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5 12: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第九课是第四单元的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泪尽”“南望”这两个动作的描写,体会遗民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生习已经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借助注释搐图感知古诗内容,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插图、关键词去找出古诗围绕着什么主题去写的,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重)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难)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在本课中,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将学、思、议相结合,确立读中悟,习中固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通过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学生主体地位。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五、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
2、导语引出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检查.
1.诗人简介,由学生向大家介绍,其他学生补充
2、解诗题,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题目意思
3.明诗意:
(1)听录音,给这道诗划分节奏(2)指名学生读出节奏感,师指导.(3)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4)依据文中注释,将词语意思填上,指名回答
(5)指名学生试着说说诗歌大意,教师相机指导
(三)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以下4个问题
1、诗的前两句,分别突出了黄河、华山的什么特点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此时此刻,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怎样的
3、面对如此壮丽的河山,你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怎样的情怀
4、读诗的后两句,你感受到诗人的总样心情呢 你从哪个字眼体会到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讨论完毕,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6.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南宋权贵、可怜的百姓、诗人陆游,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先构思,再举手发言.)
(五)当堂检测.
1、题型:填空和选择,诗歌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师生交流答案)
六、说教学反思
回顾今天的教学,我意识到我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整堂课前松后紧,导致后面当堂检测没有做到,课堂环节还不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
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小组合作时容易走神,今后针对此情况要更加注意。
我意识到我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还需要加强。大部分学生还不太会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犹豫不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教材的讲解不够清晰,或者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材的讲解,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我发现我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他们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建立更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听评课后的反思
听了主任和校长的建议,我也找到这堂课的一些缺点,一是小细节方面不够细致,个别词语解释不严谨,应该在备课时备准确,不能误导学生,所以后来我及时纠正了。二是避免说过多的口头语“对不对”之类的。三是课堂上不要随意走动,容易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态不好。四是不要重复学生答语,毫无意义。应该在一个学生作答以后,征求其他同学意见就行。五是板书要生动形象,本来书法是我的强项,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紧张,就没能写好,太匆忙,丢掉了亮点。
总之,这次听评课,我受益颇多,我会更加精进自己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