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的空间距离不过几百公里,彼此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出现了大于印加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差别。这一观点强调( )
A.农耕生活决定文明差异 B.相互借鉴推动文明进步
C.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 D.人类活动影响文明取向
2.下文是古希腊地理学家施特拉博(公元前64—公元23年)对当时埃及北部一个港口城市的描述。该城市( )
在这座城市中充满了公共性和神圣性的建筑,但其中最壮美的要数体育馆了……(城市)中央是法院与小树林……这座城市包括最美的公共区域以及皇家宫殿……博物馆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建有一条公共走道,半圆式露天建筑中的座椅,方便人们彼此交流谈话,还有一间大屋子充当博物馆内研究者们的公共休息室
A.体现区域文明的交融 B.呈现北非君主专制特色
C.表明埃及经济的发达 D.说明非洲文化开放包容
3.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人在生活中保有相互嘲讽与咒骂的传统,公共场合互相争吵随处可见。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裁判官对涉及名誉与尊严的侵辱行为进行限制;公元3世纪,国家对名誉尊严的侵辱行为进行的深入管制。罗马帝国的举措旨在( )
A.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B.完善罗马法律体系
C.严格贯彻自然法精神 D.构建社会公序良俗
4.苏美尔人十分注意对天文的观察,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以月的盈亏把两次新月出现的间隔时间作为一月,每月29天或30天,一年为12个月,其中6个月各为29天,另6个月各为30天,一年共354天。据此可知苏美尔人的历法( )
A.受尼罗河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顺应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
C.是印度河流域辉煌的文化成就 D.适应海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5.“公元前3100年左右,这里就已经初步实现了统一。人们还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创造了这些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
A.两河文明 B.爱琴海文明 C.印度河文明 D.尼罗河文明
6.西方谚语说:“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该谚语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交通发达 B.罗马文化广泛传播
C.罗马帝国暴力统治 D.在罗马的外国人多
7.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西亚北非地区的埃及新王国、赫梯、中亚述王国等在其国王铭文中,自视为独一的世界中心,倾向于强调其无远弗届,而在它们的在外交书信和条约等双边文献中,承认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君主互称“兄弟”。这反映出( )
A.本土文化与异质文明的交融 B.帝国理念与现实政治的差异
C.国家内政和对外交往的统一 D.世界帝国与区域强国的分合
8.阿斯兰遗址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第VI期早段(公元前3400—前3000年)发掘出大型建筑群,被过道分为两部分,各有一座小型神庙和多个储藏室、庭院、走廊、行政管理场所和贵族居室等,过道等位置残存有精美的壁画装饰。这可用来研究( )
A.早期国家演变进程 B.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C.区域文明交流状况 D.商业贸易发展水平
9.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的赋税主要由各行省提供,各行省又根据具体情况来提供不同的税额和税种,有些地方缴纳金银货币,有些地方进贡牛、羊、马匹等动物。这说明当时波斯帝国( )
A.税收政策较为灵活 B.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C.地方税收负担繁重 D.国家治理依赖行省制
10.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公元前107年左古,罗马通过改革使公民兵制变成了职业兵制,服役的士兵不从事生产,领国家军饷,服役期至少长达16年。兵制改革促使古罗马( )
A.城邦日益分崩离析 B.军队的战斗力弱化
C.共和制向帝制转变 D.公民政治地位提升
11.有学者研究称:希腊化时代的斯多葛学派创造了以普世历史观念为特征的希腊主义,不但成为罗马和希腊思想的重要交融点,而且还是罗马冲破城邦束缚和统一地中海的强大精神武器。对该学者研究成果解读合理的是( )
A.文化交流推动区域文化的统一 B.罗马城邦成为希腊化世界中心
C.文化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D.古典哲学催生西方的普世观念
12.公元前32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用木板做成的实心轮,从而推动车辆运输的出现,随后,分别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又将实心轮改为轻便的轮辐,使其在战场上发挥极大效能。这反映出( )
A.两河流域文明发展领先世界 B.区域间的交流推动文明进步
C.战争推动了早期文明的交流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13.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前,在古埃及城邦希拉孔波利斯第100号墓的壁画上,描绘有一位男性用双臂分别与两头站立的狮子做搏击状,这一绘画主题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地区文明特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亚非之间已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 B.这些地区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C.古埃及受到古巴比伦王国的影响 D.文化的交流改变了古埃及的历史进程
14.乌鲁克是苏美尔地区的一个城市,在该城市的神殿废墟中出土了一个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大理石花瓶。花瓶瓶身的图案从下到上依次是:象征水的波浪线、大麦麦穗和椰枣、绵羊、端着器物的男子队伍、丰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由此可推知,当时的乌鲁克( )
A.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B.民众生活富足
C.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 D.官僚体系完善
15.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受到《荷马史诗》启发,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 )
①奥林匹亚赛会在古希腊史失去重要地位
②只有借助文献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③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④考古发现与口述史料互证探究历史真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
——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文明进行简要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流士一世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使得波斯帝国的版图范围扩至东起印度河流域,北至中亚,西达爱琴海周围。在这个大帝国中,大流士一世居于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上,自称“众王之王”“伟大的王”,掌握着全国的军事、政治、财政和司法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与一般人相区别,他穿着特制的绛红色袍服,头戴高高的王冠,腰系金质腰带。最显贵的波斯高级官吏也是禁止穿戴这种衣冠的。作为最尊贵的国王,一切人都必须向他叩拜,甚至连坐在御座前的亲信大臣也被用帷幔同国王坐的地方隔开。
——摘编自卢苇《波斯帝国》
材料二: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流士一世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征服所存在不足,结合所学简析后来罗马帝国陷入危机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国王大流士如此宣布他的权威:“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王、各省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门宗室。”在列举了他统治下的地区后,他接着宣布,“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遵行不误”。“对于上述地区的居民,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摘编自李铁匠《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材料二 波斯帝国维持着庞大的税收体系和复杂的实物分配系统,类似财政大臣的地位也极其显赫,但是,至少就中央政府而论,从官职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如持矛者、执盾者、战车驭手等都属于直接为国王服务的人员,很难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职能联系起来。除财政大臣外,哪个部门负责人事任免?哪个部门负责官员的监察和弹劾?哪个部门负责接待外来使节?又有哪个部门专门负责军队的供应与调遣?这些臣僚的权力和影响,很多时候不具体决定于他们担任的职位,而决定于他们与国王个人的私人关系。如果他们偶然拥有了某种重要权力,那是因为当时国王任命了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担任着某种职务。即使在军队系统中,除经常谈及的充任国王禁卫军的不死队外,也难说有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
——摘编自晏绍祥《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波斯国王大流土讲话的主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特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这说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如果一定要讲究文化的“纯正性”,那么反而会因世世代代近亲交配而有退化淘汰之虞。今日世界在急剧地缩小,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扩张的两种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扩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三大帝国,并总结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埃及与两河流域之间虽然空间地理距离并不太远,但埃及所处的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地理环境差异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在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文明文明取向,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农耕生活,且决定的说法不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两地文明之间的差异,并不是相互借鉴,排除B项;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区域地理环境相似,不能体现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且塑造也不对,可以说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公共性和神圣性的建筑”和“博物馆内研究者们的公共休息室”可知,这座城市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类似古希腊地区,体现区域文明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域文明的交融,并没有讲述北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讲述当时埃及北部一个港口城市的建筑风格,并没有讲述埃及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只是讲述埃及北部一个港口城市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中存在相互嘲讽与咒骂、公共场合互相争吵等不良现象,这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好风气的形成。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裁判官对涉及名誉与尊严的侵辱行为进行限制,到公元3世纪国家对这类行为进行深入管制,其举措旨在构建社会公序良俗,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D项正确;这些举措主要是针对不良的行为,限制公民个人自由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此时罗马法还未形成体系,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自然法精神通常指的是普遍、永恒和不可更改的原则,如正义、公平、理性等。而题干中描述的是对具体行为的限制,与自然法精神的核心内容不完全吻合,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其重视对天文的观察,所以苏美尔人的历法顺应西亚地区农业发展需要,B项正确;苏美尔人不是生活在尼罗河和印度河地区,排除AC项;海外贸易发展属于古希腊文明的内容,与苏美尔人的活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所学知识,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创造了这些古代文明成就的是尼罗河文明,D项正确;材料中的文明成就是尼罗河文明,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不属于两河文明、爱琴海文明和印度洋文明,排除AB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统治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罗马在其统治地区推行罗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区接受罗马的文化,“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因此,上述谚语实际上反映了罗马对其统治地区的文化渗透,B项正确;该谚语说明了罗马文化广泛传播,与罗马帝国交通发达无关,排除A项;该谚语说明了罗马文化广泛传播,未体现罗马帝国暴力统治,排除C项;该谚语说明了罗马文化广泛传播,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题意可知,埃及新王国、赫梯、亚述等国都自视自己为独一的世界中心,但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也和其他国家承认彼此间的平等地位,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文明的交融,更不是国家内政和外交的统一,排除AC项;他们承认彼此间的平等地位,所以并不能说明世界帝国与区域强国之间的分合,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400—前3000年(西亚)。材料中的信息有大型建筑、神庙、行政管理场、贵族居室等,可以看出当时已有比较强大的组织能力、阶级分化等国家形态的特征,可以用来研究早期国家演变进程,A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的关系仅通过神庙无法进行判断,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阿斯兰遗址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往或贸易活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建筑群及其内部设施,与商业贸易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税额税种征收,体现了帝国税收政策较为灵活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无法得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税收的具体数目,无法得出负担繁重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的是波斯帝国对地方行省的赋税政策,并不是强调行省制对帝国治理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由材料可知,罗马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士兵成为职业军人,统一配备武器装备,发放报酬,这使得执政官军事权力极大增强,推动共和制向帝制转变,C项正确;公元前107年左古的罗马已经不是城邦制,排除A项;以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军队战斗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公民政治地位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罗马继承希腊文明成果,并运用希腊化文明成果开创了罗马文明新时代,体现了文化交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区域文化的统一”,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希腊化时期文化中心集中在欧亚非交界之地,排除B项;古典哲学与希腊化时代哲学有承继关系,并非同一概念,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发明了车轮,之后,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又对这一发明进行了改进,表明区域间的交流推动文明进步,B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发明了车轮,随后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又对这一发明进行了改进,只能说明两河流域在此领域得到了发展,并不能说明两河流域文明发展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车轮在战场上作用增强,未涉及战争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排除C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不是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西亚)。据材料“在古埃及城邦希拉孔波利斯第100号墓的壁画上,描绘有一位男性用双臂分别与两头站立的狮子做搏击状”“这一绘画主题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地区文明特色”可知,两河流域的文化影响了古埃及的文化,反映了亚非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似之处,没有涉及文明的多元特点,排除B项;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时间在公元前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埃及的笔画对古埃及历史进程的影响,D项夸大了文化交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可知,花瓶瓶身的图案包括丰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说明当时的乌鲁克出现艺术活动和宗教活动,反映了当时的乌鲁克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古希腊文明等相关内容,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花瓶瓶身图案的描绘,不能说明民众生活富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乌鲁克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未涉及官僚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受到《荷马史诗》启发,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可知,考古发现与《荷马史诗》的记载形成了印证,改变了人们对古代希腊文明史的认识,所以③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奥林匹斯赛会在古希腊的地位,且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②夸大了文献的作用,考古发现页是接近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分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解读:大河文明集中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海洋文明多散布于三面环海的半岛和一些靠近陆地的沿海岛屿;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海洋文明的工商业经济地位较高;大河流域一般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海洋文明的政治模式相对多元。(地理特点、经济形态和政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解读两个即可)。
(2)特点: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文明交流方式多样;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交往领域全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文明交往具有双向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得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据材料“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得出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解读:结合所学知识,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地理特点、经济形态和政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解读,得出大河文明集中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海洋文明多散布于三面环海的半岛和一些靠近陆地的沿海岛屿;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海洋文明的工商业经济地位较高;大河流域一般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海洋文明的政治模式相对多元。(地理特点、经济形态和政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解读两个即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从国家和政策层面分析,得出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据材料“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得出文明交流方式多样。根据所学知识,从交往时间来看,古代跨区域文明始终存在联系 和影响,总体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扩大;从交往范围看,伴随着宗教传播、政府战争以及丝绸之路等商业贸易,得出交往领域全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从交往过程来看,文明交往具有双向性。
17.(1)特点:实行君主专制;君权至上,君位独尊;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答出两点即可)
(2)不足:征服的主要是城市,内部整合不够。
原因: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也逐渐增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答蛮族从各方面侵入也可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波斯)。据材料一“大流士一世居于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上,自称‘众王之王’‘伟大的王’,掌握着全国的军事、政治、财政和司法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知,实行君主专制;据材料一“ 为了与一般人相区别,他穿着特制的绛红色袍服,头戴高高的王冠,腰系金质腰带。最显贵的波斯高级官吏也是禁止穿戴这种衣冠的。作为最尊贵的国王,一切人都必须向他叩拜,甚至连坐在御座前的亲信大臣也被用帷幔同国王坐的地方隔开”可知,君权至上,君位独尊;据材料一“流士一世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使得波斯帝国的版图范围扩至东起印度河流域,北至中亚,西达爱琴海周围”可知,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
(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罗马)。第一小问是不足,据材料二“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可知,征服的主要是城市,内部整合不够。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也逐渐增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的角度分析。
18.(1)主旨:宣布王权神授,不受侵犯;自己是波斯世袭与合法的王;统治区域内的所有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王的命令。
(2)特点:国王是政权的核心;中央财政大臣地位突出;中央机构分工不明确;行省长官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和制约。(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主旨:根据材料“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得出宣布王权神授,不受侵犯;根据材料“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王、各省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门宗室。”得出自己是波斯世袭与合法的王;根据材料“对于上述地区的居民,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得出统治区域内的所有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王的命令。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特点:根据材料“从官职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如持矛者、执盾者、战车驭手等都属于直接为国王服务的人员,很难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职能联系起来。”得出国王是政权的核心;根据材料“波斯帝国维持着庞大的税收体系和复杂的实物分配系统,类似财政大臣的地位也极其显赫,”得出中央财政大臣地位突出;根据材料“除财政大臣外,哪个部门负责人事任免?哪个部门负责官员的监察和弹劾?哪个部门负责接待外来使节?又有哪个部门专门负责军队的供应与调遣?这些臣僚的权力和影响,很多时候不具体决定于他们担任的职位,”得出中央机构分工不明确;根据材料“即使在军队系统中,除经常谈及的充任国王禁卫军的不死队外,也难说有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行省长官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和制约。
19.(1)方式:商路贸易;战争。认识:无论是和平的商路贸易还是战争,都推动了文明的扩张,有利于各地文明的交流交往。
(2)三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意义:有利于文明成果的保留和传承;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详解】(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第一问,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得出战争方式。根据材料“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得出商路贸易。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无论是商路贸易还是战争,都推动了文明的扩张,有利于各地文明的交流交往。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第一问,根据材料“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得出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文明成果的保留和传承,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