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爱莲说
原文呈现
1
文学文化常识
2
原文解析
3
全文中心
4
思维导图
5
常考名句理解
6
随堂练习
7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学文化常识】
1、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多。
只。
沾染(污秽)。
洗。
水波。
艳丽。
【原文解析】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指唐朝。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靠近赏玩。
更加。
竖立。
耸立的样子。
语气词。
【段层精解】对莲高洁的形象铺陈描绘。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叹词,表示感慨。
xiǎn,少。
应当。
【段层精解】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和品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全文中心】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菊(隐逸者)→ 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 → 惋惜
【思维导图】
托物
言志——
爱莲说
牡丹(富贵者)→ 追名逐利,同于流俗 → 鄙薄
莲
(君子)
气质风度——清高、端庄
体态香气——正直、清芬
生长环境(污浊)——高洁傲岸,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
赞美、敬佩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衬托
【常考名句理解】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精神品质。
(2)《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托物言志是古人情怀。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可用《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容。
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横生藤蔓
旁生枝茎
随堂练习
远闻
清水
清芬
多
只
沾染(污秽)
洗
水波
艳丽
贯通
笔直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靠近赏玩
亲近而不庄重
少
应当
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不译
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代词,相当于“……的花”
助词,和“也”一起组成判断句的标志
语气词,可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