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史考点总结:主要考查经济与外交(今年外交是重点,1964年中法建交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一、阶段特征与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构建
1、1949-1978
特征综述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成就与教训并存,为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具体表现 政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
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稳定国家财政,调整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补充拓展:1953-1956经济建设属于模仿苏联时期;一五计划为中国工业化及后期的国防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56年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功绩的否定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恐慌,也为中苏关系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思想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劳模,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科技教育方面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治 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制度建设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4.抗美援朝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5.外交成就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外交成就 ①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经济 1.土地改革(1950-1952) (1)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意义:①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措施:“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2)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4.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5.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一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文化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理论
1956-1976
政治 1.民主政治的挫折——“文化大革命”表现:(1)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3)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为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奠定基础); (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冰释雪融: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因此建交过程比较曲折) (4)建交热潮: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经济 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探索失误(左倾错误): ①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纠正错误: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文化 1.思想 (1)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科技: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1)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3)结盟性:实行“一边倒”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
(4)内向性:即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5)过渡性:即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2.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阶段特征 背景 目的
“一边倒” (20世纪 50年代)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政策 ③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 ①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 ②打破封锁、孤立,恢复发展经济 ③加强国防安全等
反苏反美(20 世纪60年代) 1964年中法建交 ①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 ③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①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②积极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联美遏苏(20 世纪70年代) ①美苏争霸,美国趋于守势 ②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 ①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
在70年代以后的外交中美与中苏关系的选择上中国从国家利益及国际形势变化考虑选择优先与美国建交,不急于与苏联建交,1989年中苏恢复正常外交;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及71——79年中美关系改善有助于改革开放及台湾问题的解决;
2、1978-----至今
1.政治上: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革”时期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至了经济建设上来。
2.外交上: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经济上:
①对内改革:在农村,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农民拥有了经营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剩余劳动力。因此,1984年乡镇企业如火如荼的创办了起来。在城市,1984年对国企进行了改革,目的是增强国企的活力、竞争力,1993年开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对外开放:在改革的同时,又进行了以吸收外资、技术为目标的对外开放。1979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再到1990年的上海浦东,中国不断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4.文化上: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课外拓展:
建国的政策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新生政权的巩固;1956年一化三改完成,中共八大召开后党内存在着市场派与计划派的斗争,部分人比如财政部长陈云主张恢复市场的作用,大部分人仍坚持走计划经济道路排斥市场,这场无形的斗争持续到1978,市场派逐渐占据上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经过78-92的探索,92年以后逐步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1962-1965国民经济有所好转,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人开始偷偷搞承包制,1978年以后承包制才逐步得到国家的认可与推广。
新中国经济建设难点突破
新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前,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时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个时期一脉相承,接续完成中国经济从起步到腾飞、再到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
站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保证国家安全(1949-1978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绘制新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成立初期的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建立起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促成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然而,当中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面临工业化道路选择时,有三大因素影响中国改变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第一,国家安全和统一要求重工业优先发展。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国对工业实力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有着异常深刻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并随后签订所谓“保护台湾”的条约。当时,美国钢、煤、原油、电力的产量分别为中国的62.6倍、7倍、70.2倍和63.4倍;人均产量为中国的268倍、25.4倍、245.5倍和226.1倍。悬殊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迫使中国中断了解放台湾的统一大业。朝鲜停战之后不久又爆发了越南战争。二战后,美国介入的两次大规模局部热战都发生在中国周边,严峻的安全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国防工业。1953年,毛泽东亲自修订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就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
第二,国民经济体系迫切要求解决重工业瓶颈问题。重工业的落后不仅不能有效保障国防安全,而且拖累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毛泽东在1955年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谈及重工业落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陈云说:“我们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扩大轻工业,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系统地改善人民生活。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样:许多轻工业设备还有空闲,原定增加的纱锭还得减少,原因就是缺少原料。除缺少来自农产品的原料,比如棉、丝、毛、烟叶、甘蔗等等以外,还缺少来自重工业的原料,比如化学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等。”
第三,资本严重短缺、农业剩余非常有限,制约了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国家,当时全国5.4亿人口中有4.8亿是农民,农业剩余是工业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据195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全国农户土地改革时平均每户仅拥有耕畜0.6头,犁0.5部,多数农户从事家庭为单位的经营都很困难,在正常年景下,每到青黄不接的春季,全国尚有两千万以上农民缺少口粮。根据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中国的GDP仅为679.1亿元人民币,人均119元(按1955年币值);年末全国城乡储蓄存款8.6亿元,人均1.5元;国家外汇储备只有1.08亿美元。可见,中国当时确实处于发展经济学所说的“贫困陷阱”,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为工业化提供积累。
为迅速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尤其是国防工业,中国确立了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而为了确保低收入下实现高积累政策和社会稳定,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从而确保了有限的资源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援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和核潜艇等为代表的尖端武器,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197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5.9倍,年均增长11.5%,三大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0.5%、20.8%、28.7%变为27.7%、47.7%、24.6%,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
这一时期还为日后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诸多必要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据统计,截至1978年,全国各地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4585座,建成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249处,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05.3万公顷,较1949年增加3212.5万公顷;[6] 1953—1977年,交通运输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0亿元,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成渝、兰新、成昆及京沪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上世纪80年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铁路建设投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经济发展明显得益于过去的较多投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准备了条件。
富起来:改革开放开启致富之门(1978-2012年)
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贫困陷阱”,保障了高积累下的社会稳定,为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保障国防安全、储备发展要素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调动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实现。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不多,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整体上还较低,远未摆脱贫困状态。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7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605元,比1957年的637元不升反降,(1977年冬普调工资后)1978年也仅为644元。从消费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7年的406.12斤降至1978年的390.92斤,食用植物油由4.84斤降至3.19斤、猪肉由10.15斤增至15.34斤,食糖由3.02斤增至6.84斤、棉布由20.47尺增至24.11尺、煤炭由170.19斤增至210.31斤,生活水平提高有限。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城市居民消费处于温饱阶段,农村居民则处于贫困阶段。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了。从1977年下半年起,国务院安排各部委派团出国访问考察,考察结果令国人警醒。法国马赛钢铁厂,从采矿到轧钢,年产350万吨钢,职工只有7千人;而当时武钢年产230万吨钢,职工6.7万人。 丰田汽车厂,职工4.3万人,加上直接协作的工厂不过15万人,年产汽车270万辆;而长春汽车制造厂4.3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4.3万辆;全国汽车行业70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总共也只有13万辆。在质量方面,中国的汽车跑10万公里就要大修,而日本汽车能跑40万公里。中国的电视显像管按规定标准可用1000—2000小时,实际上有些只能用700小时,而日本的能用1.3万小时。1978年9月,邓小平谈及出访带来的思想震撼时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率先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向创新发展的最重大命题,中国迎来了活力迸发、财富涌流的时代。在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对内“搞活”,通过“放权让利”和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不仅形成了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看不见的手”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协同作用,将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普遍调动起来。中国还通过扩大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这种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国外资源市场“统筹兼顾”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热点问题:中法关系总结
中国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对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民贵君轻”作为攻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对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1.法国是侵华较早的列强之一:继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之后,法国于1844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这个条约也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2.与英国一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法国通过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掠夺了更多的侵略权益,如获得大量赔款、新开放了十一个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陆传教、游历、经商,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3.发动中法战争:随着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加强了对我国西南地区的侵略,最终演变成长达两年之久的中法战争。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通过《中法新约》,法国侵入中国的西南地区。
4.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法国强租了广州湾,并将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划为其势力范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法国积极参与。1901年,与英、俄、德等11国和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在巴黎和会上欺压中国:1919年,英、法、美三国主导的巴黎和会,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
6.二战中,中法两国都曾遭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中国与戴高乐代表的“自由法国”及光复后的法国是盟友关系。
1959年,戴高乐复出并当选了法国总统,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了。戴高乐上台后,实施和美国相抗衡的“戴高乐主义”,首先从北约手中收回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并将美军在法国部署的战斗轰炸机驱逐出境。在法国脱离北约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之后,戴高乐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外交事务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4年1月27日,世界外交历史上传来一个爆炸性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一致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将在三个月之内互派大使。”这则简短的公报,在当时世界的冷战格局之下无异于一颗核弹爆炸。
中法建交对于其他西方国家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也使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
1.20世纪50~60年代中法关系变化的原因:
(1)美国企图控制欧洲,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2)法国实力增强,开始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3)中苏关系破裂。(4)中国外交思想的完善。(5)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中法建交的意义:
(1)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2)有利于中国外交局面的改善。(3)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有助于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法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目标。(5)有利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和世界和平。
3.中法关系发展的启示:
(1)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可以友好相处。(2)中法关系经历的波折,也体现出改革开放的艰难与曲折。(3)新时期的中法关系将更好造福于世界人民,共同构筑更美好、更和谐的世界。
4.此次马克龙访华的现实意义:
(1)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大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议题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需要加强协调。(2)法国作为欧盟创始国和核心国,对稳定中欧关系作用较大。(3)中法关系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此访对夯实中法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起到推进作用
真题演练
1、(2022·山东高考,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2、(2022·北京高考,10)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 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3、 (2023·湖南高考)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4、 (2022·全国甲卷,31)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DCC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还确立了进一步深化国营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1993年12月通过相关法律,1994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49-52年的商品经济时代,53-76的计划经济时代,78-92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及92-至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摸索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