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变形记》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揣摩小说中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关注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思考小说荒诞故事背后的象征寓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小说通过荒诞、变形表现真实生活的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卡夫卡的父亲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终身未婚,41岁死于肺病。
你从图片中看出了一个快乐还是忧郁的卡夫卡?
巴尔扎克说:“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
卡夫卡说:“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卡夫卡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摩登时代》
《雇佣人生》
社会的变形:把人当成了物,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受到物质的挑战,人等同于机器。
从选文部分来看,变形前的格里高尔是个怎样的人?
对工作:
不喜欢,但认真负责,谨小慎微
对家庭:
勇于承担债务,孝顺父母,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
对自己:
渴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接受,渴望自由
格里高尔变形以后,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大甲虫?
虫形人心
外在特征:
外表丑陋、行动不便、身体脆弱、失去语言能力
人际关系:
失去劳动能力,因而为家人所厌弃
心理世界:
焦虑、顺从……
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成甲壳虫?
社会:
人情淡漠、缺少信任、利益至上
家庭:
家庭负债、亲情冷漠
个人:
地位低微、独自养家、不堪负荷、心理苦闷……
“人不如虫”:金钱为贵,亲情为贱。
为什么作者会让格里高尔会变成甲壳虫,而不是一只蝴蝶?
表面坚硬——内里软弱
甲壳——沉重的负担,隔阂
人的“异化”?
在环境的压力或外物的诱惑下,人的本性失落,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甚至走向兽性,不能再作为真正的自由的人而存在。
除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名的儿子变成促织之外,课文中其它人物是否还存在某种变形?
成名
——蠹书虫(书虫)(只知埋头苦读的人)
贪官污吏
——蛀虫、吸血虫、害人虫
皇帝
——糊涂虫
格里高尔亲人
——寄生虫
协理
——应声虫
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没有可能遇到变形异化的情况?
进化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米开朗基罗传》
是不是所有的改变的是“变异”?
为了生存,家人只好打工挣钱,并且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原来一直爱着他的妹妹终于提出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老师认为《变形记》的人物命运过于悲惨,将“变成甲壳虫”的虚构情节改为“格里高尔”生了重病,因而错过了火车。
作为读者,你是否赞同上面的改编?
小说的虚构超越了生活日常状态,展示生活本质的真实,更能形成曲折变化的情节,更能表现尖锐对立的冲突,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更能彰显小说的主题思想,更能体现作品的想象力,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思考。
人突然变成甲虫,小说情节荒诞,读完又觉得真实可信,你试着用怎样“小说的真实”相关知识来理解这一现象?(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情节分析)
小说的真实:
①细节的真实:
准确、细致的环境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使人物如在眼前。
②逻辑的真实:
故事情节的发展要令人信服;人物言行心理要符合小说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角色。
③情感的真实:
小说的思想感情要与读者的情感体验一致,唤醒读者的情感体验。
④材料的真实:
能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小说故事、小说人物的原型故事、原型人物。
甲虫的壳、腿、肚子、翻身、开门等细节描写是符合甲虫的习性
①丑陋: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1
②笨拙:……它们不停地做着许多动作,控制不住。——9
……它只能十分缓慢地移动——11
……把他从床上慢慢撬起来——14
③脆弱:……一种棕色的液体从嘴巴里流了出来 —— 23
身上的那一侧擦得满是伤痕,在洁白的门上留下难看的斑痕。 ——29
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淋漓。 —— 29
④失语:……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7
“您二位听懂他哪怕一句话了吗?”协理问父母 ——21
P28.她低下头,像是要仔细看看格里高尔,却身与愿违,没命地往后逃离,忘了背后是摆好餐具的桌子。当她退到桌边时,神不守舍地一屁股坐了下去。她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旁边满满的一大壶咖啡被碰倒了,咖啡正咕嘟咕嘟地往地毯上流淌。
P29.你看,他不亲自去追协理,或者至少不妨碍格里高尔去追,却用右手拿起协理连同大衣和帽子一起遗忘在椅子上的手杖,左手从桌上拿过一份大开面报纸,一边跺着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弄堂与楼梯间之间刮起一股强劲的穿堂风,窗帘飘了起来,桌子上的报纸沙沙作响,有几张被吹落到地上。
P25.桌子上摆着很多早餐餐具,因为对父亲来说早餐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他一边吃,一边翻阅报纸,要花好几个钟头。
故事情节的发展令人信服
P24.随即看见协理本人就站在门边最近的地方,一只手紧紧捂住他张开的嘴巴,一步步向后退去,仿佛有一股看不见的、均匀地向前推进的力量在驱赶着。他母亲——她起床后还没来得及梳洗,尽管有协理在场,仍顶着一头高高耸起的乱发站在那里——先是合着双手看着父亲,而后朝格里高尔走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衣裙在她四周摊了开来,头垂在胸前,脸完全埋在里面。
亲人的态度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逻辑的。
在学校戏剧节上,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从《促织》和《变形记》中选择一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现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你建议选择《促织》还是《变形记》呢?
在学校戏剧节上,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从《促织》和《变形记》中选择一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现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你建议选择《促织》还是《变形记》呢?
推荐《变形记》理由:
①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深刻揭示人物心境和处境
②主旨更残酷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人际关系紧张、渐渐丧失自我
任务三:搬上舞台,表现变形
在学校戏剧节上,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从《促织》和《变形记》中选择一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现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你建议选择《促织》还是《变形记》呢?
推荐理由:
①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
②动作描写具有表现力
③大团圆式的结局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