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16: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该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左盘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零刻度线损坏则将无法完成测量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触碰烧杯壁和底部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视线始终要与液面的上边缘平齐
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在称物体质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称量时,向砝码盘中加砝码的顺序是由小到大
3、一般来说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体积变小 B.物体密度变小 C.物体质量变大 D.物体没有任何变化
4、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下图是本次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这样推测主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具有相同的(  )
A.面积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5、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比是3∶2,体积之比是1∶3,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下列数字后面添上恰当的单位:
(1)海水密度约为1.03___________;
(2)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5___________;
(3)一只注射器容积为20___________;
(4)氧气的密度是 1.43___________。
2、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如下图天平平衡后,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3、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该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接着他测出石块的体积为20.0mL,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用量筒测某一液体的体积,如图1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用图2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
5、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用______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调节______,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小珠在根雕展上看到一个实心香樟木雕刻成的作品,重4t。
(1)小珠找来一个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小球,测得质量为4.8g,体积为6cm3,请问香樟木的密度是多大?
(2)该根雕作品的总体积是多少m3?
(3)小珠家也有一个香樟木摆件,如图所示,测得质量为1.5kg,体积为2dm3,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摆件是实心还是空心?
2、容积为1000cm3的容器中装满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水蒸发了500cm3,称得容器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1=710g;小飞将一个铝球放入剩余盐水中,铝球浸没且有120g盐水溢出;待盐水溢完后擦干容器壁,称得容器、铝球和盐水的总质量m2=1400g。已知ρ铝=2.7×103kg/m3,则:
(1)蒸发了水的质量是多少?
(2)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3)判断小飞的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请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3、有一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是25cm3,求:(ρ铜=8.9g/cm3)
(1)通过计算判断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若为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ρ水=1.0g/cm3)
4、纯牛奶的密度为,小丽很想知道她每天上午喝的盒装学生奶是不是纯牛奶,于是她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操作: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330 g,喝完牛奶后称得空牛奶盒的质量是32 g,然后仔细观察牛奶盒,发现盒装牛奶的净含量是250 mL.
(1)小丽每天喝的盒装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2)请你分析小丽所测牛奶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还是偏小?
5、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为400g,放入一个质量为130g的小金属块,当金属块沉入杯底后,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470g。(已知ρ金属块=2.6×103kg/m3)
(1)求金属块的体积;
(2)求溢出液体的质量;
(3)求该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想要测量黄豆的密度,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进行天平平衡调节,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为了测量黄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横梁标尺上的示数如丙图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4)把36g黄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黄豆的总质量为137.2g,根据数据可求出黄豆的体积为_______cm3;
(5)由以上数据计算出这种黄豆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6)由于黄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黄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a)中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a)中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偏大/偏小);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b)中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b)中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b)中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己知水的密度为)。
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0”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如甲图所示,并记录。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
步骤四: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并记录。
步骤五:根据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待测盐水的密度,并记录。
(1)请根据以上信息将表格中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g·cm-3)
______ 124 ______ 30 ______
(2)小华同学测量相同待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两位同学测出的盐水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使用天平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A错误;
B.使用刻度尺时,零刻度线损坏,可将物体的左侧与其它刻度线对齐,仍能完成测量,故B错误;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所测温度会有偏差,故C正确;
D.作用量筒测量液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下边缘保持水平,而不是液面的上边缘持平,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天平调节平衡时,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所以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故A错误;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损坏天平,故B正确;
C.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
D.称量时,向砝码盘中加砝码的顺序应由大到小,这样方便调换砝码,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一般来说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质量不变,物体体积变大,而密度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BD.由图可知,完整面具和残片的面积、体积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和残片的密度相同,故D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C.完整面具和残片的密度相同,体积不同,根据m=ρV可得到完整面具和残片的质量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由题意可知
根据可知,两者的密度之比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 g/cm3 mg mL kg/m3
【详解】
(1)[1]海水的密度为
ρ海水=1.03×103kg/m3=1.03g/cm3
(2)[2]一般邮票的质量在30mg~100mg之间,所以这张邮票的质量为55mg。
(3)[3]一般药品的剂量很小,质量常用mg作单位,体积常用mL作单位。所以一只注射器容积为20mL。
(4)[4]体积是1m3的氧气的质量为1.43kg,所以氧气的密度为
2、 26.6 10 2.66
【详解】
[1]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质量为
m=25g+1.6g=26.6g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
V=40mL-30mL=10mL=10
[3]则石块的密度为
3、 右 58 2.9×103
【详解】
[1]由图甲知,调节天平平衡时,分度盘中指针向左偏转,那么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乙知,石块的质量
m=50g+5g+3g=58g
[3]石块的体积
V=20.0mL=20.0cm
石块的密度
4、 46mL 10mL
【详解】
[1]由图1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根据液面所在位置可知,液面最凹处与46mL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46mL。
[2]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在放石块之前,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知,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放石块后,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得,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60mL,所以石块的体积是
V=60mL-50mL=10mL
5、 镊子 平衡螺母
【详解】
[1] [2]由图知道,游码没有在零刻度线处,且指针右偏,所以,首先接下来应使用镊子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使天平平衡。
三、计算题
1、(1)0.8×103kg/m3;(2)5m3;(3)摆件是空心的
【详解】
解:(1)香樟木的密度
(2)根雕作品的总体积
(3)实心香樟木的体积
因为
所以此摆件是空心的。
答:(1)香樟木的密度是0.8×103kg/m3;
(2)该根雕作品的总体积是5m3;
(3)该摆件是空心的。
2、(1)500g;(2)1.2g/cm3;(3)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0cm3
【详解】
解:(1)由于水蒸发了500cm3,蒸发了水的质量是
m=ρ水V=1g/cm3×500cm3=500g
(2)原有盐水的质量为
m原=ρ盐V容=1.1g/cm3×1000cm3=1100g
剩下盐水的质量为
m剩=m原-m=1100g-500g=600g
剩下盐水的体积为
V剩=V容-V=1000cm3-500cm3=500cm3
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
(3)容器的质量为
m容=m1-m剩=710g-600g=110g
铝球的质量为
m铝=m2+m溢-m容-m剩=1400g+120g-110g-600g=810g
铝球浸没且有120g盐水溢出,溢出盐水的体积
铝球的体积为
V铝=V溢+500cm3=100cm3+500cm3=600cm3
若铝球为实心,则实心铝球的体积应是
所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空=V铝-V实=600cm3-300cm3=300cm3
答:(1)蒸发了水的质量是500g;
(2)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1.2g/cm3;
(3)小飞的铝球是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0cm3。
3、(1)这个铜球是空心的;(2)5cm3;(3)7.32g/cm3
【详解】
解:(1)根据知铜球中铜的体积为
因为
V球>V铜
所以此球为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铜=25cm3﹣20cm3=5cm3
(3)根据知注入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g/cm3×5cm3=5g
球的总质量
m总=m+m水=178g+5g=183g
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为
答:(1)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5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注水铜球的平均密度是7.32g/cm3。
4、(1)符合;(2)偏小
【详解】
(1)牛奶的质量
且,则牛奶密度
因为在范围内,所以小丽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2)小丽测出的牛奶的密度的测量值偏小,因为盒内不可避免要残留有牛奶,质量的测量值偏小,在体积一定时,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答:(1)小丽每天喝的盒装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2)小丽所测牛奶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5、(1)50cm3;(2)60g;(3)1.2×103kg/m3
【详解】
解:(1)已知金属块的密度
由可知,金属块的体积
(2)金属块浸没杯底后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溢出液体的质量
(3)溢水杯内原来装满液体,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溢出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答:(1)金属块的体积为50cm3;
(2)溢出液体的质量为60g;
(3)该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四、实验探究
1、 见解析 见解析 131.2 30 1200 偏大
【详解】
(1)[1]天平在使用前,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2]如图,指针向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大于物体质量,应该用镊子将最小的砝码取走并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3)[3]由图可知,称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示数为1.2g,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m1=100g+20g+10g+1.2g=131.2g
(4)[4]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m1+m豆-m2=131.2g+36g-137.2g=30g
根据
可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黄豆的体积为
(5)[5]由上述结果可得,黄豆的密度为
(6)[6]由于黄豆具有吸水性,溢出水的体积偏小,所以测出的黄豆体积偏小,根据
可知,黄豆的质量测量准确,测出的黄豆体积偏小时,求出的密度偏大。
2、 左 33.2 0.83 偏大
【详解】
(1)[1]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轻,右端重,故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2]由图(a)甲中可知,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m总=50g+10g+1.2g=61.2g
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28g,故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m油=m总-m杯=61.2g-28g=33.2g
[3]由图(a)乙中可知,食用油的体积为
V油=40mL=40cm3
故由可得,食用油的密度为
(3)[4]由实验步骤可知,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量筒中会有少量食用油残留,使得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故由可得,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偏大。
(4)④[5]因为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所以由题意可知m1为小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m2为小物块排开水的质量,因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的体积都等于物块的体积,则可得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则由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3、 157 33 1.1 >
(1)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保持相平;
(2)另一位同学的做法中,烧杯中的盐水没有全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详解】
(1)[1]烧杯和盐水总质量
m总=100g+50g+5g+2g=157g
[2]倒出盐水的质量
m=157g 124g= 33g
[3]盐水的密度
(2)[4]另一同学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因烧杯壁粘有液体,不能将盐水全部倒入,致使体积偏小,根据公式判断出测量的密度偏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