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5 15:1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如图, 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扶梯 C.墙壁 D.天花板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撞到门柱反弹回来,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接力赛中, 运动员在交接棒时应尽量保持相对静止
C.炒菜时能闻到菜香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吸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 压强越小
3.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的手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手 D.绳子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考场内的气温约为 50℃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
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5m/s D.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 6m
5.在科学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图像表示科学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坐标和
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科学量及单位,可用来描述( )
第 1 页(共 19 页)
A.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物体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6.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运动到 O 点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小球的运动路径
将是( )
A.沿 OA 运动 B.沿 OB 运动 C.沿 OC 运动 D.沿 OD 运动
7.小明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的相关力学知识, 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图乙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水平行驶的汽车中, 竖直悬挂的小球突然向后摆,说明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D.图丁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 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8.如图是一只竹蜻蜓静止摆放在一个支柱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9 页)
A.此时的竹蜻蜓受力不平衡
B.竹蜻蜓受到的重力和支柱对竹蜻蜓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C.竹蜻蜓对支柱的压力和支柱对竹蜻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若不小心将竹蜻蜓一只翅膀摔断后,竹蜻蜓仍能在如图位置静止
9.如下图甲所示,物体甲重 30N,被 50N 的水平压力 F 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下图乙所
示,物体乙重 60N,在 40N 的水平拉力 F 乙作用下, 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
摩擦力 f 甲 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 F 乙分别是( )
A.f 甲=30N,f 乙=60N B.f 甲=30N,f 乙=40N
C.f 甲=50N,f 乙=60N D.f 甲=50N,f 乙=40N
10.如图所示,A.B 为两个弹簧秤,钩码重 G均为 5N,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 A.B
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N,0N B.5N,5N C.0N,5N D.5N,10N
11.如图,a 为水平输送带,b 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 判断中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19 页)
A.a 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a 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b 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
D.b 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
12.如图所示, 长方体木块 M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 m 放在木块 M 上而(两物体表面绝对光滑),
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 F 大于木块 M 受到的摩擦力
B.木块 m 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木块 M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 M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 F,木块 m 将向左滑出 M,落地后向左倾倒
13.如图所示, 小明用如图容器来做 ”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 ”的实验。则
下列现象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第 4 页(共 19 页)
A.
B.
C.
D.
14.如图所示, 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 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 B 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B.容器 A 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C.容器 C 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D.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二 、填空题(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 和 的性质, 即物体具有保持
原来 不变的性质。
16.瓯江畔的山体灯光秀与两江夜游,共同用光演绎温州的神奇山水、瓯秀人文景象, 打造了时
尚智慧的温州新印象。
(1)水中游船以它的倒影为参照物, 则游船是 的。(选填“静止 ”或“运动”)
(2)光技术的应用存在两面性。灯光秀项目也曾引起市民的热议, 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灯光秀
项目的是 。
A.丰富旅游资源, 带来经济利益
B.影响周围居民的夜晚睡眠质量
C.浪费电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
D.展示特色文化, 提升城市形象
E.打乱生物昼夜节律, 影响生长
17.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水滴在 A 点时的重力示意
图 。某同学为测出一滴水的重力进行了以下操作:先测出烧杯质量 M1 ,用胶头滴管将 n 滴水均匀滴到烧杯里, 再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 ,一滴水的重力为 。(用字
母表示)
第 5 页(共 19 页)
18.如图所示, 在 15N 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 木板 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 B 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则 B 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
填“左 ”或“右”),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9.如图所示,两长方体 A 和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重 10 牛,B 重 30 牛,已知 A 对 B 的压强与
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3∶2,则 A 与 B 的底面积之比为 。
三 、实验探究题(14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
(1)如图甲, 当轻质卡片平衡时,将卡片翻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
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2)如图乙, 小木块能保持静止状态,请分析原因: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_(“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小金想比较某两种品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第 6 页(共 19 页)
⑴将两种品牌的运动鞋各取一只,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它们的重力。小金观察到未悬挂重物时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2N,图乙是测量其中一只鞋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则鞋子的实际重力为
N;
⑵用弹簧测力计挂起较轻的那只鞋子,再向里面缓慢加入细沙,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悬挂较重
鞋子时的示数相同;
⑶在跑步机的传送带上按甲图摆放实验用品,将弹簧测力计正确调零后,其一端固定在跑步机上,
另一端钩住鞋子;
⑷启动跑步机, 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该示数 (选填“大
于 ”“等于 ”或 ”小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⑸换另一只鞋子,重复步骤(4),并记录数据:
⑹比较步骤⑷、⑸中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对应示数 (选填“较大 ”或 ”较小”)的鞋
子防滑性能好;
⑺如果在步骤(4)中提高传送带速度, 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 其示数与低速时相比
将 。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22.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1)图甲中,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Ff= N.
第 7 页(共 19 页)
(2)加速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木块从图甲中的位置运动到图乙中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木块 对桌面的压力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
小 ”或“不变 ”).
四 、解答题(1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1/6.若一
个身着装备的航天员达到月球表面, 月球对他的引力约为 150N,则
(1)这个宇航员在地球上,地球对他的引力约为多少牛
(2)这位宇航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约为多少? ( g 地取 10N/kg)
24.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 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时 15 分,
当到达 B 地时, 钟表娃示为 10 时 45 分。求:
(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是多少?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5. “五一 ”节, 小金同学一家去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
观光车,该车的整车质量为 400 千克。 (g=10N/Kg)
(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 200 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05 米 2 ,则观光车静止时对
第 8 页(共 19 页)
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若当质量为 50 千克的人驾驶该电动观光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电动观光车受到的阻
力为总重的 0.2 倍, 则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
(3)从环保角度分析, 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写一条即可)
第 9 页(共 19 页)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B
【解析】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 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是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
相对扶梯是静止的.
故选 B.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
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2.C
【解析】解:A.足球撞到门柱反弹回来, 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这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
动状态,故 A 正确;
B、接力赛中, 运动员之间的相对位置应该保持不变,这样才能更好的交接棒,所以应尽量保持
相对静止, 故 B 正确;
C、炒菜能闻到菜香味, 这是扩散现象,扩散表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 C 错误;
D、吸油烟机工作时是增大空气流动速度,压强减小,油烟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进油烟机排出,
故 D 正确.
故选 C.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该选项;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 10 页(共 19 页)
(4)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D
【解析】解: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
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 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4.B
【解析】解:
A.考场内的气温约为 30℃ , A 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0.05kg,其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B 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C 不符合实际;
D、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 3m,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根据已掌握的对物理量数值的估计经验或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进行推理进行判断.
5.B
【解析】图中直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A.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弹簧在不受拉力时是有一定长度的, 不是从 0 开始, A
错误;
B.物体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用公式 G=mg 表示, 成正比关系, B 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变速度不变,不符合图示图像, C
错误;
D.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 不符合
图示图像, D 错误。
6.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分析判断。
第 11 页(共 19 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小球运动到 O 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沿 OD 方向。若此时所有外力消失, 那么它将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即沿 OD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
7.C
【解析】(1)根据对重力方向的应用判断;
(2)(3)根据惯性的知识判断;
(4)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A.图甲中,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 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水平行驶的汽车中,由于惯性,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当竖直悬挂的小球突然向后摆时,
说明汽车的速度大于小球的速度,即说明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D 正确不
合题意。
故选 C。
8.C
【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根据重心的影响因素判断。
A.竹蜻蜓在支柱上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故 A 错误;
B.竹蜻蜓的重力和支柱对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肯定在同一直线上,故 B 错误;
C.竹蜻蜓对支柱的压力和支柱对竹蜻蜓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和同一直线上, 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 C 正确;
D.若不小心将竹蜻蜓一只翅膀摔断后,它的重心的位置会发生改变, 此时竹蜻蜓不能在如图位置
静止, 故 D 错误。
第 12 页(共 19 页)
故选 C。
9.B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
如 a 图所示,甲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重力与墙壁对它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则
f 甲=G 甲=30N;
如图 b 所示,物体乙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 则 f 乙=F
乙=40N。
故 B 正确, 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0.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拉力的大小。
A: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左边的拉力和右边的拉力相互平衡, 即二者大小相等。
因为右边拉力等于 5N,所以左边挂钩上受到的拉力为 5N,即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B:当测力计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受到的拉力由钩码的重力产生, 即拉力为 5N,因此测力
计的示数为 5N。
故 B 正确, 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1.C
【解析】水平传送带上的 a 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关系,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 故 A.B 错误; 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b 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因此会受到斜向 上的摩擦力,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C。
12.D
【解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 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
(4)根据惯性知识判断木块 m 的运动状态。
A.因为 M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拉力 F 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 A 错误;
B.木块 m 和 M 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不具备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故 B 错误;
第 13 页(共 19 页)
C.地面对木块 M 的支持力等于两个木块的重力之和,即支持力大于 M 的重力,那么它们不是平衡
力, 故 C 错误;
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 F,木块 M 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而 m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匀速状态,继续 向前运动; 当它落地后由于受到地面阻力, m 的下面速度减小, 而上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因此向左倾倒, 故 D 正确。
故选 D。
13.D
【解析】 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深度相同
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A.两边都是酒精, 密度相同,左边深度大于右边, 所以橡皮模向右凸, 故 A 错误;
B.左边液体密度大于右边,深度也大于右边, 所以橡皮模向右凸, 故 B 错误;
C.左边液体密度大于右边,深度也大于右边, 所以橡皮模向右凸, 故 C 错误;
D.左边液体密度大于右边,右边深度大于左边,所以两边压强可能相等,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14.D
【解析】由图知, 容器的形状不同, 但高度相同, 里面装满了同一种液体, 根据 p= ρgh,四个
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故选 D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与容器形状无关。
二 、填空题(30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运动状态
【解析】根据惯性的定义解答。
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
16.(1)静止
(2)A;D
【解析】(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则它是运动的;否则, 它就是静止的。
(2)凡是描述的是灯光秀的优点的就是正确选项。
第 14 页(共 19 页)
【解答】(1)水中游船以它的倒影为参照物, 它相对倒影的位置保持不变, 则游船是静止的。
(2)A.丰富旅游资源, 带来经济利益, 描述的灯光秀的优点,故 A 正确;
B.影响周围居民的夜晚睡眠质量,描述的灯光秀的缺点, 故 B 错误;
C.浪费电资源, 不利于节能减排,描述的灯光秀的缺点, 故 C 错误;
D.展示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描述的灯光秀的优点, 故 D 正确;
E.打乱生物昼夜节律,影响生长,描述的灯光秀的缺点, 故 E 错误。
故选 AD。
(
17.
) (
;
)(M2 M1)g
n
【解析】(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实就是沿着地球半径的方向,指向地心, 据此完全重力示
意图;
(2)前后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 n 滴水的总质量,根据 G=mg 计算出水的重力,最后再除以水的滴
数就是一滴水的重力。
(1)重力作用在水滴的重心上;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实就是沿着地球半径的方向, 指向地
心,如下图所示:
(2)水滴的总质量为: m 总=M2-M1;
水滴的总重力: G 总=m 总 g=(M2-M1 )g;
一滴水的重力为: m = 。
18.右; 12
【解析】物体 B 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其所受
摩擦力的方向.
对 A 进行受力分析, 再进一步确定地面对 A 的摩擦力大小.
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则弹簧测力计对 B 的拉力为 3N,方向向左; B 水平方向上受拉力 第 15 页(共 19 页)
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 3N;摩擦
力水平向右;
以 A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 15N,同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物体 B 对它的摩擦力,
二者之和为 15N,
所以地面对物体 A 的摩擦力为 15N-3N=12N.
故答案为: 右; 12.
19.1∶6
【解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F=G,由压强公式列出 A 和 B 底面积的表达式, 又已知压强关系,
可求出两物体的面积之比。
由 p=S (F)=S (G),可知 A 的底面积为 SA= P (G)A (A) 、SB=GP B (A+)GB,所以 A 与 B 的底面积之比: SB (SA)=
GA
GB =GGB ×P (P)A (B)=10N (1)30 (N)N ×3 (2)=6 (1)。
PB
故答案为: 1:6。
三 、实验探究题(14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1)同一直线上
(2)有摩擦力
(3)不变
【解析】(1)分析影响二力平衡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当左右两边的砝码质量不同时, 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不同,于是木块有向一侧运动的
趋势, 那么木块会受到静摩擦力,此时两个拉力和静摩擦力平衡, 木块也能保持静止状态。
(3)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据此分析解答。
(1)如图甲, 当轻质卡片平衡时,将卡片翻转一个角度, 此时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了, 松
手后卡片不能平衡, 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如图乙, 小木块能保持静止状态,原因为:有摩擦力;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的现象, 可以得
第 16 页(共 19 页)
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2.2;等于;较大; 不变
【解析】
(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零;物体 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2)当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构成平衡力,这样读出拉力的大小, 就可以知道
摩擦力的大小了;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
摩擦力越大;
(4)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与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 一个小格代表 0.2N,即分度值是 0.2N;弹簧 测力计的指针在 2N 下两小格处,示数为 2.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4N,就说明了弹簧测力计
的挂钩受到了 2.4N 的拉力,但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2N,鞋子的实际重力
G = 2.4N 0.2N = 2.2N。
(4)当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摩擦力和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的大小;
(6)由题中信息知,两只鞋子压力相同, 则鞋底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拉力示数较大的鞋子
防滑性能更好;
(7)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当提高传送带速度, 其滑动摩擦力与低速时相比将不变。
故答案为:(1)2.2;(4)等于;(6)较大;(7)不变。
22.(1)2.4
(2)不变;不变
【解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
第 17 页(共 19 页)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进行测力计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2)物体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
的压力等于物重;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1)由图甲知, 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2.4N;由于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拉力 f=F=2.4N;(2)实验中有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使 木块从图中的位置运动到图乙中的位置,在此过程中,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答案为:(1)2.4;(2)不变; 不变.
四 、解答题(1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G 地=150N×6=900N
(2)m=G 地/g=900N/(10N/kg)=90kg
【解析】(1)根据公式 G 地=6G 月计算地球对宇航员的引力;
(2)根据公式m = g (G地)计算宇航员连通装备的质量。
24.(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所用的时间为:10 时 45 分-10 时 15 分=30 分=0.5 时;
(2)由交通指示片上的显示的距离可知, A 地到 B 地通过的路程为 120km-70km=50km,所用时间
为 0.5 时,
所以轿车运动的速度为: v=s/t=50 千米/0.5 时=100 千米/时;
(3)B 地距南宁有 70 千米,轿车以 100 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所需的时间为:t=s/v=70 千米/100
千米/时=0.7 时=42 分。
【解析】(1)由到达 B 地时的钟表示数与 A 地时的钟表示数可知,两者的差即是 A 地到 B 地所用
的时间;
(2)由公式 v=s/t 可求出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3)根据公式 t=s/v 可求出 B 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
25.(1)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200kg+400kg) ×10N/kg=6000N;
则车对地面的压强:p = S (F) = 0 (6)05m2 (000N) = 120000pa。
(2)G 总=4500N,F=f=0.2G=900N
第 18 页(共 19 页)
(3)不燃烧化石燃料, 无尾气排放 噪声小 (合理均可)
【解析】(1)首先根据 F=G=mg 计算出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p = 计算出车对地面的压强;
(2)首先根据 f=0.2G 计算出车受到的阻力, 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车受到的牵引力;
(3)可从节约能源、是否有尾气排放和噪声大小等方面解答。
第 19 页(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