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树郭橐驼传》《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种树郭橐驼传》《庖丁解牛》联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5 09: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于设事明理中品济民情怀
——《种树郭橐驼传》《庖丁解牛》联读
【教材分析】
《种树郭橐驼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1课,根据课后学习提示可知,本文采用了传记常见的写法,从郭橐驼的名字由来、乡里职业、本领特长写起,重点记述他的两段话。其中蕴含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由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内容上呼应了单元导语中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结合课标,该单元所属学习任务群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该任务群中的一个学习目标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柳宗元以“以传为形,以寓为质”的方式,借郭橐驼之口指出“长人者”政令频出的危害,批判了当时的弊政本文寓意深刻,重在因事明理、针砭时弊。教学时,要注意体会文章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婉而多讽的写法,把握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文脉的梳理以及相关资料的拓展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知识(文体、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人称代词),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概括郭橐驼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说理结构,理清郭橐驼、他植者和长人者在方法、态度、结果、原则上的不同。
3.领会文章的现实哲理,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
4.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寓言传记“婉而多讽”的特点,把握对比和类比的写作方式,多种人称视角的运用,深入领悟“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度,体会作者笔下劝谏官吏、兼济百姓的儒家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过养花或者种树的经历?养花种树是非常不容易的。古代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诗句。今天我们跟着柳宗元认识种树人郭橐驼,了解他种树背后的哲理。
二、文题解读
种树:职业
郭橐驼:主人公
传:文体,人物传记
三、作者复习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文以明道”,认为道应该于国民有利,切实可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以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和寓言传记(三戒)的文学成就最高。
四、背景探寻
柳宗元成长于“安史之乱”后的动乱年代。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同时,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旧唐书·食货志》,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咨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六条》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可以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柳宗元这个时候任监察御史里行(即国家监察部高级公务员助理),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五、初读课文
听音频,正字音,理脉络。
郭橐tuó驼tuó 病偻lǚ 佝偻gōulóu 移徙xǐ
早实以蕃fán 木寿且孳zī 莳shì 长人者zhǎng
好hào烦其令 勖xù尔植 早缫sāo而绪 传zhuàn其事
辍chuò飧sūn饔yōng
1段意:简介郭橐驼的形象及名号由来。
2段意:介绍郭橐驼的籍贯及高超的种树技艺。
3段意: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
4段意:写种树之理“移植”到做官治民之理。
5段意:表明写作目的劝谏官吏。
六、文本研读
任务一:识其人——绘橐驼之像
郭橐驼是怎样的人呢?自由诵读1-2段,完成基本信息表。
姓名 郭橐驼 身份低微(随和、坦然处之) “不知始何名”可见是草根小人物
籍贯 长安丰乐乡
形象 隆然伏性,有类橐驼者 形貌奇特
职业 种树 技艺高超 ①侧面描写: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通过豪富人,这类人分为两类:高观赏游玩的(精神)、种树卖果的(物质),暗示出郭橐驼种树技术的高超,不仅可以满足观赏游玩者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满足种树卖果者的物质需求。 ②正面描写: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通过介绍郭橐驼所种的树的特点,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结果又早又多,具体说明他种树技术的高超。 ③对比反衬: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通过其他植树人暗中观察、效仿羡慕但比不上他来反衬郭橐驼种树技术的高超。
性格 善,名我当。 甚善,名我固当。 乐观豁达
【1段】郭橐驼,不知始(起初)何名。病(n-v,患……病)偻(脊背弯曲),隆然(脊背突起的样子)伏行(弯腰走路),有类(像)橐驼(即骆驼)者,故(所以)乡人号(为v,为……取号)之“驼”。驼(郭橐驼)闻之(此事)曰:“甚善(很好)。名(n-v,称呼)我固(确实)当(恰当)。”因(于是)舍其名,亦自谓(自称)“橐驼”云(句末助词,无义)。
【2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意v,以……为业)种树,凡(凡是)长安豪富人为(经营)观游(观赏游览)及卖果(种树卖果)者,皆争迎取(迎接)养(使,雇用)。视驼所种树,或(有的)移徙(移植),无不活;且硕茂(高大茂盛),早实(n-v,结果实)以(表递进,且)蕃(多,稠密)。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虽(即使)窥伺(暗中观察)效慕(效仿),莫(没有谁)能如(比得上)也。
任务二:观其事——学种树秘诀
1.郭橐驼种树如此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他秉持什么原则、用的什么方法、什么样的态度、最后什么结果?请找出来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原则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违反木之天性,勤虑害树
方法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根拳、土易、培土或过或不及
态度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皮肤,摇其根本
结果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木之性日以离
一正一反,对比说理
【3段】有(有人)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n-v,活得久)且孳(繁殖,滋长茂盛)也,能顺(顺从)木之天(天性),以(表目的)致(使v,使……达到)其(指使树顺应本性生长)焉尔(语气助词,罢了)。凡植木之性(方法),其本(根)欲(要)舒(舒展),其培(培土)欲平(平整),其土欲故(旧土),其筑(捣土)欲密(密实)。既(已经)然(这样)已(语气词,相当于“了”),勿动勿虑(惦记,忧虑),去(离开)不复顾(照看)。其莳(shì 栽种)也若子(像对待孩子一样),其置(种完放一边)也若弃(抛弃,丢弃),则其天(天性)者全(保全)而其性(本性)得(实现)矣。故(所以)吾不害(妨害,妨碍)其长而已(罢了),非有能硕茂(使v,使……长得硕大茂盛)之也;不抑耗(损伤)其实(果实)而已,非有能早(使v,使……早结果实)而蕃(使v,使……多)之也。他植者则不然(这样)。根拳(蜷曲)而土易(更换),其培(培土)之也,若(如果)不过(太多)焉则(就)不及(不够)。苟(如果)有能反是(反此,指与此相反,培土恰好)者,则又爱之太恩(宠爱),忧之太勤(频繁)。旦(n-状,在早上)视而暮(n-状,在晚上)抚(抚摸),已去(离开)而复顾(回头看)。甚(过分)者,爪(n-v,用指甲抠)其肤(树皮)以验(察验)其生枯(活着还是枯死),摇其本(树根)以观其(培土)疏密(松紧),而(表顺承)木之性(天性)日(n-状,一天天地)以(表修饰)离(背离)矣。虽曰爱(爱惜)之,其实害(损害)之;虽曰忧(担忧)之,其实仇(仇恨)之;故(所以)不我若(比得上)也(宾语前置:故不若我)。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吾又能为何哉)?”
2.联系生活,如何理解这句话: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案例一】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一只幼龟艰难爬行,想爬到海里去,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不忍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海滩上。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把这些小海龟全部叼走了。游客的动机是善良的,但却违背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案例二】神童张炘炀13岁考上研究生,逼着父母在北京买房,博士毕业却花了17年。天才也是普通人,顺木之性。→→有一种爱叫放手
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其莳也若子”;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弃”说明了这一点。顺其自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任务三:悟其理——探养民之术
【4段】问者曰:“以(把)子之道(方法),移(迁移)之(到)官理(做官治民),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罢了),理(治理),非吾业(工作,业务)也。然(然而)吾居乡(乡下),见长人者(做官的人,治理百姓的人。长,治理。)好烦(使动,使……繁多)其令(政令),若甚怜(爱)焉(代词,指百姓),而卒(最终)以(因)(省略“之”)祸(n-v,祸害百姓)。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官府)命促(催促)尔耕(耕种),勖(xù鼓励)尔植(种植),督(督促)尔获(收获),早缫(sāo 煮茧抽丝)而(尔、汝、你)绪(丝头)(此句为:早早地煮茧抽丝),早织而(尔、汝、你)缕(线),字(养育)而幼孩(小孩),遂(成)而鸡豚。’鸣鼓(击鼓)而聚(聚集)之,击木(梆子)而召(召集)之。吾小人辍(停)飧(sūn 晚饭)饔(yōng 早饭)以(表目的,来)劳(慰劳)吏者,且(尚且)不得暇(闲暇),又何以(宾语前置:以何)蕃(使v,使……繁盛)吾生(人口)而安(使v,使……安定)吾性(天性,此处指生活)耶?故病(穷困)且怠(疲倦)。若是(像这样),则与吾业(工作,事业)者其(推辞语气,大概)亦有类(类似)乎?”
【5段】问者曰:“嘻,不亦善(很好)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民,百姓,唐代避李世民讳,所以不用“民”字)术(方法)。”传(zhuàn 记载)其事(他的事迹)以为(以之为,把它当作)官戒(鉴戒)也。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唐太宗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
他植者 长人者
方法 根拳、土易、培土或过或不及 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击木而召
态度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皮肤,摇其根 若甚怜焉
结果 木之性日以离 无以蕃吾生安吾性,病且怠
相同点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由此及彼,类比说理
任务四:种树之道写作
你认为郭橐驼种树还有何寓意?请你以“以郭橐驼之道,移之……亦可!”开头写一个片段。
【示例】以郭橐驼之道,移之家庭教育亦可!教育孩子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应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孩子,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束缚或伤害孩子身心的发展。看似百般的爱护孩子,恨铁不成钢,周末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反而会适得其反,令孩子厌学。凡是为孩子考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反而使孩子丧失独立成长的能力。学会放手就是对孩子最深的爱。
【示例】以郭橐驼之道,移之教育亦可!种树与教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要顺其天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无限潜力且持续发展中的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健康生长,快乐学习;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发展差异,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教育的本质不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七、对比中欣赏创作特色
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这样的文章我们之前也学到过,比如《庖丁解牛》。《庖丁解牛》讲述一个叫丁的厨师,通过高超的解牛技术,让文惠君悟到了养生之道。《种树郭橐驼传》的结构也是这样,先讲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术,最后得出做官治民的道理,这种写法叫设事明理。同样是设事明理,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描写小人物的文章,但二者在文体、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上却有所不同,试比较分析。
明确:
篇目 文体 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种树郭橐驼传》 寓言传记 ①婉而多讽 ②对比和类比 表现柳宗元讽谏官吏、兼济百姓的儒家思想
《庖丁解牛》 寓言体 ①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②比喻、对比 表达庄子无为而治、清净养生的道家思想
分析:
1、寓言传记
(以传为形,以寓为质)《种树郭橐驼传》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是寓言。这也符合柳宗元“文以明道”的文学创作主张,文章的形式与内容要统一起来,重文亦重道。
2、婉约而多讽
“婉而多讽”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最大的艺术特征,婉就是用寓言说理,以传为形,以寓为质,让讽刺不那么锋芒毕露。
一讽乡人嘲人陋习,以貌取人之浅薄。我们想想,《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保姆名字的来源,还有《阿Q正传》中阿Q名字的由来。郭橐驼他出身的卑微和社会的冷漠,人物的辛酸已扑面而来。
二讽丰乐非实,长安贫富悬殊。“丰乐”从地名看,应是物产丰饶、人民乐居之地,但在长安西。后面“长安富豪人”这个词一出,贫富差距就暗示出来。这里名曰丰乐,未必丰乐,极具讽刺的地名,为后文张本,让人产生联想,回味无穷。丰乐之乡不丰乐,长安岂能真长安?
三讽长人者好烦其令,庙堂不识民间苦。用婉而多讽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朝廷黑暗、官吏横行、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
3、人称代词丰富
篇章 人称 例句 作用 总结
《种树郭橐驼传》 第一人称 1.名我固当 2.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吾和我”用于对话均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
第二人称 1.以子之道 2.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连用七个“尔”代指百姓,突出官吏们居高临下、命令轻蔑的口吻) “而”常用作定语,表示你的、你们的。
第三人称 1.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他植者 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灵活自由。 “其”“他”既可以用来指人或物,又可以用来代事,表示他(它)的、他(它)们的。
小结:
可以说柳宗元是大智者,讽刺不留痕,让中国寓言由哲理寓言走向讽刺寓言。他的寓言里反映的生活,是唐末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 柳宗元是悲悯者。借郭橐驼之口为百姓发声,由种树之道论及为官之道。他一心想要恢复大唐盛世,提出要治民,更要养民。他针砭时弊,批评了当时的弊政,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度,也体现出“不平则鸣”的士大夫情结。今天我们共读《种树郭橐驼传》,或许就是对柳宗元最好的怀念。
八、课堂小检测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脊背弯曲) 木寿且孳(活得长久)
B.若甚怜焉(怜爱) 故病且怠(困苦)
C.字而幼孩(教育) 其莳也若子(栽种)
D.勖尔植(勉励) 驼业种树(以……为业)
【答案】C。“字而幼孩”意思是“养育好你们的小孩”。所以“字”养育。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答案】D。与正史写法不同,本文是传记,兼具寓言性质,但并非议论说教,而重在托讽。
默写题
1.《种树郭橐驼传》中,人们问郭橐驼树种得好的原因,他说树木长寿且茂盛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因为“ , ”
2.《种树郭橐驼传》中,“ , , , ”句揭示了种树的方法。
3.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的时候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
4.《种树郭橐驼传》中,总结了他植者错误的种树方法,其中,“ , ”表明太过爱惜树苗,过度关心,无论早晚都要频繁查看它的情况。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