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背景:唐后期以来 、 。
2.措施:
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 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 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 ,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 ,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2)对丞相的控制:
在中央,由 专掌军政, 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并增设 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 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3)对武将的控制: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 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 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 治,扩大 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影响:
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 。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 , 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边防压力:
(1)宋辽关系:
早在北宋建立之前, 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 ,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 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 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 ”。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辽关系:
北宋又与西北 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 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 向北宋 ,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 ”。
2.财政危机
冗兵:北宋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 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 也不断膨胀。
冗费: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王安石变法
1.渊源:
宋仁宗在位时,大臣 曾发起一次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史称 。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2.目的:
1069年, 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 的目的。
3.内容:
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 贷款、拨巨资从事 经营等手段,力图在 的同时 ;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 ,取代募兵制。
4.效果
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 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 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5.问题
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 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 ,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四、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被东北 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
北宋康王 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 ,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 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 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 主动向金朝求和。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 。以 东起淮水、西至 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 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 。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此后宋金之间 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 ,宋帝世代尊金帝为叔父或伯父,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