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第二课时 复习课件(17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第二课时 复习课件(17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21: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把温度  相等  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2. 等温线图的判读
疏密 程度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  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  小  
闭合 情况 等温线呈闭合状时,如果中心气温  高  ,表示该地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呈闭合状时,如果中心气温  低  ,表示该地为低温中心
延伸 方向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则说明  南北  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则说明  东西  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相等 
大  
小  
高 
低 
南北 
东西 
3.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 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递减  。
(2)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  低  ;冬季陆地气温  低  ,海洋气温高。
(3)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
递减 
低 
低 
降低 
0.6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题。
1. 如图标注的气温数据有一处不正确,标注不正确的数据是( C )
A. 28℃ B. 20℃ C. 10℃ D. 8℃
C
2.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判断,错误的是( B )
A.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B.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D.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B
3. 下列关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海洋气温肯定高于陆地气温
B. 海洋气温肯定低于陆地气温
C.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D. 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D
  如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4~6题。
4.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5. 年平均气温( C )
A. 温差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B. 同纬度地区陆地均高于海洋
C. 20℃以上地区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D.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低
C
6. 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D )
A. 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B.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D

  下列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7~8题。
7. 经判断,图甲是该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是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理由包括( C )
①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
② 亚洲在西、北美洲在东,此地位于东半球
③ 图甲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图乙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
④ 图甲等温线比图乙等温线稀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C
8. 图中区域( A )
A. 同纬度下的1月,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
B. 同纬度下的7月,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
C. 太平洋地区南北温差1月小、7月大
D. 7月北美洲气温高于20℃
A
  读等温线图,完成9~10题。
9. 图中四点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C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B. 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C. 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 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C
A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海拔测量仪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① 在海拔0米、500米、1000米、1500米处四次测量气温。
② 记录测量结果或绘制成图(如图)。
③ 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1) 观测结果:请把图中所示观测结果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海 拔/米 0  500  1000 1500
气 温/℃  21  18  15  12
(2) 归纳分析: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是  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  。
(3) 拓展延伸:我国的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相差悬殊,气温较低的是  拉萨  市,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气温低  。
500 
21 
15 
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 
海拔
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 
拉萨 
海拔高,气温低 
(4) 原理应用
① 导致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并且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地势高低  。
② 有一座海拔3800米的高山,在其海拔180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18℃,则山顶的气温是  6℃  ,其山顶  无  (填“有”或“无”)常年积雪;该山的阳坡气温较  高  ,阴坡气温较  低  (填“高”或“低”)。
地势高低 
6℃ 
无 
高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