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设计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科学 备课时间 5.1
课 题 滑轮的作用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简单机械
单 元 解 读 “简单机械”单元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本单元是在中年级学生认识了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常见的简单机械。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先认识杠杆类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作用及原理,再认识斜面类简单机械(斜面、螺旋)的作用与原理,最后认识简单机械的组合——机器(自行车)的结构和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是人的力量的一种拓展。
课 标 要 求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能说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可以帮助人们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含义、构成、类型。 4.能归纳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作用。 5.能举例说出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例。
教 材 分 析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特点和作用。活动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活动3“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应用与拓展“寻找滑轮的应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使用滑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设计滑轮装置”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技术实践的能力,体现了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的整合。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滑轮的兴趣;帮助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学 情 分 析 从生活经验来看,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晾衣架等;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已经知道了杠杆的作用,而滑轮是杠杆的变形;从思维水平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 学 目 标 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 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重物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和实质。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
重难点 分析 【学习重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难点】 使用滑轮时进行理论分析
预 学 任 务 单 [预习提纲] 1、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哪些机械应用到了滑轮。 2、预习本科内容。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每周一早上,我们都会在操场上国旗杆下升国旗,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向下拉绳子,国旗就会往上升。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A:我认为就是绳子随着滑轮把国旗向上拉。 B:我认为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使我们非常省力的把国旗升上去。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滑轮的作用,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 活动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像旗杆顶端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照书中图片上组装实验模型,在定滑轮一端挂三个钩码代表重物,然后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达到平衡时,记录钩码的数量。 思考: 平衡时,定滑轮两边的钩码数量相同吗?用力方向和重物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改变代表重物的钩码数量,多试几次。 请同学们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汇报。 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小结: 定滑轮左右两边的钩码个数一样多时,两边才平衡,说明定滑轮不省力。 用力方向和重物运动方向相反,比如升国旗,向下用力,国旗向上升。说明了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定滑轮,知道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动滑轮吧! 探究 活动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除了定滑轮,还有一种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想一想,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用测力计直接提起4个钩码,观察用力方向和大小。 照下图组装一个动滑轮,并通过它将重物提起,观察用力大小。多做几次,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思考: 直接提起钩码与通过动滑轮提起钩码,所用的力是否相同?通过分析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 讨论: 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 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放方向; 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活动3: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在生活中有时移动重物,需要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这就构成了滑轮组。想一想,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根据猜想提出假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 假设: 我认为滑轮组既( )力,又( )用力方向。 并说出假设依据是什么? 照右图组装一个滑轮组,用它提起不同的重物,观察用力方向和用力大小,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和你的假设一样吗?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各有什么优点? 小结: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可以省力;滑轮组既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也可以省力。 应用与拓展 说一说,下图中的机械用到了哪种滑轮。 设计滑轮装置 如何将建筑材料运到房顶?请选择合适的滑轮设计一个装置,并画出来。
板书 设计 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方向相反 动滑轮--省力、方向不变 滑轮组--省力,方向改变
教学 反思 本课是一节既有趣味性,又充满挑战性的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继,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不足之处: 忽视了学生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学生怎样来设计实验验证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这是个难点,单凭学生分组讨论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参与讨论并及时指导,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放手让学生讨论。
指导 教师 意见
附: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时长
基 础 性 作 业 1、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 )滑轮(“动”或“定”) 2、像旗杆顶端的滑轮那样,( )在一个地方,( )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3、动滑轮能省力。 ( ) 4、滑轮组可以改变方向、也可以省力。 ( ) 基础作业主要是巩固学生对滑轮的认识。 5分
拓 展 性 作 业 1、学校旗杆顶端的定滑轮起不到省力的作用,完全可以不用。 ( ) 2、定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 3、定滑轮也很省力。( ) 4、塔吊上岁中午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 ) 5、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 能改变方向,但不能省力 既不省力,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6、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 ) 动滑轮 定滑轮 滑轮组 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滑轮的理解。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