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宿州一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安徽宿州一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15 17:2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宿州一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白磷自燃 C.酒精挥发 D.干冰升华
2.下列最适宜充入膨化食品包装袋里的气体是(  )
A.氧气 B.甲烷 C.氮气 D.氢气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4.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H4 CO H2 C.CO CH4 H2 D.H2 CH4 CO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属于有机化合物 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黄金与黄铜 滴加稀盐酸
B 鉴别纯碱与烧碱 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
C 除去氮气中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鉴别羊毛织物和棉织品 分别点燃、闻气味
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l℃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t2℃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
8.右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9.一包生石灰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0:1 B.5:1 C.10:3 D.20:3
10.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氢氧化钙固体 CaO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 二氧化碳气体 H2O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收集
C NaOH溶液 K2CO3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D 碳酸钙固体 NaCl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都正确的是(   )
A.Fe3O4+4CO=3Fe+4C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铁
B.BaCl2+H2O+CO2═BaCO3↓+2HCl,用于制取透视检查胃肠的钡餐
C.Al3O2=3Al+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铝
D.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用于制取复合肥料
12.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
原NaCl溶液质量的1/4。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40% B.30% C.20% D.1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 + 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 +6O2 酶 6CO2 + 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6分)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成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铁红的化学式是 。
(2)FeSO4能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硫酸酸化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H4HCO3,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 。
(4)沉淀池中溶质有KCl、K2SO4、H2SO4,还含有 。
15.(5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G
(1)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炭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能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固)+2H2O+2NH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注: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固体,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①是Cu;②是Cu2O;③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NH3具有________性。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分)实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3)2、NaCl、Na2CO3、Na2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Ⅰ.初步探究
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现象如下:
【初步结论】(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2)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NaNO3 猜想二:NaNO3、Na2CO3
猜想三:NaNO3、NaCl  猜想四:NaNO3、Na2CO3、NaCl
【实验与结论】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一 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三不成立
二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评价】兴趣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溶液M中的溶质 (写化学式)。
(2)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