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断
A.指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设想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
2.(本题3分)英国《独立报》在2010年5月发表文章指出,马克思150年前就预言到了这轮金融危机,马克思成了人们重新热议的人物。……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
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3.(本题3分)巴黎公社成立伊始,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就联名出示公告:公民们,请别忘记,如果官吏脱离人民,自行动议,势必会陷入专断的泥潭。”公社委员米歇尔还尖锐地告诫:“一切权力都具有腐蚀性。故而必须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社会公仆转化为社会主人。”这显示出巴黎公社
A.实行直接民主方式 B.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C.防范公共权力侵害 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4.(本题3分)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成员认为,施政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者的解放上,公社应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据此可知,这一主张( )
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B.强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C.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 D.旨在巩固工农之间的联盟
5.(本题3分)参加巴黎公社的外国战士来自波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俄国、意大利等国家。据统计,仅波兰人就有500人。5月6日,公社拆毁了象征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纪念柱,并将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由此可知,巴黎公社革命
A.实现了世界无产阶级的真正联合 B.得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
C.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工农联盟
6.(本题3分)列宁这样评价巴黎公社,即巴黎公社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这表明巴黎公社
A.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具有深厚的工农联盟基础
C.深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影响 D.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7.(本题3分)“在巴黎公社之后的60余年,政府一遇工人请愿之类的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巴黎公社,就会身不由己地不寒而栗。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激进派与温和派宁可在其他问题(比如说教权问题)上对阵,也不愿在社会问题上对垒。”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改变了法国的政治制度 B.影响了法国的政治生活
C.完善了法国的代议制度 D.缓和了法国的社会矛盾
8.(本题3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巴黎公社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公职人员受人民监督、罢免 B.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 D.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
9.(本题3分)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人文主义
10.(本题3分)巴黎公社规定“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被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正式指令)的约束”。这一规定旨在( )
A.实现参与民主 B.践行马克思主义 C.建立工农联盟 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继续理论探索与实践
(1)革命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投入1848年的革命斗争。
(2)理论创作
①创立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的《 》第一卷出版,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②创立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 与生产关系、 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 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12.(本题3分)继续理论探索:
①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 》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 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 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 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13.(本题3分)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1825年, 爆发了经济危机
14.(本题3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
(1)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 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15.(本题3分)早期工人运动
(1)原因:
①随着资本主义 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
② 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③ 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2)目的: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 ,维护自己的权益。
(3)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 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 织工起义。
(4)意义:
①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工人阶级迫切需要 的指导。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7.(本题2分)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18.(本题2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19.(本题2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20.(本题2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他们不是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唯愿他们镇静而且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
材料四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时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材料四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评价是否矛盾,并简要阐述理由。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空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只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
——列宁《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巴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法兰西内战》(马克思)
请回答: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巴黎公社的措施是怎样体现“走向人民掌权的趋势”的?
(3)据此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23.(本题15分)早期工人运动
(1)原因
①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 也极其有限
③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④劳动条件相当恶劣,厂房狭小简陋,被污染的空气几乎使人窒息,工伤事故频频发生,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工资微薄,面临失业威胁。大机器的采用把妇女和儿童卷进劳动力市场,境况悲惨。工人住宅区是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贫民窟,街道狭窄拥挤,房屋低矮破旧,天空浓烟密布,地下污水横流,成了贫穷、疾病和犯罪之地。
(2)目的:为了改善 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3)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 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 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4)意义
①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工人阶级迫切需要 的指导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材料“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构想了未来社会的理性蓝图,B正确;材料与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无关,A排除;C是《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排除;材料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无关,D排除。故选B。
2.C
【详解】试题分析: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社会里人们去参观马克思博物馆,主要是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故选C。AB项错误,人们讨论马克思并不是倾向于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B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列宁的一国革命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
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公职人员要避免从社会公仆转化为社会主人,故体现巴黎公社坚持人民主权原则,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直接民主,但是主旨强调巴黎公社坚持人民主权原则,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防范公共权力侵害,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世界。据材料“促进劳动者的解放”“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具有广泛代表的政治形式,坚持国家权力保持在人民手中,这是无产阶级新型国家区别于由资本垄断者掌握权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故材料中的主张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C项正确;是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而不是巴黎公社革命,排除A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未建立起工农联盟,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高高举起国际主义的旗帜,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争取人类解放的共同事业中,和公社团结一致。公社摧毁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的万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把万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C项正确;巴黎公社并未真正实现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排除D项。故选A项;巴黎公社并未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B项;巴黎公社并未建立工农联盟,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是从资产阶级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民主的,是从压迫者的民主变为被压迫者的民主的,是从少数人的民主变为多数人的民主的。这表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故选A项;巴黎公社并未与农民结成同盟,故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运动使得执政后的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在社会问题上打成了共识,这说明巴黎公社影响了法国的政治生活,B正确;巴黎公社最终失败,并未改变法国的政治,排除A;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1875年法国确立了代议制,排除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8.A
【详解】根据材料“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可知,马克思主张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即国家权力机关不能超越社会,而是源自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时期,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符合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A正确;BCD项正确,但与材料强调公职人员受人民监督、罢免不符,排除。
9.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坚持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并非科学社会主义,所构建的理想社会并不能实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巴黎公社规定,管理农村公社的代表会议,派出代表参加国民代表会议,所有代表都接受选民监督并可随时罢免,旨在规范民主程序,实现参与民主,A项正确;巴黎公社规范、监督公职人员不是为了践行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D项社会主义政权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1. 资本论 生产力 经济基础 人民群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67年,马克思的《①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④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12. 资本论 剩余价值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资本论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故填空1.资本论;2.剩余价值;3.唯物史观;4.唯物史观;5.人民群众。
13.英国
【详解】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可知,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1825年,英国 爆发了经济危机,。故填空英国。
14. 民族民主运动 马克思主义政党 人民
【详解】(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15. 大工业 工人阶级 贫富分化 生活状况 普选权 西里西亚 无产阶级 科学理论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早期工人运动:(1)原因:①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②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③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2)目的: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3)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4)意义:①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尽管其结果是失败的,故该说法正确。
17.正确
【详解】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制度......历史进步性......”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劳动人民不占有生产资料,是一种剥削制度;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相对于封建制度而言,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故题目正确。
18.错误
【详解】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题干说法错误。
19.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题意说法错误。
20.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通过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权,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21.(1)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积极影响: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任意2点即可)消极影响:带来环境污染、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2)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等。
(3)观点评析:不矛盾。
理由:两则材料评价巴黎公社的角度是不同的,材料一中马克思是要说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材料二是马克思对巴黎工人阶级首创精神的肯定。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可知英国工厂制度采用机器生产。根据材料一“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可知英国工厂制度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度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一“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可知工厂制度带来环境污染、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2)历史使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时代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根据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可知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等。
(3)观点评析: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材料四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评价不矛盾。
理由: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三“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马克思是要说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四“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可知材料二是马克思对巴黎工人阶级首创精神的肯定。所以两则材料评价巴黎公社的角度是不同的。
22.(1)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政治上: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3)无产阶级政权。
【详解】(1)历史使命: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可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革命中体现“人民掌权”的措施有:政治上的表现是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和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上的表现是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3)性质:“巴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说明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23.(1)政治权利
(2)劳动条件
(3) 里昂 宪章运动
(4)科学理论
【详解】(1)根据材料“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结合所学知识,他们的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2)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3)根据材料“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工人武装起义”并结合所学知识①为里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②为宪章运动;
(4) 根据材料“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