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5.17 撬杠的学问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5.17 撬杠的学问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5 23: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教学设计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科学 备课时间 5.1
课 题 撬杆的学问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简单机械
单元 解读 “简单机械”单元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常见的简单机械。 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先认识杠杆类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作用及原理,再认识斜面类简单机械(斜面、螺旋)的作用与原理,最后认识简单机械的组合-机器(自行车)的结构和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是人的力量的一种拓展。
课 标 要 求 本课是“简单机械”单元的起始课,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体验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初步认识简单机械的类型和工作方式.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体验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杠杆及其作用。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探究杠杆的秘密”目的是通过阅读、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的类型和作用。活动2“寻找生活中杠杆的应用”目的是通过观察、阅读、操作等活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的类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与拓展“制作杆秤或简易天平”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杆秤或简易天平,了解杆称或天平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和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杠杆类型和应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学 情 分 析 ·c·n·j·y 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比如撬棍、跷跷板、食品夹、核桃夹等。因此,五年级学生对杠杆并不陌生,但他们缺乏对杠杆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研究,不清楚杠杆的含义、构成、类型及作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体验到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www-2-1-cnjy-com
教 学 目 标 1.能从杠杆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杠杆的相关信息。 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杠杆实验的相关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5.能对杠杆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重难点 分析 【学习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构成、类型及其作用。能对杠杆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对实验结论作出判断。 【学习难点】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简单机械的相关信息。
预 学 任 务 单 1.预习课本,收集生活中省力图片 2.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在生活中,想要移动一块大石头,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其实,我们借助撬杠,就能轻松地撬起巨石。 2.提问:使用撬杠为什么能撬起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 (二)观察分析,认识杠杆 1.讲解: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用力点叫做动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施力点叫做阻力点。(多媒体出示杠杆的课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提问:我们知道使用撬杠可以轻松地撬动巨石,也就是说使用撬杠可以省力,但是杠杆一定会省力吗?怎样才能省力? (三)掌握方法,实验探究 1.讲解实验方法: (1)在杠杆尺左侧,确定一个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观察杠杆尺的变化。 (2)在杠杆尺右侧,确定一个动力点,试一试需要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3)改变动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实验过程中,阻力点不变,改变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等于、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每种情况至少做两次。21cnjy.com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杠杆尺,保持平衡;实验过程中,要把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 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汇报:指定小组成员汇报实验数据,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果;再进行全班交流,并相互补充与评价。 3.小结: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归纳,我们发现杠杆可以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和大小,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是否省力,杠杆可分为三种类型: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21·com (五)应用知识,解释现象 解释:撬杠为什么能撬起重物?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确定任务 引导: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修剪指甲、夹取蛋糕、夹开核桃、称量食盐等。怎样才能轻松省力地完成这些任务呢?让我们选择工具动手试一试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明确方法,实践操作 1.讲解:每个小组都有一组活动材料,有小蛋糕、核桃、食盐以及四种工具(课件出示图片),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这四项任务,边尝试,边观察,边思考:一是这些工具是杠杆吗?分别标出这些杠杆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并分析是什么类型的杠杆。二是指甲钳是由几种类型杠杆构成的?它们是怎样组合工作的?三是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是哪种类型的杠杆?活动过程中,请及时进行记录。 2.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操作活动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形成初步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 (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操作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比如修剪指甲时,我们使用指甲钳这种复合杠杆就非常方便,两个杠杆组合使用,能够将指甲修剪得非常完美;夹取蛋糕时,我们使用食品夹这种杠杆能够很方便地夹取蛋糕;夹开核桃时,我们使用核桃夹这种省力杠杆,能够轻松夹开核桃坚硬的外壳;称量食盐时,我们借助天平这种杠杆,就能比较精确地称量食盐。同时,在我们身边,人们使用了大量的杠杆类工具,从而非常方便地解决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2-1-c-n-j-y (四)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讲解: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测定物体的质量。杆秤是以前人们广泛使用的非常便捷的称量工具,天平是直到现在依然广泛使用的更为精确的称量工具。杆秤和天平都是衡器,都是运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下面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杆秤或简易天平。(出示教材第53页的案例图片) 2.设计:小组查阅杆秤或天平的资料,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制作: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杆秤或简易天平。 4.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杆秤或简易天平,依据结构合理、精美准确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
板书 设计 撬杆的学问 斜面长,角度小,省力大。 作用 斜面短,角度大,省力小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认识简单机械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附: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时长
基 础 性 作 业 一、填一填 像撬杆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用力点叫做(动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施力点叫做(阻力点)。 巩固基础知识,奠定基础。 8分
拓 展 性 作 业 择优录取,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1.杠杆是否省力是由( )决定的。 A.杠杆的形状 B.重物的轻重 C.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2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A.支点 动力点 阻力点 在公园里,龙龙跟花花玩跷跷板,花花在跷跷板的上端坐,要想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自己离支点更近一些 B.自己离支点更远一些 C龙龙离支点更远一些 开拓学生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