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方案设计
学校名称:宝龙山中学
课程名称:初中语文
内容主题:《在山的那边》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主备教师:杜娜
辅备教师:唐亚杰 周岩 杨春风 薛佳
上课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主题 在山的那边 导学教师 杜娜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2 学习日期 2015年11月13-1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关键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开发学习工具单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结构化预习
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1-3分钟 情景引导(学术助理创设) 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呈现“学习目标” 产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能够目标明确第进行学习
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 10-15分钟 创设自主预习情境 发放《问题导读评价单》,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 1.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采取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2.组长、学科长组织指导预习
三.预习评价合作讨论 5-7分钟 创设预习评价情境 [旁白]评价问题。1.要求学科长组织小组合作读课文,准备展读2.学科长组织讨论交流生字词的积累3.组织讨论交流教师预设问题 1.学生通过讨论《导读评价单》纠正自己错题,争议大的问题和老师交流,也可等待展评时解决。2、小组长学科长监督、指导
四.小组展评合作探究 8-15分钟 创设展评情景 [旁白] 组织展评探究1.五个小组合作展读课文2.三个小组分别按音、形、义展讲积累的生字词 1. 学生对自己积累的字词要生动地展讲2.聆听的学生要在听别人展讲时作好记录。3.学生也可对别人展讲提出质疑。
五.归纳共性问题生成 2-5分钟 创设问题生成情境 [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先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达成一致。1.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问题设计2.教师巡回指导问题生成本要有价值。 1.深入文本,自主生成问题。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本反馈给老师。
学习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2分钟 创设语言情境 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学生认真倾听。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7-10分钟 创设组内合作交流情境 1、根据生成问题和课前发放的《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指导小组讨论和展写。2、重点关注学生完成效果。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持组织。 1、学生课前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2、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策略。
重点问题,展示解决 15-30分钟 创设展示、交流、质疑情境 1、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大胆的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2、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解读。2、在同学展讲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3、在展讲完毕之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质疑。4、组长组织学生做好记录。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1-3分钟 创设总结情景 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收获,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励表扬。 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时,可以适当记录
学习方案设计附件:
附件一:《在山的那边》问题导读----评价单
附件二:《在山的那边》问题解决----评价单
附件三:《在山的那边》问题巩固----评价单
《在山的那边》问题导读-评价单
七年级语文组 设计人:杜娜 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2015-11-13
【学习目标】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学法提示】
采取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
小组合作,解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梦的,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是做一个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还是做一个周游世界的旅行家?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驰骋赛场的运动员?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感情白法奔放的文学家……,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
【预习评价】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chī( )想 níng( )成 xuān ( )腾
yòu ( )惑 一shùn ( )间 隐mì( )
2、听读课文回答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1、放声朗读。
2、要投入感情。
三、整体感知
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问题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在山的那边》问题解决-评价单
七年级语文组 设计人:杜娜 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2015-11-13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学术助理
《在山的那边》问题巩固-评价单
七年级语文组 设计人:杜娜 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5-11-13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chī( )想 níng( )成 xuān ( )腾
yòu ( )惑 一shùn ( )间 隐mì( )
二、选择怡当的词语填空。
1.A.信心 B.信念
只有抱定坚定的________,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老师的鼓励使他的________大增,他又自信地站到起跑线上。
2.A.痴想 B.幻想
不好好学习却想取得好成绩,无疑是________。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________不断成为现实。
三、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B.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C.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D.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四.根据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伏在窗口痴想渴望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
B.我渴望见到的大海是信念凝成的大海。
C.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使我一次次失望过。
D.从小飘来的种子使我一次次鼓起信心。
五、阅读下文,完成 5~9题。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_______在远方为我_______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_________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_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_________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_________你的眼睛
5.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1)诱惑着我的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9.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学习方案设计案例之《在山的那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