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24 10: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2节 熔化和凝固R·八年级上册 冰、雪、霜是固态,雨水是液态,水蒸气是固态。推进新课物质三态之间的循环 例题1: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物质状态(选填“固”“液”“气”)
1、用铁水铸成铁锅: 态变成 态。
2、钢锭变为钢水: 态变为 态。
3、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态变为 态。答案:1、液 固;
2、 固 液;3、固 气 例题2:夏天,久放在冰箱里的西瓜会变得很硬,甚至刀切不动,则西瓜在冰箱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溶化
C 凝固 D 融化答案:C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1、 我们采用海波(硫代硫酸钠)和蜂蜡进行实验研究。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
2、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注意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示数的变化。?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3、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至4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过3min后,停止加热。
4、自己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5、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温度。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方格纸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海波和蜂蜡熔化的两个图像。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B 分析论证:
(1)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如AB段)当温度达到48℃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如BC),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B 分析论证:
(2)蜂蜡的熔化完全不同,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蜂蜡的温度不断上升,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如AB段) 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C 探究归纳:
(1)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2)不同物质的熔化情况不一样,有些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有的没有。
(3)有些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1、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4、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时的比较 2、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3、晶体刚好在熔点,若不继续吸热,仍是固态。若能吸热,晶体开始熔化,呈固液共存。当晶体完全熔化,若不吸热,呈液态且温度不变。
4、非晶体熔化是一个渐变过程,物随温度升高,物由硬变软直到熔化。 思考题:
1、萘在70 ℃是 态。
2、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态。
3、水银在-40℃时是 态。
4、酒精在-100℃时是 态。 例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固体水银的熔点为 -38.8℃,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在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 )
A 固态酒精比固态水银的熔点高。
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C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答案:C 1、晶体的熔化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够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凝固为晶体的条件:(1)晶体达到凝固点;(2)能够继续放热。
液体凝固为晶体的特点: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也吸热和放热,但温度改变。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