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5 20: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Sheng ming bu xi,xue xi bu zhi zhi shi wu ya,jing bu wu jie!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情况
备课人 X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备课分类 新教师 后优教师 优秀或老教师
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小数;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小数的第一阶段,教科书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比较价格的活动中,借助比较商品价格的活动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不同方法和策略。在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中,借助元、角、分与小数,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各种不同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能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价格。 3.用小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能正确认、读、写小数,能结合元、角、分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2.能结合元、角、分正确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用小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 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课时数 练习数 辅导时间
1.文具店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货比三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存零用钱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4.寄书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能通过吗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6.练习六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单元教学策略 本单元教学策略,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概念。组织小组活动,探究小数性质与运算。加强练习,巩固知识。注重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小数知识。
二、个人备课情况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1课时 文具店
内容 教科书第8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联系,结合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文具店里调查一些文具的价格,请大家把你的价格调查表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调查结果吧! 预设:学生调查的文具有的是整数,有的带着小数点。 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并有选择地板书。 教师:像这样的数是小数。淘气和笑笑也做了调查,这节课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板书:文具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出示主题图) (1)让学生自由说说各种商品的单价,初步体会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联系。 教师:笔记本的价格是分别是多少钱?也就是几元几角几分? 学生:3.15元,也就是3元1角5分。 (2)鼓励学生自己填一填铅笔、直尺等物品的价格。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教师提问:3.15和0.50,两个“5”,意思一样吗?6.66元,这里有3个6,每个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1:不一样,3.15中“5”表示5分,0.50中“5”表示5角。 学生2:6.66元,这里有3个6,分别表示6元6角6分。 教师:你知道下面这些价签表示的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1.60元、3.70元、10.10元 课堂小结: 教师:同一个数在小数的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呢?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呢? 学生: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分。 2.会正确的读出小数。 (1)让学生将这些小数与原来学过的数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发现这些数中都有一个小圆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一个小圆点就是小数点,像3.15,0.05这样的数就是小数。 (2)学生先尝试读出上面的小数,再小组内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 (3)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小数的读法。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教师:有学生把0.50读作“零点五十”这样是不对的。那小数到底怎么读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 教师:小数点前面表示元的数,与以前的数读法一样,比如说1、3、15、10、0,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面表示角和分的数,只要一个一个的读出来就行。所以上面的小数读作“零点零五”。 教师:现在,你能来试着读读下面的小数吗? 1.11、3.70.0.09、10.01、0.8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按照数字顺序一个个读出来。 3.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1)以第一幅图为例,明确思考过程和方法。 先让学生思考试着写出小数,引导学生说说小数中每个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余下的两个小题,并与同伴说说思考过程。 (3)集体交流反馈。处理方式与第一种情况相同。 教师提问:2.04元中“O”表示什么,0.81元中“0”表示什么?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81“练一练”第3题。 (1)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对错并改正。 (2)全班交流反馈。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点题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将表示价格的小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元、角、分建立一一对应 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教师巡视并指导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1“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板书设计 文具店 3 . 15 读作:三点一五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能碰到小数,但他们不太清楚小数的含义。在课前引入环节中,出示了整数的价格和小数的价格,打通了新旧知识的隔断墙,循序渐进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整数过渡到陌生的小数。 不足之处:在课堂引入的时候需要适当介绍一下人民币,因为学生虽然有使用人民币的经历,但不是所有人民币都是常用的。 教学建议: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把问题设置的更加精准,而且可以顺势加以拓展。比如说“4元和3.25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问完以后可以加了个问题:“你是否能在生活中找出像这样不同的数呢?”不仅联系了生活,还可以加深对小数与整数不同之处的印象。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2课时 货比三家
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商品价格的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与他人交流多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16O○12 28○38 286○384 1029○978 2. 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通过去文具店买文具认识了小数。但是大家调查的价格不同。怎样才能买到便宜的文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货比三家)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两个小数) (1)(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在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以接龙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读一读每一种商品的单价,并说出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预设:学生1:1.80元是1元8角,可以写成1.8元。 学生2:4.90元是4.9元,1.90元是1.9元。 …… 教师:对比这些价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同一种文具在每家文具店里的售价并不相同,比如铅笔盒有的店售价是4.90元,有的店售价是5.10元。 教师:确实如此,因此我们要货比三家,选择比较便宜的来买。 (2)(出示问题: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4.9元和5.1元如何比较,并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展示结果。要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每一种方法的思考角度和比较过程有什么不同,感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预设1: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5.1元。 预设2: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所以,4.9元<5.1元。 预设3:4.9元是4元多,5.1元是5元多,整数4比5小,所以4.9元<5.1元。 2.巩固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问题: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 (1)学生先尝试独立进行比较。 (2)组织集体交流比较方法。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请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1.8元和1.9元都不到2元,丁丁文具店的橡皮是最贵的。1.8元=1元8角=18角,1.9元=1元9角=19角,所以奇奇文具店的橡皮最便宜。 (3)同桌间每人再举出三个一位小数,交换比较大小,并交流自己比较的过程,巩固比较的方法。 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同学发言,教师简单总结比较的方法。 教师总结: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再比较小数部分第一位,如果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也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二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3“练一练”第1题。 (1)先在三家商店中寻找有关毛巾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进行单价大 小的比较,最后独立解决问题。 (2)第三小问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然后集中交流。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3“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比较大小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并在同伴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巡视并指导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3“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0元<5.10元 1.8元<1.9元<2元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学生交流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思路。教师要注重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无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比较方法,只要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比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比较的具体方法,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和指导。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3课时 存零用钱
内容 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渗透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存钱罐照片)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知道!是存钱罐。 教师:是的,淘气是个勤俭节约的小朋友,他把多余的零用钱都存起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存零用钱的情况。(板书:存零用钱)大家请看!(出示存钱表格) 教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月存了11.5元,2月存了3.2元。 教师:请据此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淘气前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小数加法(不进位) (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列算式并尝试利用原有知识计算出结果,可以与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预设:11.5+3.2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算法。 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 11.5元=11元5角 3.2元=3元2角 11元+3元=14元 5角+2角=7角 14元+7角=14元7角=14.7元 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14元7角=14.7元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是怎样相加的? 学生:按顺序从左到右写上“元”和“角”,把11.5元和3.2元中表示元的数位与“元”对齐,再把表示角的数位与“角”对齐,先角和角相加,再元和元相加,最后在元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列竖式计算小数相加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相加。 2.探索小数减法(不退位) 教师:淘气也特别有爱心。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选一名学生上台展示。 预设:列式:29.9-14.7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学生借助元、角、分,讲清楚每一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预设:29和14与“元”对齐,9和7与“角”对齐,相减以后加上小数点。 教师:我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小数点要对齐,然后再相加减。 教师: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学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对齐,也就是要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计算才正确。 课堂小结: 想一想,说一说: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总结: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一样。先把相同单位的数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还要对齐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5“练一练”第1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估一估再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5“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点题 只要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引导所有学生都经历用竖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指导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5“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11.5+3.2=14.7(元) 29.9-14.7=15.2(元) 答: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14.7元。答:他至少还要再存15.2元。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交流,归纳整理,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不足之处: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能再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在研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适时引导。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4课时 寄书
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寄书”的生活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计算、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渗透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说一说:整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346+268= 600-385= 702-59= 2.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那今天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一起通过今天的学习去发现。(出示情境图)大家请看妙想正在给山区的小朋友寄书!(板书:寄书) 教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工作人员说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 教师:请据此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邮费一共多少元?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小数加法的估算 (出示问题: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 (1)学生尝试独立估算。学生在独立思考、估算出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先与同伴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2)组织学生集中交流,要说清楚估算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预设:学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1元多加12元多就是13元多。 学生2: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不会超过15元。 教师提问:比13元多,不超过15元,那到底是多少钱呢?接下来我们具体算一算。 2.探究小数加法(进位)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后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 1.6元=1元6角 12.8元=12元8角 1元+12元=13元 6角+8角=14角=1元4角 13元+1元4角=14元4角=14.4元 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 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6角+128角=144角=14元4角=14.4元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进1? 学生:6角+8角=1元4角,满1元就要向表示元的前一位进1。 (3)验证估算结果,将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做比较,看看谁估算的结果比较接近。 课堂小结: 教师:说一说如何计算进位的小数加法?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点上和的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 3.探究小数减法(退位) 教师: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学生借助元、角、分,讲清楚每一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 14.4元=14元4角 15元-14元=1元 1元=10角 10角-4角=6角=0.6元 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 15元=150角14.4元=144角 150角-144角=6角=0.6元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教师:15元和15.0元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一致吗? 学生:整数化成小数,都是15元。 教师:向个位借1之后,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从15元中借1元,也就是10角,就是10个0.1元,减去4角也就是4个0.1元,还剩0.6元;整数部分都是14元,相减没有剩余。 (3)请学生用竖式独立再算一算下面两道题。 8.4元+2.6元= 20元-5.9元= 课堂小结: 教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退位的小数减法?以及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最后点上差的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注意事项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等。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7“练一练”第1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估一估再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7“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只要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让全班再次用竖式算一算,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 有计算加法的基础,学生可能会出现教科书中提供的三种算法 教师巡视并指导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7“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板书设计 寄书 1.6+12.8= 14.4(元) 15-14.4=0.6(元) 答:妙想一共要付14.4元。 答:应找回0.6元。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这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 不足之处: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教师的适当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在第一个问题“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 ”的解决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估算,而是直接算出结果。因此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仍需加强培养。 教学建议:在研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适时引导。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5课时 能通过吗
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能通过吗”的具体情境,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知道“几点几几米”的长度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硬币和一把米尺(自备)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88页第一幅情境图) 教师:王大伯开车去送货,却停在一个杆子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这里有一个限高栏,他不确定大卡车能否顺利通过。同学们,要想知道这辆大卡车能否通过栏杆,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要想知道这辆大卡车能否通过栏杆,必须知道大卡车和栏杆的高度,它们分别是3.25米与3.50米。 教师:同学们很棒!本题实际上就是比较3.25米与3.50米谁高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辆大卡车能通过吗? (板书:能通过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初步建立米、分米、厘米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说一说3.25米和3.50米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3.50米就是3米5分米,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 (2)组织学生交流,要说清楚思考过程。 教师提问:3.50米中的“3”“5”“0”分别表示什么呢?3.25米,中的“3”“2”“5”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预设:整数部分表示米,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分米,第二位表示厘米,所以“3”在整数部分表示3米;“5”在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5分米;“0”在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0厘米。3.25米的“3”表示3米,“2”表示2分米,“5”表示5厘米。 (3)比一比,得出结论。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预设:比较长度时,从最大单位比起,先比较米,米相同,再比较分米部分,5分米比2分米大,所以3米5分米比3米2分米5厘米大。 (4)迁移练习。 下面两辆大卡车也想过这条路,请判断一下,他们能通过限高栏吗? 卡车1:车高2.8米 卡车2:车高3.55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请学生汇报。 预设:2.8米<3.5米,卡车1可以通过;3.55米>3.25米,卡车2不能通过。 2.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组织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课件出示教材88页四幅生活中的小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读一读。 预设:一盘瘦肉馅的价格是7.9元,即7元9角,7.9读作七点九; 小男孩50米跑的成绩是7.98秒,7.98读作七点九八; 小男孩的身高是1.41米,也就是1米4分米1厘米,1.41读作一点四一; 小女孩的体温是38.2℃,38.2读作三十八点二。 3.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1米等于10分米,那么,1角等于多少元?1分米又等于多少米呢?想不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一: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硬币学具摆一摆,然后相互说一说,1角是多少元。 (2)继续摆,每次增加1角,就是多少元?说一说,并记录。 (3)一直摆到10个硬币,得到结论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就是1元,知道一位小数表示的钱数是由几个0.1元组成的。例如:0.8元就是由8个0.1元组成的,或8个0.1元就是0.8元。 活动二: (1)在1米长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说一说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找到2分米,说说是几个1分米,是几个0.1米,是几米……其他学习步骤与上相同。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活动,同学们能说出“角”和“元”、“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1元=10角,1角=0.1元;1米=10分米,1分米=0.1米。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9“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9“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点题 对于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不要求学生理解7.98秒和38.2℃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的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9“练一练”第2题和第4题。
板书设计 能通过吗 3.25米<3.50米 3.25米 3米2分米5厘米 3.50米 3米5分米0厘米 1分米=0.1米 1角=0.1元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学生通过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元与角、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另外在一边操作、一边说一说的活动过程中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思考,大部分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建议:教学要联系生活,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认知,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6课时 练习六
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与深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概括的能力,逐步形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 学生2:我知道了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 学生3:我掌握了比较小数大小。①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一位上的数大旳就大。③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第二位,以此类推。 学生4:我会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以及减去退位数。 学生5:我会把几元几角几分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 教师:这些知识,你是真的掌握了吗?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板书:练习六)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第一部分:理解小数的意义 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题。(课件出示) (1)学生观察上图中的每组图片中的钱币的面值及每种面值的数量。 (2)学生独立用小数表示每幅图片中的货币总值。 (3)全班交流展示,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和第3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独立完成。 (2)分别找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并对较好的进行表扬。 3.完成教材练习六第4题。(课件出示) (1)小组内先说一说。 (2)全班交流展示,订正答案。 教师提问:3个6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不同,0.06元是6分;0.60元是6角;6.00元是6元。 课堂总结: 同一个数在小数的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分。 第二部分: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7题。(课件出示) (1)全班独立计算,一生板演第一小问。 (2)估一估剩下的钱够不够买练习本 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 预设:把卷笔刀看成3.5元,则6.5+3.5=10(元),剩下5元大于4.70元,所以够买日记本。 (3)学生独立计算下的钱够不够买练习本,一生板演。 预设:15-9.9=5.1(元) 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8题。(课件出示) (1)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信息和问题。 教师提问:合计是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展示,并说出计算的方法、过程。 预设:爸爸两个月共用61.0元,又知道1月份的电话费是30.2元,用61.0-30.2计算出爸爸2月份的电话费是30.8元。 2月份妈妈电话费支出合计是26.7+20.4=47.1(元)。 1月份爸爸和妈妈电话费的支出合计是:30.2+26.7=56.9(元),2月份合计是51.2元,因此两个月电话费的总支出是108.1元。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90练习六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交流后集体订正。 (2)全班交流结果,并小结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 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增强学习信心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表扬和鼓励 设置估算,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1页“练习六”第6题、第9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大小比较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单元知识梳理清晰明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在与同伴的分享中提升审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们都独立思考问题,能表达白己的想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教师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思路可能会不清晰。 教学建议:在教学时,应注意在教授解题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再理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