3分钟,以便好把手上的一块手表给住在对面街上的母亲送去。‘免得她丧失一切!’执刑的军官不由得被感动了。便同意放他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过了3分钟,那个男孩喊着:‘ 我回来了!’轻轻地跳过他已经牺牲了的战友的尸体,靠在墙上,巴黎,你有这样的儿女是永垂不朽的。…”
——《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1871年5月的巴黎
李大钊
中共一大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共产党宣言》是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籍。
2、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3、法国每年都举办“国际马克思大会”,每次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其中不少人是著名学者。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
来源
指导
完善
马克思主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第18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山东省烟台第十中学 孙静
课标要求: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在其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提出的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的加强》的第一课,即“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部分,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对本课内容重新整合以后,我决定首先让学生能进入经典,阅读第一手资料后再对经典进行分析运用,切实体会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虽听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但其实对其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了解,对社会主义等概念也并不了解,而现实生活又使得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着很多疑问,所以本课应该将社会主义等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并不是马恩闭门造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有工人共同的愿望与希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宪章运动基本史实;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基本史实;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史论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中学毕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文和个人经历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通过巴黎公社小男孩的表现,体会公社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2、整课三个板块的设计都遵循逻辑思考的原则,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
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3、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渗透,积极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评语、毕业论文、千年第一思想家、墓志铭等马克思的生平导入,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探究新课:
一、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
出示视频——反映19世纪中期工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状况的视频。19世纪中期的欧洲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工业革命,给资本家带来了什么?——财富;那给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超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面对如此的现实,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工人阶级的抗争
(1)展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示意图,了解工人的抗争活动。
(2)引导学生分析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3)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报道一下宪章运动。让学生了解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
3、思想家的探寻
出示傅立叶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引导学生分析他设计的“和谐社会”失败原因。
二、马克思是如何改造世界的?——年轻的“老爹”让全世界工人沐浴“阳光”
1、抛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认为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改造社会的力量是什么?最终想把世界改造成什么样子?”通过分析讨论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2、简介《共产党宣言》的销量以及创立过程,理解科学理论必须来源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1、1871年的巴黎
(1)展示巴黎公社建立后工人欢呼的图片和巴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社的措施。思考:巴黎人民为何如此兴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并由此理解巴黎公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一个证明。
(2)72天后再来巴黎你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什么?出示《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中一个小男孩的材料。小组合作针对材料自己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展示。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体会公社社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3)读《共产党宣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针对巴黎公社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重新修改了宣言中的部分内容,你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伟大之处就在于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1)出示《新青年》、李大钊、中共一大的图片。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2)滚动图片回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3)学习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不已。
3、马克思主义在世界
结合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思考: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然而现实是资本主义社会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对这一问题如何理解?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课堂小结:
结合本课知识解读示意图:实践 理论 实践 (板书设计)
主题升华:
十八大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闭幕,重温国际歌歌词,体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来源
指导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