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单元《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在历史小知识的课堂讨论中,小华和小文就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什么人的问题发生了分歧,假如你是仲裁者,你的答案是( )
A、阿拉伯人和印度人 B、埃及人和阿拉伯人
C、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D、印度人和苏美尔人
2.现代奥运会比赛最后一个项目一马拉松长跑,源自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巴比伦
3.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生活在( )。
A.金字塔的国度 B.万里长城的国度
C.佛教的诞生地 D.西方文明发源地
4.与马拉松长跑有关的战争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5.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首都设在( )
A、亚历山大 B、雅典 C、伊苏斯 D、巴比伦
7.中国古书记载的“大食”就是指( )
A、罗马帝国 B、拜占廷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8.下列哪一本书介绍了亚洲国家的富庶和繁荣,并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 )
A、《马可 波罗行记》 B、《历史》 C、《罗摩衍那》 D、《伊尼特》
9.你一定知道马拉松长跑这个体育项目那么,你知道马拉松长跑运动的起源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吗?( )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马其顿战争 D、布匿战争
10.“春节”“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你知道这些节日与那一宗教有关吗?( )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11.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荷马史诗》
C.《俄底浦斯王》 D.《天方夜谭》
1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3.“1、2、3、4……”这些数学中常用的数字,其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中国人、阿拉伯人 B.古印度人、埃及人
C.阿拉伯人、波斯人 D.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14.信仰上帝,崇奉上帝之子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他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他奇异的经历和广博的见闻,生动地留在了一部脍炙人口的著作中。他是:
A.张骞 B.马可·波罗
C.哥伦布 D.麦哲伦
16.亚历山大在位时,不断出兵东征,先后征服了亚非一些古老的国家,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帝国把都城定在了:
A.罗马 B.巴比伦 C.雅典 D.开罗
第II卷(非选择题)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2)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3)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它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帝国最初的200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该帝国通中国贸易的通道被称做什么?
19.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2) 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
21.阅读材料:
材料一 :现在君临之大汗,名称忽必烈汗,今特述其伟业,及其朝廷一切可以注意之事实,并其如何保持土地、治理人民之方法。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波罗行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忽必烈”是谁
(2)材料二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是否属实
(3)简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内容,并指出本书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B
6.D
7.D
8.A
9.B
10.C
11.A
12.B
13. D
14.B
15.B
16.B
17.(1)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
(2)12世纪;阿拉伯人
(3)数字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18.
(1)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
(2)汉朝;大秦。
(3)条条大路通罗马
(4)丝绸之路。
19.他们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古代文化。例如:阿拉比人在印度人创造的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印度、古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启示: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20.(1)丝绸之路; 阿拉伯人
(2)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3)科技发明一定要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实践, 这样它才能发挥其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重视科技等.
21.(1)元世祖。中国元朝的第一个皇帝。
(2)不属实。
(3)书中记述了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因而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十四五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在绘制早期世界地图时,有的还参考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