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时空定位:
学习要点: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秦朝统一的条件及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意义。
2.了解秦朝的暴政,分析其迅速败亡的原因。
教材概述: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历史由上古时期进入到中古阶段,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政策的完善,使其疆域面积不断扩大,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但由于秦朝统治者采用的“法治”思想过于死板苛刻,暴政不断,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朝代更迭——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教学关键: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通过学习秦朝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爱国爱家情怀。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难点:正确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民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利与不利因素。
教材知识点:
一、秦的统一
1.条件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商鞅变法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2.经过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建立三公九卿制,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
地方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巩固统一:南征越族,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意义
秦的统一,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5.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秦朝的暴政
秦始皇的穷奢极欲
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他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兴师动
众出外巡游、封禅,加上开拓边疆和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工程,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焚书坑儒”
目的:为了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巩固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
影响:是一场全国性的文化大浩劫,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秦二世的残暴
残忍昏庸,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都达到极点。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末农民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2)领导人:先是陈胜、吴广,号为“张楚”,后是刘邦、项羽。
(3)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2.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最终击败项羽,取得胜利。
四、秦朝的历史地位
(1)完成统一,建立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六国;统一西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开创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秦律为后世律令的制定与完善奠定基础;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驰道、邮驿等。
(3)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秦朝徭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沉重,结果引发农民起义而速亡。汉初统治者以秦亡为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治世局面。
(4)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五、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消极
经济 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社会进步
政治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制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思想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内的传播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六、史观解读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1)唯物史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秦朝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法家思想的影响等基础上形成的。
(2)现代化史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上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
(3)辩证史观:在巩固国家统一、发展经济、形成中华民族、奠定以后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等方面起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阶级矛盾激化、吏治腐败、禁锢思想等消极影响。
(4)文明史观:从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从贵族制到官僚制、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社会转型。
七、对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1.原因
(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反抗。
(3)思想上,受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2.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皇帝从决策到立法、司法、行政等行使独断权力。
(5)思想文化专制。
3.影响
(1)积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制度下实行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
(2)消极: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使人民处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