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6:1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其词,豪放派诗词的集大成者。
2.反复诵读吟咏,理解词的内容。
3.把握意象声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辛弃疾其人其词,豪放派诗词的集大成者。
2.反复诵读吟咏,理解词的内容。
3.把握意象声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吟诵教学法
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词的分类思维导图作为导入。引出本词
二、初读本词,了解内容。
1.听诵跟诵,准确读音。
2.听吟跟吟,明确声韵。
(1)韵:这首词的韵字是“营”“声”“兵”“惊”“名”“生”,押“庚”韵,在古代,韵母读音近似于“ɑnɡ”,有开阔之感和大雅铿锵、慷慨不平之气。
(2)入声:这首词的上阕入声字是“角”“八百”“十”“一”,下阕的入声字是“作”“却”“得”,这几个入声字要读得快速有力,表现出金戈铁马、所向披靡的豪放。最后一句“白发”两个入声字有涩滞、哽咽之感。
3.自主吟咏,把握格律。
(1)上阕
第一句,“醉里”读高,强调醉的状态;“灯”拖长,有挑亮的时间很长之意;“看剑”读高,强调剑出鞘的一刹那。
第二句,“回”拖长,说的是慢慢醒来;“吹角”读高,有惊醒之感;“营”拖长,有在整个军营回荡之感。
第三句,“八百”读高,强调是一头很不一般的牛被分食;“分”拖长,有分的时间很长之感;“麾下炙”都读高,有强调之意。
第四句,“弦”和“翻”拖长,突出声音之长;“塞外”读高,强调是杀伐战斗之声。
第五句,“场”拖长,说明沙场很大;“点”读高,强调是秋天,这是打仗的季节。
(2)下阕
第一句,“马作”读高,强调这样的状态;“卢”拖长,表明马蹄声连成一串;“飞快”读高,强调跑得快的场面。
第二句,“如”拖长,声音好似拉弓的动作一般;“霹雳”读高,有放箭时的爆破之感;“惊”拖长,说明弓弦一直在震动,声音如神。
第三句,“了却”读高,强调这件事一定要做;“王”拖长,充满感慨;“天下事”都读高,再次强调这件事必须要完成。
第四句,“前”拖长,也是充满感慨;“身后”读高,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性。
第五句,“怜”拖长,有无限感慨之意;“白发”读高,而且都是入声字,有特别强调之意和哽咽之感。
三、吟咏理解,穿插背景。(20分钟)
1.简单提问:
破阵子——词牌名。
补充知识:“破阵子”,一名“十拍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出自《秦王破阵乐》,为大型武舞曲,声容激壮。据陈旸《乐书》记载:“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后宋人用作词牌名,改为“破阵子”,为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一段。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目。
补充知识:
1) 为:介词,替,为了。
2) 陈同甫:陈亮,字同普,辛弃疾好友。
3) 壮词:雄壮的词篇。
4) 以寄之:以之寄之的省略,把它寄给陈亮。以:把。
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161年,21岁于家乡济南参加抗金义军,第二年1162年,即与南宋联系,后南下南宋。1163年,23岁,任江阴签判,后来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1181年冬天,42岁的辛弃疾备弹劾免职,归居江西上饶,之后二十年间,除了有两年一度去福建任职外,大部分时间在乡闲居。
1188年秋天,45岁的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陈亮,字同甫,辛弃疾的毕生挚友,古有钟子期伯牙,高山流水琴瑟知音,今有辛弃疾陈亮,报国雄心鹅湖相会。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这次相会后二人之间相互唱和的五首《贺新郎》中可见一斑。五年后,1193年,51岁的陈亮终于状元及第,当时54岁的辛弃疾即刻赋词一首,既表祝贺,亦是与陈亮共勉。也许这首词也预示了二人的未来,陈亮在上任途中就因病暴毙,辛弃疾虽然后来又被朝廷任用,但是他至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报国壮志,相传在临终之前,他突然睁开昏睡着的双眼,大呼数声:“杀贼”后,气绝身亡。
2.逐句吟咏,细细品味。
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3)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B、战斗场面
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C、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4)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 壮烈 的战斗场面
豪壮 的雄心壮志
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可怜白发生!
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四、把握主题,立德树人。
1.这首词的主题是“同道互励”。
辛弃疾与陈亮都有抗金复土的热望,也有实现这种壮志的才能,虽然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年代,使他们冷落不遇,这种壮志无法实现。然而,辛弃疾还是作了这首词,寄给同样“可怜”的陈亮,鼓励他不要气馁,坚守下去,矢志不渝。
2.播放小视频,加深理解记忆。
3.立德树人。
传统的中国文人在为济世安民之大业努力的过程中,无不怀揣着精忠报国的精神,这一精神支撑着他们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辛弃疾的一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被免官闲置,可是一旦被启用,他还是要拼命地有所作为,不论是在湖南组建“飞虎军”,还是在福建筹备海防的备战反攻,或是滁州减免赋税、江西饥荒赈济的民生治理,他总是要实践自己“济世安邦”的志向抱负,即使数遭诬陷弹劾、旋起旋废也未曾改变。辛弃疾用他的一生来实践他的理想,其精忠报国之心可见一斑。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背诵默写。
2.扩充朗读,辛弃疾与陈亮的五首《贺新郎》,以及辛弃疾的代表词作。
附补充材料:
《贺新郎》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来书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根,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陈亮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鹅湖会一年后,陈亮用原韵再赋《贺新郎》以寄辛弃疾,回忆去年的相聚:
《贺新郎 怀辛幼安用前韵》陈亮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