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小英雄雨来(节选)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管桦,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后做随军记者。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短篇小说集《山谷中》《三只火把》,诗集《儿童诗歌选》等。
作者简介
我会读
晋 絮 扭 姥 吧 塞
呜 哇 糠 栓 捆 绑
劫 毙 扒 尸
jìn xù niǔ lǎo bā sāi wū wā kānɡ shuān kǔn bǎnɡ jié bì bā shī
膊
劫
绸
扒
敌
尸
趁
慌
晋
炕
铅
晃
哩
栓
胳
jìn
kàng
qiān
lī
shuān
gē
bó
jié
chóu
bā
dí
shī
chèn
huāng
huàng
我会写
jìn
上部两竖平行,第二横长;下部“日”与上部对正。
bó
“月”横折钩直挺;右部写紧凑,“寸”写扁一些。
jié
笔画相互避让。“去”撇折往右上倾斜,“力”写得倾斜而不歪倒。
chèn
“走”平捺舒展,里面四撇间距均等。
huāng
右部笔画要紧凑,“芒”竖折处无点。
拧
nìng(拧脾气 )
níng(拧毛巾 )
nǐng(拧紧 )
多音字
炕( )
栓( )
拴( )
门栓
拴马
土炕
坑( )
泥坑
形近字
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枪栓: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趔趄: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词语解释
晌午——( )
中午
劫难——( )
灾难
商议
商量——( )
防备——( )
防范
近义词
撒谎——( )
温和——( )
柔软——( )
歪歪斜斜——( )
诚实
粗暴
僵硬
端端正正
反义词
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
段落划分
小英雄雨来
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课文中的主人公。
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说说这部分内容与后面故事的发展和突出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有什么关系?
前两部分内容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课文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雨来的游泳本领很高,为下文起到铺垫作用,也为后来写雨来在鬼子的枪口下机智逃脱埋下了伏笔。
课文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读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雨来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来比喻成小鸭子,再次证明他水性好;又与“露出”“抖” “抹” “吹” “望” “笑”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相得益彰,勾画出一个既机灵又调皮的孩子形象。
秋天,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的追赶跑了进来,藏到了水缸下面的洞里。雨来想跑到别的院子时被鬼子抓住了。
写雨来向妈妈要了块红布包书皮是伏笔,照应下文雨来“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鬼子发现雨来怀中的识字课本、雨来鼻子流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的那几行字上。
伏笔与照应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伏笔的作用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照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回应上文”。照应的作用是: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某种暗示。
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
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从上面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从描写扁鼻子军官的句子中,看到了雨来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这种描写叫做侧面描写。
同学们读课文说一说鬼子是怎样毒打雨来的,请你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
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拧、揪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鬼子是怎样毒打雨来的,请你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同学们说一说遭受了鬼子的毒打后,雨来是怎样做的?
“咬着牙”“没看见”说明了雨来的坚决,即使遭受毒打,他也绝对不会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雨来是多么坚强不屈啊!
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两部分,并结合全文说说雨来为什么是小英雄?
因为雨来非常热爱祖国,他把爱国的情怀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还是毒打,他始终不动摇。 所以,人们称他为“小英雄”。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这句话又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烘托出河岸上沉重、肃穆的气氛。看似写景,实际是在写人们的心情,烘托出乡亲们悲愤交加的心情。
同学们回想课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两次,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雨来对祖国的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智斗鬼子的故事。
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因为雨来非常热爱祖国,他把爱国的情怀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 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还是毒打,他始终不动摇。 所以,人们称他为“小英雄”。
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此处描写了芦花村优美的环境,一方面展示了雨来家乡美丽的风光,顺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另一方面为下文叙述雨来脱险埋下伏笔。 正是这还乡河的存在,雨来才练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领,而漫天飞舞的柳絮也为雨来脱险提供了帮助。
小英雄雨来
①游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念书
③掩护李大叔 ④与鬼子作斗争
⑤河沿上的枪声 ⑥雨来没有死
板书设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敌人勇敢斗争的故事,赞扬了雨来的机智、勇敢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主旨
一、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语。
( )的芦花 ( )地哭着
( )的浮云 ( )地看着
( )的眼睛 ( )地飞来
( )的芦苇 ( )地指着
( )的苇絮 ( )地叫着
柔软
呜呜
嗖嗖
红色
认真
明亮
黄绿
用力
雪白
嗷嗷
随堂练
二、比一比,组成词。
晋( ) 炕( ) 铅( )
恶( ) 抗( ) 沿( )
膊( ) 柜( ) 慌( )
傅( ) 拒( ) 谎( )
晋级
抗日
铅丝
恶心
炕头
河沿
胳膊
冰柜
慌张
谎言
拒绝
师傅
三、缩写句子。
1.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________________
2.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_________________
3.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辽阔的原野。
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照射着原野。
天上飘着白云。
雨来喜欢还乡河。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