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5 09: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7世纪末,法兰西院士佩罗尔说:“翻开一本书,我们不能判断是用拉丁语、希腊语,还是用法语写的。”面对这一现状,1719年8月,《特雷乌报》刊行《拼写构想》,制定了印刷字体大写的规范,法语的统一化方案在印刷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实践。这一现象( )
A.制约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B.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形成
C.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打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2.(本题3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货币交易条件简陋,只有一条长凳。下图(当时意大利画家的一幅壁画)中间是两个正在工作的银行家。这幅作品的内容反映了意大利
A.文艺复兴的不断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3.(本题3分)科学探索物质世界,宗教探索精神世界。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试图探索宇宙奥秘和运行规律;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荒谬。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彻底否定基督教教义 B.都掀起了思想领域的革命
C.科学与宗教都互相否定 D.都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4.(本题3分)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本题3分)启蒙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服役的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并交给公众去判断: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缴纳所规定的税额,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 正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该言论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是
A.做事应当坚持双重标准 B.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
C.人都应当努力成为学者 D.法令应当具有公信力
6.(本题3分)没有巨富与极贫,“不大的一块田地,宅旁有一座花园,一个水声潺潺的泉眼,再加上一片小树林”,是他宣示的社会理想。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持批判态度,他认为人类生而自由、平等,他的思想启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阅读其作品,感受其思想,他称得上是( )
①人民主权捍卫者 ②浪漫主义之父
③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④文艺复兴先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本题3分)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令》,规定涉及教会事务的一切诉讼均应在英格兰裁决,教皇及其他外国的司法审判权不得在英格兰行使。这一举措
A.有利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B.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意在宣扬法律至上的新观念 D.激化了议会和国王间的矛盾
8.(本题3分)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诗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歌颂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对其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倾向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B.批判宗教信仰的弊端
C.宣扬人的解放鼓励建立民主社会 D.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
9.(本题3分)关于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否定信仰天主教和上帝 B.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C.宣扬教皇教会至高无上 D.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10.(本题3分)卢梭不仅是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广闻博识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文学、哲学启蒙著作外,还在研究牛顿物理学新成果基础上写下了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这说明了( )
A.启蒙运动得益于宽松自由学术环境 B.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C.启蒙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启蒙思想家必须同时精通自然科学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宗教改革扩展: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 ,其中瑞士的 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2.(本题3分)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中, 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 。
13.(本题3分)宗教改革:背景: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 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14.(本题3分)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学说,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15.(本题3分)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和 的思想束缚。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假说,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17.(本题2分)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
18.(本题2分)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
19.(本题2分)针对“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名词没有能够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有人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个人的理解是
20.(本题2分)有学者认为,勇于开拓创新是英国崛起最主要的动力之一。蒸汽机、汽船和蒸汽机车都是英国人发明的。此外,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 )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文明的交流与传承,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绵长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支绚烂多彩的奇葩,它成果辉煌,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但是,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
——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希腊文化“汲取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称谓的由来和精神内核,分析促使启蒙运动发生的“新的历史条件”。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贤能的智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的行列。……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材料三 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出伏尔泰、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社会的政体分别是什么?概括指出他们的各自依据。
(2)有人认为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看法更为客观准确,请从必修3所学的思想史的角度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在国家产生、权力主体和治国方式三个方面的主张。
23.(本题15分)资料的搜集与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班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时搜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家名言进行研习。
研习一:提炼观点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出自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1)依据材料提炼王阳明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论。
研习二:阐释背景
18世纪30年代,英国诗人亚历山大 蒲伯在《人论》中写道:“你自己去认识,不要假设上帝在观察,正确地研究人类的是人。”与此同时,德国“真理之友社”采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作为该社的口号。
(2)运用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出现的思想文化背景。
研习三:分析比较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妨碍)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果真能够完全依靠吗)?
——郑观应《盛世危言》
(3)上述人物言论代表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派别,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设计并完成“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表格。表格应包括派别、基本主张、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翻开一本书,我们不能判断是用拉丁语、希腊语,还是用法语写的”可知,制定法语的统一化方案有助于统一文字和思想,从而更好的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法语统一化方案的实施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在此之前,排除B项;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打击罗马天主教的统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图画材料反映了近代银行业出现时期的情景,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现,故答案选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指雇佣关系,材料并未体现雇佣关系,故排除C项;题目中图画内容自身不能揭示人文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图画已经彰显了一定的人文气息,并非呆板的宗教气息,排除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太阳中心说’,试图探索宇宙奥秘和运行规律……‘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荒谬”及所学可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九十五条论纲”列举了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B项正确;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没有彻底否定基督教教义,排除A项;科学与宗教都互相否定,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马丁·路德否定的是罗马教廷的权威,并不否定“上帝创世说”,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A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欧洲启蒙思想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从法律角度论证了社会变革的合理性,强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近代公民意识,①②④是启蒙思想相对于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故选A项;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中也有反对君主专制的内容,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服役的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正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意在说明服役的军官或公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故选B项;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C项过于表面,排除;材料没有提到法令的公信力问题,排除D。
6.A
【详解】材料中学者向往田园式的生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其主张社会相对公平,反对当时大部分国家政府的执政方式,认为人类只有、平等,这是卢梭的主张,其主张主权在民,是浪漫主义之父,①②正确,A项正确;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③错误,排除B、D项;卢梭生活在启蒙运动时期,而非文艺复兴先驱,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举措排除罗马教廷对英国主权范围内事务的干扰,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这些举措与是否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宣扬法律至上的新观念,而是体现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D
【详解】据题意可知,彼特拉克在《诗集》中抨击教会,歌颂人,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人文主义的表现,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D项正确;“开始”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B项没有体现对人的重视,排除B项;“建立民主社会”的说法明显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据题意可知,通过宗教改革,人们可以不借助教会和教士就可以和上帝沟通,这样就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项正确;宗教改革主要否定教会的权威,而非豆丁信仰上帝,排除AC项;材料没有说明王权高于教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结合所学,16至17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启蒙思想家们深信,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故材料中“启蒙思想家们同时也比较了解自然科学”可说明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B项正确;虽启蒙运动前已经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但结合所学,十八世纪的法国仍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故不能直接简单的说启蒙运动前学术环境是宽松自由的,排除A项;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D项中启蒙思想家“必须”同时精通自然科学,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新教 加尔文派
【详解】宗教改革扩展: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2. 亚当·斯密 自由竞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当·斯密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因此题干中空白处分别是亚当·斯密和自由竞争。
13. 文艺复兴 罗马教廷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的背景是:①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②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14. 三权分立 论法的精神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15. 专制王权 教会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背景是: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16.错
【详解】提出量子假说的是普朗克而非爱因斯坦。题目说法错误。
17.错误
【详解】孟德斯鸠提出的是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提出的。故答案为错误。
18.错误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题干错误。
19.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旗帜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材料说法正确。
20.错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成就,其中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不是英国人,所以该题目叙述错误。
21.(1)表现: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希腊;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2)由来: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 内核:人文主义。条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近代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摆脱专制王权及教会思想束缚的需要。
【详解】(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古代希腊文化“汲取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为:西亚的农耕技术,向西传入希腊;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
由来和精神内核: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条件:结合所学,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条件;据材料二“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阶级上和政治方面资产阶级摆脱专制王权及教会思想束缚的需要;据材料二“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并结合所学可知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2.(1)伏尔泰认为:开明的君主制国家。依据:皇帝的英明、睿智(或贤能的君主); 法律与伦理道德相结融合,以扬善为主要作用或仁义的法律。孟德斯鸠认为:君主专制国家。依据:君主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法律取决君主意志,君主掌控最高立法和司法权。
(2)论证:秦朝:焚书坑儒是思想文化的专制,即加强了专制主义;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宋明时期:确定了理学的统治地位,用以维系专制统治;清代: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3)梁启超国家观:在国家产生上: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在权力主体上:主张“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在治国方式上:主张“以法治国”。
【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贤能的智者),…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可知伏尔泰认为中国为开明的君主制国家,并从材料概括相关依据即可;依据材料二“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的行列…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可知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结合材料概括依据即可。
(2)结合所学从秦代文化专制、西汉儒家独尊、宋明理学、清代文字狱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3)根据材料三“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从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以法治国进行概括。
23.(1)观点:人天生具有良知,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论:这一观点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或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强调人的自主性,有利于人的个性解放,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重要影响。
(2)背景: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逐渐进入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用人的理性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3)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
派别 基本主张 影响
洋务派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向西方学习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推动了西学的传播
维新派 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文化层面,宣传了民权思想,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说明:内容表述准确、完整,表格规范。
【详解】1)观点:根据“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出自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知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评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观点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强调人的自主性,有利于人的个性解放,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重要影响。
(2)背景:根据“18世纪30年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出现的背景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逐渐进入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用人的理性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根据题意中的时间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涉及的两个派别分别是洋务派和维新派,他们的基本主张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洋务派主要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的主张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推动了西学的传播;维新派主要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他们的主张深入到制度文化层面,宣传了民权思想,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