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1866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故居正门孙中山故居侧面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香港大学前身就是孙中山就读的香港西医书院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一、从“医人”到“医国”,图谋救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从事政治活动才能救国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 6月史料再现改良革命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1894投身民主革命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美国檀香山兴中会旧址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时间、地点、宗旨、纲领、意义)(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第三人胡瑛、第四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扬谷。后排左一章士钊,左四刘揆一。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到同盟会成立华兴会1904年,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蔡元培光复会领导人及在日本的部分会员(1904年)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到同盟会成立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时间、地点、宗旨、纲领、意义)(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时间、地点、纲领、意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1894投身民主革命1905创建同盟会领导全国革命康有为孙中山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P K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保皇派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因:内容:作用:性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论战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武昌起义:1911.10.10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武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1912.1.1晚11时,孙中山在原清两江总督署大堂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2.12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就)1912.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中华民国成立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武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武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辞职:1912.4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1894投身民主革命1905创建同盟会领导全国革命1912建立中华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1913年3月宋教仁案善后借款合同文本 孙中山重新踏上革命道路捍卫共和二、从“改良”到“革命”1、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2、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败屡战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 二次革命袁世凯与日本签定“二十一条”袁世凯登基称帝 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开始。这是护国军部分将领合影(中为蔡锷)。 1917 年 9 月 10 日 孙 中 山 就 任 大 元 帅 后 发 布 的 布 告。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原因: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
中共的帮助2、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与时俱进 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1894投身民主革命1905创建同盟会领导全国革命1912建立中华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1924促成国共合作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的民权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①不反帝→反帝
②反满→民族平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高纲领1924年6月,孙中山与蒋介石(中)、何应钦(左)、王柏龄(右)在黄埔军校合影黄埔军校18661887出生广东香山农民家庭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中山的一生1894投身民主革命1905创建同盟会领导全国革命1912建立中华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1924促成国共合作1925北京病逝 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
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4.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5.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和平建国纲领》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
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
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