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的规律
2、能熟练应用其规律解题
【自主学习】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 运动。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_________;g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___ ___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____ ;g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g值____ __。
但这些差异并不是太大,在通常计算中,地面附近的g取 m/s2,在粗略的计算中,g还可以取 m/s2。在课本必修1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按g=___________进行计算。
3、运动规律:由于其初速度为零,公式可简化为
vt= h = vt2 =2gh
二.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 -g的 运动。
3、处理方法:
⑴ 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来处理。
上升阶段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 -g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运动,下降阶段为 。要注意两个阶段运动的对称性。
⑵ 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视为 的运动
4、两个推论: ①上升的最大高度
②上升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
5、特殊规律:由于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逆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所以物体在通过同一段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 ,物体在通过同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 。
【典型例题】
例1: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例2:水滴由屋檐自由下落,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时0.2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窗台下沿距屋檐的高度。
例3:升降机以速度v=4.9m/s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竖直上升,升降机内的天花板上有一个螺丝帽突然松脱,脱离天花板。已知升降机天花板到其地板的高度为h=1.8m。求螺丝帽落到升降机地板所需时间。
例4:【实验】
(1)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器打下的纸带(局部):(相邻两点时间间隔0.02s,相邻两点距离x1=6.0mm,x2=9.8mm,x3=13.7mm,x4=17.7mm,x5=21.6mm,x6=25.6m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填表(单位:cm)
许多事实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实验获得自由落体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量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表示。
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其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计算中取___________m/s2,近似计算时,取___________ m/s2。
针对训练
1、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为30m ( http: / / www.21cnjy.com )/s,求: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段的时间;物体在2s末、4s末、6s末的速度及相对抛出点的高度。(g=10m/s2)
2、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m时,B球自距塔顶bm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求塔高。
3、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体下面挂一重物。在上升到12m高处系重物的绳子断了,从这时刻算起,重物落到地面的时间
4、某人站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用20 ( http: / / www.21cnjy.com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则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能力训练】
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是减速过程,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B 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
C 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 无论在上升过程、下落过程、最高点,物体的加速度都为g
2、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3、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向上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
C、在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度大小为零
D、到最高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改变
4、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粒小石子,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 D.根据两石子的质量的大小来决定
5、某同学身高1.8m,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 ( )
A.2m/s B.4m/s C.6m/s D.8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7、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度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8、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 ( http: / / www.21cnjy.com )=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
9、一根矩形杆的长1.4 ( http: / / www.21cnjy.com )5m,从某一高处作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矩形杆通过一个2m高的窗口用时0.3s.则矩形杆的下端的初始位置到窗台的高度差为多少 (g取10m/s2,窗口到地面的高度大于矩形杆的长)
10.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离地面75m高处从气球上掉落一个物体,结果气球便以加速度α=0.1m/s2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问物体落到地面时气球离地的高度为多少 g=10m/s2.
参考答案:
例1:解:上升阶段,由公式h1 =可得 =0.03s
下降阶段,由题意知h2=10m+0.45m=10.45m
由公式h2 =可得 =1.45s
t=t1+t2=1.48s
例2:解题过程:(1)设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
∵
∴ ∴
又∵ ∴ ∴
针对练习1、解:(1)
(2) ∴ 6s时已落地
2、解:对A球
对B球: ∴
∴
3、解:选向上为正方向,
∴t=2s
4、第一种情况:在上升阶段,设向上为正:
由 15=20t-5t2 ∴t=1s
第二种情况,在下落阶段,在抛出点上方。
由 ∴ t=3s
第三种情况,在下落阶段,在抛出点下方。
由 -15=20t-5t2 ∴
能力训练:
1、D 2、D 3、BD 4、C 5、B
6、解:设向上为正,
由公式 60=40t-5t2 ∴t1=2s t2=6s
7、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解:设向上为正,
由公式 v0=29.4m/s
∴t=29.4/9.8=3s ∴T=3+4=7s
8、解:设向上为正方向,
由公式 ∴
由公式 ∴ 方向向下
9、解:设向上为正,杆头到窗口时速度为
由公式 v0=10m/s
由公式 得 h=5m
10、解:设向上为正,
由公式 t=5s
由公式 h=51.25m
∴ H=75+51.25=126.25m
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
a. 什么是落体运动?试举例说明
b. 小实验:先将纸片由静止释放,再将该纸片揉成纸团由静止释放,观察纸片两次
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请你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同样的初始条件却产生了不同的运动?
c. 小实验:将纸团与粉笔头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
相同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两个物体谁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
d. 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内容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vt= 位移公式X= 速度与位移公式vt2= 写出以上公式的推导公式:
内容三:练习.某物体从高空自由落下,第3秒末的速度是多少?第3s内的位移是多少?
内容四:重力加速度值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 的赤道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 ,北极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 ,从书44页的表格中可以得出,随着纬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值 (填:增加或减小)。通常情况下g取 或 。
内容五:跟踪练习:(台湾06高考题)一只熊从19.66m深的井口掉到深井中,经过2秒落到井底,则此熊是什么颜色?
内容六: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落地时间是多少?
测反应速度
H1
H2
H
am
bm
A
B
15m
15m
15m
15m
60m
175m
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