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两极格局的形成
2.(本题3分)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A.根本突破了旧体制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3.(本题3分)苏(俄)联在其存在的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农业经济政策调整。苏(俄)联政府的这些政策调整
A.都因为收效甚微而最终被废弃 B.受到“人治思维”的深刻影响
C.违背经济规律最终拖垮了苏联 D.很难为别国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4.(本题3分)“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
A.人民群众关心并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
C.共产党国家的关系不正常 D.斯大林模式走向失败
5.(本题3分)下表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据表格可推知,该时期苏联(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①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僵化
②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
③社会矛盾重生,发展缓慢
④勃涅日涅夫改革成效有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本题3分)1965年苏联新一轮改革开始实施,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原来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这些措施体现了
A.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C.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
D.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得到改变
7.(本题3分)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开垦、开垦、再开垦”
8.(本题3分)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
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 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
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 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
9.(本题3分)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相同的变化,与其变化正好相反的是( )
A.波兰 B.德国 C.苏联 D.罗马尼亚
10.(本题3分)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建设
(1)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 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 比例失调。
12.(本题3分)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结果
a.改革注入某些 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b.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 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领域:承认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成效甚微。
②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13.(本题3分)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 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战后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问题:大多采取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4.(本题3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
(1)原因: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 ,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 。
(2)成就:①巴西、墨西哥、 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②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 国家。
15.(本题3分)背景
(1)取得成就: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 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 和 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 的政策没有变化, 、 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 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并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重工业。
17.(本题2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改革效果有限
18.(本题2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19.(本题2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0.(本题2分)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政治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秩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改革的主要不同之处。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农业政策调整失败的教训。
23.(本题15分)周年知识整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还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主要会议决议
20世纪70年代 《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
80年代 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90年代 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集中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15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4.7%,国民收入翻一番。
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严重恶果。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具体名称,并阐释该条约给英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给日本带来的有利影响。
(2)解释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的含义。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完全解体标志。根据材料三,概括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发展战略”的措施。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见山是山,界线分明”指的是战后美苏对抗形成两极格局。“世界变平”反映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是经济全球化。而两极格局的终结其标志是苏联解体。故C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结束
【详解】
2.C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企图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所以选C。
3.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苏俄在其统治70余年的农业政策,这些农业政策的制定都和统治者的意志有很大的关系,突出的是“人治色彩”,B正确;粮食税促进了苏俄的农业经济发展,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AC排除;苏俄的农业政策为其它国家提供了经验教训,D排除。故选B。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苏联的模式出现了问题,故B正确。
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51-1980年(苏联)。据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可知,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不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说明苏联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僵化,①正确。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造成“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②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社会矛盾重生,发展缓慢,③正确。勃涅日涅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成效有限,④错误。综上,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
6.C
【详解】1965年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原来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挂钩,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体现出企业生产的灵活性,是对传统斯大林模式的冲击,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一定合理性,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20世纪50-60年代初,故A项错误;虽然企业有一定灵活性,但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故B项错误;此时国家仍然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
点睛: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曾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有过“开垦、开垦、再开垦”的口号,D项正确;“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分别是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新思维”和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时提出的口号,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8.B
【详解】材料体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崇拜,但其权力巩固后,自己也搞起了个人崇拜,因而苏联仍未摆脱个人崇拜,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改革政策的摇摆,排除A项;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发生了国家分裂,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则实现了统一,与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变化是相反的,B项正确;波兰和罗马尼亚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排除AD项;苏联也发生了分裂,排除C项。故选B项。
10.C
【分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指戈尔巴乔夫政治上的改革使苏联陷入混乱。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政治领域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他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苏联这艘改革中的航船已经驶入了危机四伏的危险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故选C。其他几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人相继进行了改革,但是总的来看,成效不大,是以失败告终,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葬送了苏联。
【详解】
11. 苏联 国民经济
【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1)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2. 收购制 市场经济 新经济体制 专制作风 市场调节 多党制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等,其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等,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制作风日趋严重;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成效甚微,在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等。故文中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依次是,收购制,市场经济,新经济体制,专制作风,市场调节和多党制。
13. 苏联 苏联模式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战后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填空1.苏联;2.苏联模式。
14. 民族工业 经济合作 阿根廷 中等收入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
(1)原因: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共和,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2)成就:①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②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15. 国民经济 教育 生活 重工业 农业 轻工业 赫鲁晓夫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1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尤其是注重发展重工业。故题意表述正确。
17.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效果有限,因此正确。
18.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不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题干所述错误。
1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根原在于长期的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故题干表述错误。
20.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先从经济领域改革开始,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材料说法错误。
21.(1)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不同:中国: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在经济改革取得卓有成效成绩下逐步推进到政治领域;从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苏联:经济改革未取得成功,激进方式强行推进政治改革;忽视本国实际情况;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动摇甚至丧失党的领导地位;始终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终至国家崩溃
【详解】(1)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新模式。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据材料“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方式、内容、结局等方面加以回答。
22.(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农业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要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等信息可知,列宁的经济思想由排斥商品经济到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改变:根据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三“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戈尔巴乔夫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农业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要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
23.(1)名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英国:随着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只能选择对日本的妥协政策;
日本: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2)含义: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3)标志: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措施:注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完善生产和管理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
【详解】(1)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材料一中条约的具体名称应该是《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这一条约维护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受到限制。说明随着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只能选择对日本的妥协政策;而日本则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2)根据“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的含义是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带来的影响则是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措施:根据“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集中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得出注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完善生产和管理体制;根据“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得出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