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师生公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师生公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25 21:5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师生公用导学案
姓名 班 组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二、预习提纲
(一)、阅读讨论:航海奇案
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拢,平行着驶向前方。忽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的,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闯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意外的船祸?在当时,谁也说不上来,据说海事法庭在处理这件奇案时,也只得糊里糊涂地判处船长指挥不当呢!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算明白了,这次海面上的飞来横祸,与流体的压强有关. 流体压强与流速又是什么关系
1.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
2.气体在流速_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_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大。
三、重点学习
二、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下述器材进行实验:乒乓球、漏斗、筷子、塑料管、小纸船、纸、水盆、矿泉瓶。
a.象课本图8---45那样往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
b.象课本图8---45那样将事先折好的两只小船,放入水盆内,然后用矿泉瓶当作水管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
三、学以致用
问题1:生活中流体压强、流速又有哪些应用呢?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飞机,那飞机是如何在天空飞翔呢?
问题2:现在改变一下,用双手将一张纸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手中的纸会怎样?
问题3:飞机升力的产生是否也是这样?观看飞机起飞和飞机的机翼特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飞机的机翼有什么特点?
2.飞机飞行时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四、释疑解难
我们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可以解释开始的事故原因了。原来,当两艘船平行着向前航行时,在两艘船中间的水比外侧的水流得快,中间水对两船内侧的压强,也就比外侧对两船外侧的压强要小。于是,在外侧水的压力作用下,两船渐渐靠近,最后相撞。又由于“豪克”号较小,在同样大小压力的作用下,它向两船中间靠拢时速度要快的多。因此,造成了“豪克”号撞击“奥林匹克”号的事故,现在航海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船吸现象”。鉴于这类海难事故不断发生,而且轮船和军舰越造越大,一旦发生撞船事故,它们的危害性也越大,因此,世界海事组织对这种情况下航海规则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它们包括两船同向行驶时,彼此必须保持多大的间隔,在通过狭窄地段时,小船与大船彼此应作怎样的规避,等等。
同样道理,当刮风时,屋面上的空气流动得很快,等于风速,而屋面下的空气几乎是不流动的。根据伯努利原理,这时屋面下空气的压力大于屋面上的气压。要是风越刮越大,则屋面上下的压力差也越来越大。一旦风速超过一定程度,这个压力差就“哗”的一下掀起屋顶的茅草,使其七零八落地随风飘扬。正如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说的那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此外,在火车飞速而来时,大家决不可站在离路轨很近的地方,因为疾驶而过的火车对站在它旁边的人有一股很大的吸引力。有人测定过,在火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前进时,竟有8公斤左右的力从身后把人推向火车。你瞧,这该有多危险啊!
为什么说到水流湍急的江河里去游泳是很危险的事?有人计算了一下,当江心的水流以每秒1米的速度前进时,差不多有300牛的力在吸引着人的身体,就是水性很好的游泳能手也只能望而生畏,不敢随便下水啊!
四、反馈练习
1.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
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 B.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C.气体流速不影响气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安全线外气压大于线内气压,大气压力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3.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住雪; B.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C.车上原来有雪;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4.观察右图所示实验,当用力向A管吹气时,会看到B管中水位_______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实用价值,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用手拿着试卷纸相邻的两角,让试卷自由下垂,用嘴分别向试卷的两侧吹气,观察、对比、分析两次吹气时,试卷运动情况、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
(1)在试卷上侧吹气时的受力情况;
(2)在试卷下侧吹气时的受力情况。
6.诗人杜甫在其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若屋外气压急剧下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屋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约 1×105Pa,屋顶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多大?
五、自我反思
我的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