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07: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方式一】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一下,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回答凸、凹透镜的定义)
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生: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师:教师拿一凸透镜置于烛焰和黑板之间,学生观察.改变凸透镜与烛焰间的距离,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甲:我看见在黑板上出现了蜡烛的火焰.
生乙:我发现火焰的大小随透镜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师: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方式二】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奶奶用到它,针线活儿人人夸;小朋友们用到它,科学发现成就大.
学生自由猜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引导和评价.“放大镜”是透镜的一种,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方式三】PPT展示图片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物时就忍不住用照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那么你知道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吗?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1.教学准备:白板、多媒体电脑、课件;照相机、实物展台、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凸透镜、硬纸板、塑料薄膜、毛玻璃、胶带、自制模型照相机.
2.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课题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 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PPT展示图片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物时就忍不住用照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那么你知道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吗?相机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引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照相机 【教师讲解】教师手拿一个照相机实物,用PPT展示照相机图片,介绍照相机的构造及其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大家看我手中这架照相机,它和其他照相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它前面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生甲:是用来成像的. 师:成什么样的像呢? 生乙:成缩小的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照相机可以把一座高楼缩在一张小底片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照相机就是利用光经过镜头可以成缩小的像这一原理制成的. 【教师提出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4“照相机”相关内容,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师讲解】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它的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用PPT展示),胶片上的感光物质受到形成的像的光照后,发生化学反应,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就成为底片,洗印后就得到相片了. 【教师总结】用多媒体演示照相机的原理,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小于物距.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教师提出问题】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该怎么做?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作答;然后老师归纳得出:要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照相机的“调焦”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教师板书】 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通过它可以在底片上成缩小、倒立的像. 二、投影仪 【过渡语】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投影仪的具体成像过程. 【教师提出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5“投影仪”的相关内容,谁能来介绍一下它的结构? 【教师PPT展示】投影仪的结构和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把投影仪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正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图像,指导学生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甲:我看到天花板上有一个放大的像. 生乙:我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教师讲解】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源发出的光和反光镜反射的光经过聚光镜强烈的照亮投影片,前后调整镜头的位置,以及平面镜的角度,屏幕上就会出现投影片上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像. 【教师总结】用多媒体模拟投影仪的使用,总结投影仪成像特点: 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教师提出问题】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可以请学生上台实际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要倒着放在载物台上. 【教师提出要求】幻灯机的结构和投影仪相似.有关幻灯机的结构,请学生在课下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 【教师板书】 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它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这一特点来工作的. 三、放大镜 【过渡语】师: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见过或用过放大镜,下面大家就利用各自桌上的放大镜来观察周围的物体.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甲:利用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大了. 生乙:我发现放大镜离书本越远,书上的字越大. 生丙:我发现字都是正立的. 生丁:不对!我看到的字虽然也放大了,但字是倒立的.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至于为何放大的字有时正立、有时倒立,这是由于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的缘故,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继续研究.(说明:物距的改变导致像的正倒、缩放、虚实也随之改变,这一点应适当向学生介绍,但在此不必说明原因.) 【教师PPT展示】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教师PPT展示(小结)】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使用时,必须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焦点之内,这样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且物距小于相距,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教师板书】 放大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利用它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实像和虚像 【教师提出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6“实像和虚像”的相关内容,归纳出实像和虚像的定义. 【教师PPT展示(板书)】 【教师PPT展示】实像和虚像的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比较.(见PPT表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一、照相机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比较远,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像调节:要使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物体,胶片远离镜头 投影仪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比较近,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像调节:要使像变大,应使物体靠近镜头,屏幕远离镜头 三、放大镜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很近,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像调节:物体离焦点越近(在焦距内),像越大
课堂检测 1. 如图,小明通过放大镜(凸透镜),看到课本上被放大的字。已知此时放大镜到课本的距离为4cm,那么,该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cm B.3cm C.4cm D.5cm 【解析】放大镜到课本上字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大镜的焦距大于4厘米,可能是5厘米。选D。 2. 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胶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太小了,致使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要使屏幕上的投影更大些,还要清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镜头靠近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 B.将镜头靠近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 C.将镜头远离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 D.将镜头远离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 【解析】投影仪镜头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得到的像就越大,所以要将投影仪的镜头靠近胶片,但若光屏保持不动,则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所以还要投影仪远离屏幕。 3. 小明同学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情况进行了比较后,他认为这三种仪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实像都和物体分别居于透镜两侧 B. 虚像都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 C.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D. 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解析】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实像都是倒立,且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异侧;虚像是正立的,且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同侧;虚像是放大的;实像有缩小的也有放大的。所以D项说法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解析】实像能用眼睛看到,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选项C正确。 5. 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宇航员王亚平制做了一个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 D.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解析】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她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凸透镜成的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倒影”是实像,可呈现在光屏上,故B错误。当她距水球变近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倒影”会变大;反之,“倒影”会变小,故C、D错误。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5.2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通过它可以在底片上成缩小、倒立的像. 二、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它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这一特点来工作的. 三、放大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利用它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