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沪教版方框里填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沪教版方框里填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1-24 19:4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方框里填几
教学内容:书本P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感知等式的概念。
2.会看线段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
3. 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下列类型的方程:a+□=b, □+a =b ,□-a =b , a-□=b。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a+□=b, □+a =b ,□-a =b , a-□=b这类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数的思想,初步感悟到方程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算式中的加数或减数以及被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来求未知数。
教材分析:
方框里填几:对于解决类似于a+□=b, □+a=b ,□-a =b, a-□=b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一年级主要是利用尝试、调整的方法来解决的,教材在此处要求学生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1. 出示线段图 34 22
56
观察34从哪里到哪里,22和56呢 56是由哪两条线段组成的
看着线段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22=56 22+34=56
56-22=34 56-34=22
2. 探索算式和线段图的特点:
(1)小组讨论:这四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算式中都有这三个数,即34 22 56。
这三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加法算式中最大的数56排在最后,而减法算式最大的数56排在第一。可以理解为越加越多,越减越少。
小结:最大的数56就是最长的一条线段,其他两条线段加起来就是56这条,56减去其中一条就是另外一条。
师:老师现在把其中一个数拿掉(变成□),你来告诉我,□是几?用什么算式来计算他?(想算式)
看加减法的四个算式得出。2.看线段图得出或利用线段图验证。
出示课题: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进一步研究方框里填几的问题。
二、新授部分:
1. 初步感知:
熊猫乐乐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写在了树叶上。开学了,乐乐准备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却发现小虫把树叶的一个角给吃了,不知吃掉的是几,乐乐很着急,小朋友,我们帮帮乐乐好吗?
课件出示44+( )=62与线段图,这道题你怎么想?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可以由线段图和加减法的性质。
直接由图得出□=62-44
用逆运算(加减法的性质)来解。
44+□=62
62-44=□
小结:这道题,小虫吃掉的都是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根据加减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是几可以通过和减另一个加数来求得。
2. 小朋友帮助了乐乐,它要谢谢你们,想再请你们帮帮忙。
这里两片树叶,小青虫在上面吃掉的又是算式中的哪个部分呢,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出来,请小朋友思考一下。
83-□=27 □-15=55
83-27=□ 55+15=□
让学生自己说,老师提示,能不能用线段图?能不能用加减法的关系?
小结:这些都是缺数的算式,有的缺一个加数,有的缺减数,有的缺被减数,我们都可以看做带有□的算式。不管□在算式中表示哪一个量都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板书完整)
三、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可以在线段图的帮助下来求算式的□的,现在不给你线段图了,算式中的□是几,你们能不能求?我们来试一试。
1. 填一填:(要求写出过程,看到□想算式)
□+11=34 53-□=27 □-42=16
想: 想: 想:
以后我们碰到这样的题目,要记住,看到□,想算式。
2. 选择题:
+23 = 65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24 = 49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76 - □ = 37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A 加数 B 减数 C 被减数 D 加法 E 减法
3. 对比题
43+□=50 □+15=34 □-23=19
43-□=30 □-15=34 23-□=19
4.文字题:(读题,列式)
1、什么数加上27得到81?
2、小丁丁带了70元钱,买了书本以后还剩下36元,小丁丁买书本花了多少元? ①写出带□的算式。②看到□想算式,把想的算式写上去。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带有□的算式,算式中的□表示几,不仅可以使用线段图,也可以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来求。
【教学须知】
在小学低年级,解形如:a+□=b, □+a=b ,□-a =b, a-□=b的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①尝试地解:如用实物、小圆片、线段图或将拟定的数代入□,试一试结果是否成立;②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例如□-a =b,□=b+a 。
本节要求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并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教学建议】
题1 使用线段图来探究34、22、56之间的关系并用等式(相加、相减)来表示。
题2 “吃掉的是几”,是在线段图的帮助下解方程。引入时可以先展示一张绿叶,上面有完整的算式,一条小虫爬过并吃掉了算式中的数(一个算式中只吃掉了一个数)。提出问题,要小朋友把这些数补上去。这种缺数的算式有三种:
①缺一个加数
②缺减数
③缺被减数
对每一种带有□的等式都可用线段图表示。
例:
孩子们可以直接由线段图得出□=62-44,也可以由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出:
44+□=62
62-44=□
又如:
可以直接由线段图得出□=83-27,也可以由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出:
□+27=83
83-27=□
都可以看作为带有□的等式
62
44

44+□=62
83
27

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