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由此可推知,《共产党宣言》(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
C.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D.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它的目标是要通过实行普选制(使无产阶级)以和平方式夺取国家政权。然而这样形式和性质的运动,只有在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时代才可能发展。这说明,英国宪章运动的失败( )
A.导致工人的生活更加艰辛 B.源于其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深受客观的政治环境影响 D.蕴含了无产阶级专政经验
3.《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4.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在此,马克思肯定的是( )
A.里昂工人起义 B.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5.1871年,巴黎公社一成立就把教育事业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主张实行以世俗、义务、免费为基础的教育制度改革”,并成立了“新型教育协会”组织相关活动。巴黎公社此举( )
A.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团结 B.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C.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 D.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6.对于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认为“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在巴黎的反动派在万多姆广场上失败以后,本来是应该立即向凡尔赛进军的),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材料主要强调了巴黎公社失败的( )
A.政党领导因素 B.理论指导因素
C.战略措施因素 D.经济水平因素
7.马克思说:“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 积聚,也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从这时起,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 和存在理由’。”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
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
C.资本主义兴起的血腥性 D.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
8.某学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是一项划时代的社会实践,它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在短短72天内对民主型社会的塑造犹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一场爆炸。该学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革命( )
A.成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践行了工农联盟斗争策略 D.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9.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杜林宣布改信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经济现象都应该由政治原因来解释,即由暴力来解释”的观点。对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经济条件。恩格斯此举( )
A.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 B.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C.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 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10.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在绝对必要的限度内,只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工人的个人消费( )
A.不应该进行任何的限制 B.是资本增殖的要素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D.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11.1824年欧文成立新和谐公社,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且平等的民主权利,但4年后却走向失败。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
A.未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 B.意识到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C.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联合 D.未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弊端
1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中国是“东方”的一部分,列宁等人将中国共产党确定为共产国际的一个东方支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东方”对中国的直接指代。从此,社会主义成为指称中国的“东方”概念之核心意义,“东方”成为中国的主流指称之一。这表明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 )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突出 B.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
C.革命导师的作用逐渐增强 D.东西方的矛盾逐步加深
13.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马克思、恩格斯发表或出版的部分著作清单。其中,涉及到巴黎公社的是( )
① ② ③ ④
书名 《政治经济学批 判大纲》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第一 卷 《法兰西内战》
作者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 马克思
时间 1844年 1848年 1867年 1871年
A.① B.② C.③ D.④
1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现代工业的进步促使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更为发展、扩大和深化。与此同步,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因此他主张(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壮大劳工组织力量
C.铲除现代工业基础 D.利用统一战线斗争
15.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鲁尔地区的矿工因低工资、劳动强度大而多次罢工。1848年,法国颁布《六月政变法》,工人阶级在巴黎发动激烈的起义,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材料反映出( )
A.法国工人受到更为残酷的剥削 B.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迫切地要求获得政权 D.工人在早期工业化中的压力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所谓工业化历史实质上是生产力变革和革命的历史。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进而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电气化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自动化时期。这五个时期大体上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时期、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时期、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时期相适应。这种分期法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力变化的全部历史,也可以反映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状况的变化。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期法。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后两个时期,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也是以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的。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期,列宁又详细地论述了电气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电气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
大工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就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狭隘范围发生冲突了。
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决定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从生产本身中生长出来的,并且又对生产产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但是,这种从生产关系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经济共同体的全部结构,以及这种共同体的独特的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经济形式.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身处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马克思深刻洞悉了工业文明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创造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看到,在工业化主导下的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高度紧张,人成为一种独特的“物”。马克思对这些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既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工业化的批判与超越。
——摘编自冯凯《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2)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史料价值。
18.【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之上的,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举两例史实说明该思想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可知,《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体现了其科学性,C项正确;材料表明《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未涉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A项;材料表明《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未体现它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排除B项;材料表明《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未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这样形式和性质的运动,只有在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时代才可能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在实际上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的原则,但是这些法令并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任何重大变动,英国政权基本上仍为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所把持,而真正能够享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宪章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且决定了它最终会失败,所以说宪章运动的失败受政治环境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宪章运动的发展受社会矛盾的影响,没有涉及宪章运动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B项;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不涉及无产阶级专政经验,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世界)。据材料“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可知,国际工人协会追求各国工人团体的联络和合作,体现了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D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各国工人该团体的联络与合作,但没有涉及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虽然涉及推动各国工人团体的联络和合作,但没有涉及建立统一的政党,也并没有强调“领导”各国工人运动,排除B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巴黎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指的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 立政权的第 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D项正确;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并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与材料所述“公社”“由人民掌权的政府”不符,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与材料所述“公社”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确立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而非“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法国)。依据材料“主张实行以世俗、义务、免费为基础的教育制度改革”可知,从人民的角度去改革教育事业,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B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运动没有农民,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存在时间很短,随即被镇压,尚未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据“失去了大好的时机”、“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等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时机,是策略和组织方面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强调进行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浪费了追击敌人的时间,说明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因为策略和组织不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理论指导,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水平,排除D项。 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马克思意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取代小生产方式而合乎规律的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兴起的血腥性,排除C 项;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而不是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巴黎公社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即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因此强调的是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项正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而不是通过巴黎公社,排除A项;当时并未成立工农联盟,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与农之间的联盟,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没有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材料揭示了1878年恩格斯代表作《反杜林论》撰写的历史背景及主要观点,材料中杜林的思想歪曲了经济和政治暴力的关系,混淆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恩格斯的文章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C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排除A项;欧洲工人运动兴起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B项;材料没有解释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可得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了能让工人为资本家继续生产,故可知其是资本增殖的要素,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可以无限制消费的信息,排除A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人,排除C项;工人的个人消费可以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24年(英国)。根据材料“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且平等的民主权利,但4年后却走向失败”可知,新和谐公社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尝试,并没有找到真正可行的实践模式,A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意识到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联合,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东方”的具体表现,并且使“东方”一词成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指称之一,这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突出,A项正确;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程,排除B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革命导师是苏联,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东西方国家矛盾不断加深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法兰西内战》涉及到巴黎公社,D项正确;①②③时间与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后半叶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大了贫富差距,激化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和国家政权成为资本家用来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因此他提出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A项正确;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是为了阐述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主张,“壮大劳工组织力量”“利用统一战线斗争”只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手段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D项;马克思主义肯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非反对现代工业,排除C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这段材料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至1848年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德意志鲁尔地区的矿工以及法国工人阶级面临着严峻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些情况包括低工资和高劳动强度,导致他们多次采取罢工行动来争取改善自己的境遇。此外,1848年法国的《六月政变法》和随后工人阶级的起义进一步表明,工人阶级在工业化初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开始寻求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社会变革和自身权益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法国工人与德国工人的待遇,无法得出“法国工人受到更为残酷的剥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工人运动的局限,无法得出“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的无产阶级主要追求改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没有要求获得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主要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答出其中3点即可)
(2)简要评价: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认识: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等方面来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
【解析】【小题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全球)。据材料“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据材料“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并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特别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确立了对政权的控制,为工业化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据材料“生产关系的调整”并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如自由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垄断的出现、国家干预的加强,都适应了不同阶段工业化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据材料“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传播,鼓励创新、强调个人自由、追求效率,促进了工业化精神氛围的形成。
【小题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全球)。据材料“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跃,加速了社会转型,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据材料“反映生产力变化的全部历史,反映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状况”并结合所学,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工人阶级矛盾加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小题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全球)。据材料“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并结合马克思理论,马克思对工业化历史分期的分析基于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决定作用,认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变革推动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变化;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时期、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时期、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时期相适应”结合马克思理论,马克思分期法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化的阶段性,从萌芽、阶级崛起、政权建立到巩固,再到垄断,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性的深刻洞察,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反映了历史唯物史观的实践。
17.(1)观点: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如答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可)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弊端的暴露;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材料一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史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关注版本和译文的差别;材料二属于学者观点,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间接史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意图,并与其他学者观点及原始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限制它的狭隘范围发生冲突了”可得出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大工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弊端的暴露;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的出处可知材料一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史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关注版本和译文的差别;根据材料二的出处和材料的主旨可知这属于学者观点,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间接史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意图,并与其他学者观点及原始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18.(1)内容: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权力制衡。影响:传播自由平等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2)思想主张:无产阶级应该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无产阶级加强国际合作。说明: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并结合所学得出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权力制衡。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启蒙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及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经济对其他国家等方面回答。传播自由平等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思想主张:根据材料“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得出无产阶级应该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无产阶级加强国际合作。
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所学可以举十月革命和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公社。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
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19.(1)相同影响: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2)主要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历史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详解】(1)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世界)。相同影响:根据材料“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可知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可知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可知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结合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和世界市场的影响可知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欧洲。主要内容:根据材料“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知,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根据材料“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知,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客观规律;根据材料“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知,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第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据材料“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并结合所学可知,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所学可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