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作者,考查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吟诵,当堂实记。
3.理解登楼和秋的意象寓意。
4.结合声韵理解诗意,掌握修辞,明确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回顾作者,考查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吟诵,当堂实记。
3.理解登楼和秋的意象寓意。
4.结合声韵理解诗意,掌握修辞,明确主题。
【教学方法】
1.吟诵教学法
2.互助合作讲读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
1.视频回顾:词豪的一生。
2.文学常识接龙回答。(该环节教师也可以制作抢答题,进行抢答。)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词豪放派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口喊“杀贼”而亡,谥号“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二、整体感知,了解常识。
1.听诵,正音,反复读诵。
2.明确词牌
“丑奴儿”,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为双调小令(小令,字数小于等于58),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各押三个平声韵。是从唐教坊兼有歌舞的大曲《杨下采桑》(《羯鼓录》中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而来。
3.理解题目
明确:“书”,《说文》释本义为“著”,指书写,记述。“博山”,山名,在江西上饶西南30余里处,远望形状如庐山的博山香炉峰,因而得名。“博山道”即是山中之道,辛弃疾隐居带湖时,常往来博山道中。
“壁”,指道旁的山崖或石壁。
“书博山道中壁”即作者在博山道旁的石壁上题词之意。题壁文学最早可追溯到屈原,《楚辞章句》:“(屈原)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汉魏六朝以后,题壁文学日渐繁荣。在出版业不发达的古代,题壁是重要的诗文创作和传播方式。
三、深入文本,声韵分析,明确主题。
1.吟咏文本,明确大意。
重点注释:
[1]层楼:高楼。
[2]赋:作(诗、词)。
[3]强(qiǎng)说愁:没有愁而说愁,即无病呻吟。强,竭力,极力。
明确大意: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愁啊,所以喜欢登上高楼的感觉。登上高楼,是为了能赋出一首新词,硬装着说自己心里很愁。
如今倒是尝尽了人间的愁滋味,可想表达却不知如何说起。想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最后只能道一句“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哪……”
2.声韵分析,补充意象,明确修辞。
声韵分析参考:
上阕:
第一句“年”拖长,有对光阴的慨叹,强调那时还是少年;“不识”高音强调,未经风霜、不谙世事;“滋”拖长,表现愁之长。“不识”两个入声连用,滞涩、顿挫,强调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含有今昔对比之意,从“不识”到“识”,中间的一生经受了多少沧桑,所以下阕第一句的“识”也是顿挫。
(分析上阙的时候,就可以贯穿讲解本诗的主要修辞:对比和反复)
第二句“爱上”读高,强调的是主动要求登高望远,很有抱负和志向;“楼”韵字拖长,暗含悲伤,这里有世道艰难之意;说的是,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愁,一腔热血好像能够战胜一切的感觉。
这首词押的韵字为“楼”“愁”“休”“秋”,是“尤”韵,韵母是“iu”。它是一个始于小开口又终于小开口的音,悠长之感突出,声情特色为悠长、舒缓、温柔,作者用以抒发压抑收敛的忧愁,体现一种言不由衷、无可奈何的悲伤。
第三句是对第二句整体的语气加强,将要表达的内容强化。
第四句“为赋”和“强说”读高,儒家讲究君子登高必赋,而古人传统表现为登高必愁;“词”和“愁”拖长,表示登楼必然抒发的愁情,可是自己心中无愁,只好无病呻吟。
下阕:
第一句“今”低长,表示光阴荏苒;“识尽”高音强调,表示尝尽辛酸苦恨,“滋”拖长。
第二句“欲说”顿挫,强调那种不说也无法掩盖,说了便会涕泪怆下的复杂情状;“说”是入声字,顿挫,强调勉强,故作深沉,而其实不懂真正的忧愁,也是含有今昔对比之意,以无病呻吟之假愁对比家国悲恨之深愁。 “欲说”两个入声字,滞涩、顿挫,强调那种不说也无法掩盖,说了便会涕泪怆下的复杂情状。 “休”拖长,表示终于没有说出口,毕竟实在是有着切肤之痛的愁苦,说出来真是愁上加愁,终至无可奈何。
第三句是对第二句整体的语气加强,将要表达的内容强化。
第四句“却道”读高,表示强烈的转折,有出人意表之感;入声字“却”顿挫,强调百转千折之后,蓄积的悲情没有狂风暴雨般地淋漓而出,却言不由衷地言及其他,愈见积郁之深之重;“凉”拖长,体现凄凉之感;“好个”高音强调,表示他说的其实是反话。
(此环节,可以再分析爱上层楼这一句的时候,补充登楼与登高意象的对比讲解,重点明确登楼意象。)
意象典故补充:
[1]上层楼:即意味着登楼,意寓发愁。典出王粲的《登楼赋》,《登楼赋》以抒发思乡之情、流亡之感、时光易逝及壮志难酬之悲奠定了“登楼”意象“消愁”的基本内涵。
[2]好个秋:秋,意寓悲凉、思乡怀归。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秋天美好,暗含着“悲秋”的主题。万物萧条的秋天最容易触发人们对时间的思考,引发“逝者如斯”的感慨。
3.体悟情感,明确主题。
明确:这首词的主题是“怀才不遇”。
辛弃疾从青年时代就一直在为收复中原、光复华夏而不懈努力。二十二岁南归大宋后,他曾带兵与金兵直接交锋,也曾几度向朝廷建言献策,提出抗金复国大计。但朝廷除了短暂的“隆兴北伐”之后,对外再无任何作为。辛弃疾首次被弹劾削职时已是四十一岁了。面对朝廷的内外政策,面对自己二十年的仕途坎坷,辛弃疾对自己毕生坚持的理想感觉愈发渺茫。回望自己曾经“爱上层楼”的无畏闯劲儿,如今实在是“欲说还休”。大道之沦丧,命运之不公,让辛弃疾体会到了天下文人共同的悲哀,也让他本能地做出对理想继续坚守,不屈服、不同流合污的选择。这体现出的不仅是辛弃疾个人的人格理想,也是天下文人共同的人格力量。
辛弃疾被弹劾削职,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相反,每天在闲居之地看似无所事事,游山玩水,实际上,作者是在耐心等待、寻求新的机会。身为文人的辛弃疾在理想没有实现以前,面对任何挫折打击,都不会放弃未竟事业,这便是文人的秉性。
文人对于理想和道义的坚持,是不惧怕来自任何方面的阻力和困难的,即使身处逆境,也在等待机会,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要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以平生所学兼善天下,造福众生。对于文人的理想,我们已经接触多次了,便是基于天下为公的济世安民。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其中是没有个人私欲的。但不幸的是,不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机会,而且历史上也几乎没有谁真正实现过这一理想,所以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语。
同学们,现在我们也处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也许你不同意,觉得现在自己的愁也挺多的。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未来的困难可能比现在还要大很多。真正到了有愁不想说的地步,也就具备应对艰难的能力了。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增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从古诗文中学习古代文人的精神,从私欲转向公心,放眼天下,这才是真正强大了自己的心灵。
四、思考探讨
词人仅仅就是在说愁吗?现在的你有“不识愁”而又“强说愁”的体验吗?词人又为何“欲说还休”,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欲说还休”呢?
明确:处境残酷,南宋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到猜忌,有愁,却也无处诉说,或者不敢诉说。更因为他一生的抱负就是收复失地,但是郁郁不得志,抱负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亦无处觅知音,无人理解,这份孤独的愁绪又能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何用?这中间也饱含着对南宋朝廷偏安求和的无限失望之情。
其实,不仅仅是辛弃疾,《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饱受国破家亡之苦,也是“欲说还休”,惟留下那上下一百的冰雪世界;《岳阳楼记》里的范仲淹历经宦海浮沉、人生坎坷,亦“欲说还休”,展示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刘禹锡、欧阳修、苏轼又何尝不是“欲说还休”……
同学们,未来的你,可能更会有“识尽愁”而又“欲说还休”的体验。因为这就是普遍存在的人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