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满江红
教学目标
1.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词的韵律和情感基调,感受词易于抒发情感的魅力。 2. 运用咀嚼牛品读、知人论世等方法,体会诗人情感,了解作者的伟大形象,感受豪放派诗人风格的差异。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体会“满江红”的韵律和情感基调。
2. 运用想象画面和品味语言的方法,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1. 在比较思考中,了解秋瑾词作选入教材的意义。
2.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豪放派诗人风格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秋瑾图片。 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她是谁?没错,是秋瑾。一个女人,穿着和服,手里拿的不是折扇,却是一把匕首,这很特别,让人一眼就记住了。也就是这把匕首,秋瑾还曾经用它威胁过当时的日本留学生,说假如他们回国后“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必将吃她一刀。这就是秋瑾, 出示秋瑾介绍。 鉴湖女侠秋瑾,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 二、问题导入 她的词《满江红·小住京华》,被收录到部编版语文书九下《词四首》一课中(照片)。这一做法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篇课文中另外三首词(《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经典的豪放派词作,唯有秋瑾的这一首《满江红》略显突兀,应该用岳飞的《满江红》代替,更显豪放派的雄健词风。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斟酌斟酌: 岳飞的《满江红》和秋瑾的《满江红》,(究竟)谁更适合选入九下第12课? 三、理解,论之始 要讨论谁更适合,先要理解两首词的内容。 在预习时,大家对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但有两句话的理解很有争议: 一句是岳词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到底是作者轻视功名,将功名视为“尘与土”,还是作者多年奋斗而得的功名成就,一朝变成了尘土? 另一句是秋词中的“四面歌残终破楚”,“破楚”一词讲的究竟是作者最终摆脱婚姻枷锁,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还是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中华民族最终逃不了被欺压的命运? 每个句子两种理解,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你聆听两首词的朗诵,结合前后文,说说理解。 播放两个名家朗诵。 接下去,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1:我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应该是指作者的功名一朝变成了尘土。因为词的结尾里,词人说自己收复失地后要“朝天阙”,向皇帝报告战绩,这就说明,他不蔑视功名,反而,他的理想应该是建功立业,得到皇帝的肯定。 结合背景——当时中原地区正遭受金兵入侵,作者又是抗金名将,所以“功名”很可能是指作者以前率兵驱逐女真族的战绩。他们被赶走过,而现在他们又来了,边境又失守了,作者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 没错,分析得很准确。正是因为中原重陷敌手,过去努力化为乌有,作者才感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他要抓紧时间,早日将失地再次收复。 大家怎么理解秋瑾的这句话? 生2:联系当时写作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腐败,中国内忧外患,我觉得“四面歌残终破楚”指的应该是中华民族风雨飘摇,最终被他国欺凌的悲惨处境。而且注释里说秋瑾“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可见她本身就是对国家命运很关注。 生3:我不同意她的看法。我觉得“四面歌残终破楚”指的应该是作者最终摆脱了婚姻枷锁,冲出了家庭的牢笼。我有两点理由:第一,这句话的前后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前面写在院子里看菊花,后面写的是八年婚姻生活不美满,自己非常想念故乡浙江。这中间突然插一句对国事的感叹,有点突兀。第二,作者既然对自己的婚姻生活这么不满,那她前面怎么会有赏景的闲情雅致呢?我猜这是因为她这时候已经和丈夫决裂,挣脱了婚姻的枷锁,她心里有一点儿获得自由的紧张和喜悦。 你的分析有条理,猜想也有依据,很好。 两人的婚姻生活确实并不美满,秋瑾在和哥哥的书信中对丈夫不求上进的个性多有吐槽。1903年的中秋节,秋瑾也确实和丈夫因“女子能不能抛头露面去戏院看戏”的问题大吵了一架。吵完后,她愤然离家,住到了泰顺客栈里。虽然后来,她丈夫向她道歉,把她接了回去,但是这次事件也让秋瑾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出示: 子芳(丈夫)之人……无信义、无情谊、 嫖赌、虚言、损人利己、凌侮亲戚、夜郎自大、铜臭 纨绔之恶习丑态。——《致秋誉章书·之三》秋瑾 1903年中秋,秋瑾与丈夫冲突后,愤然离家,住泰顺客栈。——《秋瑾夫妇关系考辨》马自毅 其实,前面那位同学的分析也很受读者认可。对院子中秋景的描绘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在用小家的安稳反衬民族的动荡,表达了对民族危亡处境的担忧。 所以,关于秋瑾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两种都是可以的。无论是关心国事,还是反抗家庭,从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秋瑾。 理解了内容,我们再来讨论两首词谁更豪放的问题。 三、讨论,思之行 清代学者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将豪放解释为:“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可见豪放一词的内涵中必有超越天下的自信和摆脱羁绊的坚决。 出示: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 《诗品浅解》杨廷芝 请同学们自由朗诵两首词,或个人,或与同学合作,模仿示例,品味两首词中体现豪放的词句。 示例一:岳飞的《满江红》韵脚分别是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全词一韵到底,极具气势,写出了作者失地未收的愤慨和必将驱逐金人处境的强大自信。 示例二:“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温婉的蛾眉女儿形象的不屑。这不仅是对女性身份的摆脱,更是对将女子形象刻板化、单一化的封建礼教的反叛,程度副词“殊”突出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坚决。 请同学们继续分析: 生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吃胡人的肉喝匈奴的血,这是诗人想象的画面,直接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和自己的必胜信念。尤其这个“笑”字,描绘出诗人上阵杀敌、为国建功的自信神态。整个句子令人热血喷涌。 生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个“破”字营造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在诗人的想象中,贺兰山每一寸土地都将被我军占领,敌人只能退回到自己最初的领地。军队自信昂扬,词人豪情满怀。 生3:我认真读岳飞的词,发现他对于收复失地是非常坚决的。帽子阻挡不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恨,八千里征战的疲劳也阻挡不了,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也阻挡不了。对敌人的愤恨,不仅没有因为失败而消散,还因为失败而越发浓烈,从而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之问。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词,试着把岳飞的豪情读出来。 生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组对句,简短有力,斩钉截铁,词人不是男儿却要胜过男儿,可见性别的牢笼关不住秋瑾,她有摆脱性别约束的决绝。“却”字还突出了词人对自我才华、能力的信心。 生1:“俗子胸襟谁识我?”中“俗子”一词也许指的是丈夫王廷钧,他不能理解自己对于社会国家的热忱,也许指的是那些国难当头却仍旧醉生梦死的普通人,他们平庸一生,不知民族大义为何物。称他们为“俗子”,表达了作者将要投身救国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对这些凡夫俗子的不屑。 教师:对。她要做的不是俗子,而是英雄!正如她在《鹧鸪天》一词中所写: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生4:前面同学说,岳飞复仇的心思不受羁绊,我觉得还是有东西羁绊岳飞的,那就是君主的想法。为什么已经收复的失地又会再次被夺走?为什么宋朝历史上关于丧国的耻辱不断增加?我觉得这和当权者脱不了关系。词人想要报效朝廷,最后带着成功的消息“朝天阙”,可皇帝真的想抓紧收复失地吗?我看未必。 相比之下,秋瑾对于束缚的摆脱更彻底更决绝。“四面歌残终破楚”,你看她坚决地摆脱家庭的束缚;“心却比,男儿烈”,你看她,决绝地摆脱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你看,她毅然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期待,真诚关心百姓,为民众而战。一个“常”字,表达了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强烈的济世情怀,其胸怀不仅令女子敬佩,更令世人敬佩。 舍弃婚姻,舍弃家庭,投身革命,这件事对于男子来说并不容易,对女子来说其实更难。还记得她在《敬告姊妹们》中写道:唉!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 可以想见,在当时的社会中,秋瑾投身革命的想法,丈夫将会多么不认可,父母将会多么不理解,社会又是多么不认同,但这些都没有羁绊住她。一颗为人民跳动的心,一身因百姓而热的肝胆,使她最终走上了东渡日本的道路。 从日本回国后的第二年,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秋瑾就义的影视创作。 播放视频。 也许,秋瑾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母亲,但她却是中国妇女解放第一人,是国家不能忘却的民主战士、革命烈士。 请同学们再动情地读一读这首词,体会其中的豪放气度。 我们来总结一下两首词: 岳飞的《满江红》是表现复仇御敌、英雄壮志的千古绝唱。全词一韵到底,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壮采,语言朴实粗犷,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作。 秋瑾的《满江红》是词人对女性不公命运高傲尖锐的反击,是她家国天下胸怀的体现。全词情感强烈,语言刚健清新,表现了鉴湖女侠的才华与气度,也是一首典型的豪放派词作。 四、比较,思之成 看来,两首诗都可以入选,那么有没有更合适的一方呢?请同学们对两首词的豪放进行更深入的比较,说说分别把他们选入九下第12课的优点。 提示:以终为始,看看不同词作选入课文,同学们的收获会有什么不同。 岳飞之词,抒发的是金兵在中原烧杀虏掠所激起的雷霆之怒;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词作显示出了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是男性雄健之美的典范。 秋瑾之词,道出的是她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忿忿不平,表现出的是她不甘祖国沉沦而要奋起反抗的革命者豪情。表达了女性投身革命的社会担当,是女性刚烈之美的典范。 选岳词入教材,整篇课文四首词风格一致,浑然一体,给人词的美感和雄健之风的熏陶。选秋词入教材,豪放词的内涵越加丰富,从古代到近代,从男性到女性,豪迈之情不曾在中华大地上缺席,女性命运抗争的经历不仅使人动容,更使人深思,女性究竟该怎么活,才不愧于自己的一生,不愧于自己的国家!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岳飞的《满江红》和秋瑾的《满江红》,到底谁更适合选入九下第12课?”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运用了朗读体会、画面想象、语言品味、知人论世等方法对两首词中作者表达的情思进行了探究。并在最后运用比较分析和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理解了教材编者对于作品选择的特殊用意。我们发现,很多作品不能严格意义上区分高低,只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这样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最后,愿同学们爱上秋瑾与岳飞,爱上教材提供的每一篇佳作,更重要的是爱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