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22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22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3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09: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教材解读
本课三首古诗,体现了单元人文主题“伟大的品格”。但从题材上看,三首诗却迥然不同,分别是送别诗、边塞诗和咏物诗,内在的关联并不紧密。因此,教学时,三首诗可以相对独立地设计学习活动。
在众多送别诗中,《芙蓉楼送辛渐》应是立意最为独特的一首。诗的前两句与其他送别诗的写法大同小异,以“寒雨连江”“楚山孤”等景物,借景抒情,渲染离别气氛,表达不舍之情。然而后两句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却不是通常的思念,也不是内心的期许,而是真情的表白。仕途受挫、人生失意的王昌龄,深知洛阳的亲友们一定会担心自己,牵挂自己,于是他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告诉他在洛阳的亲友们,你们不必为我担忧,我还是那个保持着高洁品格的王昌龄。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边塞诗,字里行间充溢着英武之气。诗的前两句写单于遁逃,后两句写将士追击。但是这首诗并没有正面地描写单于如何遁逃,也没有直接地描写将士如何追击,而是通过“月黑雁飞高”和“大雪满弓刀”的环境描写,从侧面来烘托气氛,铺垫画面,把单于逃跑的狼狈、恐惧与将士追击的英雄豪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墨梅》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一首题画咏物诗。梅花作为中华民族最著名的花,历来在诗画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梅花也因此成为不畏严寒、坚强乐观、谦逊豁达品质的象征。与所有咏梅诗立意不同的是,王冕这首墨梅,没有赞美梅花的的俊俏和芳香,却突出了她的“清气”。“不要人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王冕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不管是送别诗、边塞诗还是咏物诗,四年级的学生之前都学到过,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回顾、勾连、对比,来加深对本课三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学习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会写“洛、壶”等10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能借助注释、联系背景、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冰心玉壶、墨梅等意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和节操。
学习重点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会写“洛、壶”等10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能借助注释、联系背景、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冰心玉壶、墨梅等意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和节操。
学习难点
能借助注释、联系背景、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冰心玉壶、墨梅等意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和节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芙蓉楼送辛渐》
单元导读,整体概览
1.出示单元篇章页,读读篇章页上的话。
聚焦主题句中的关键词:伟大的品格
说一说:什么样的品格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品格?
2.揭示课题:古诗三首。
出示课文页,读读三首古诗的题目,指出:《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墨梅》是一首咏物诗。
3.那么,从这三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品格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活动一 多样通读,读懂诗歌大意
1.多种方式(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朗读这首诗,初步读出诗歌的节奏。
2.说说送别的对象、时间与地点。
(1)送别的对象:辛渐(高适的朋友)。
(2)送别的时间:相机引导理解“寒雨”“平明”等词语的意思。
(3)送别的地点:芙蓉楼。
3.播放微课,了解诗人王昌龄写这首诗的背景。
学习活动二 想象送别画面,体会离别之情
引入情境。送别诗,总免不了要抒发离愁别绪,表达惜别之情。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那个送别的清晨,来到镇江的芙蓉楼。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齐读诗句。
2.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过程中相机点拨引导:
①想象一下,“寒雨连江”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能描述描述吗?
②“楚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参看注释、课件插图)。明明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为什么却说“楚山孤”呢?(表面写楚山,其实是借景抒情,要送别朋友辛渐,王昌龄内心感到孤独、不舍)
3.能读出王昌龄的孤独和不舍吗?指名朗读,齐读。
学习活动三 读懂“冰心玉壶”,感悟诗人品格
虽然不舍,终究要离别。离别之际,王昌龄可能会对辛渐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说一说。之后呈读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王昌龄孤身一人,被贬官在外地,那么,根据你的经验想象一下,洛阳的亲人、朋友们,会牵挂王昌龄吗?当他们在洛阳见到辛渐的时候,一定会关切地询问或打听什么呢?
预设:会关心王昌龄的身体、心情、工作、生活等等。
2.然而,王昌龄却让辛渐一定要告诉洛阳的亲友——一片冰心在玉壶。
(1)什么是“冰心”?什么是“玉壶”?从字面上猜猜看。
(2)出示冰心玉壶的图片。猜猜看,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3)观看一段微课视频,说一说王昌龄的“一片冰心”指的是什么?
交流,明确:不向小人屈服,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
学习活动四 联读对比诗句,再悟诗人品格
1.同样是送别朋友,
李白是这样跟汪伦表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是这样跟董大表白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却是这样对辛渐表白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通过这样的诗句,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王昌龄?
交流,相机板书:品格高洁、不忘初心。
.带着理解和感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就是王昌龄!品格高洁的王昌龄,不忘初心的王昌龄!说起王昌龄的初心,你不由地会想起他曾经写过的哪首诗呢?
回顾,朗读王昌龄的《出塞》——你从这首诗中,又读到了王昌龄怎样的初心?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3.那个曾经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王昌龄,因为小人的陷害,被贬官了,但是他有没有因此而向小人低头,向权贵屈服?没有!他要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这就是王昌龄!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第二课时
(学习《塞下曲》)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王昌龄是唐代的一位边塞诗人。唐代的边塞诗人,你知道的还有谁?
复习回顾上学期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出塞》《凉州词》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的边塞诗,认识一位唐代的边塞诗人。
出示课文。了解“塞下曲”:唐代的一种乐曲名。唐代很多诗人运用这个乐曲名来创作诗歌。卢纶就运用这个乐曲名,写下来六首《塞下曲》,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比较有名的。
学习活动一 通读感知,了解诗意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相机正音:单于、遁逃。
结合注释,了解“单于”的意思。
根据字形,猜想“遁”的意思。
2.再指名朗读,齐读,师生接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3.说说读这首诗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习活动二 想象画面,体会诗境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月为什么是黑的呢?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2.这么黑的夜里,单于遁逃,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引导根据“雁飞高”进行推测。
3.想象一下,单于遁逃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预设1:狼狈逃窜、惊慌失措、慌不择路、惊弓之鸟……
反问:真的如你们所说的这样吗?有没有不同看法?请说说理由。
预设2:选在在一个月黑的晚上,而且还是一个下着大雪的晚上逃跑,也说明单于可能是精心策划的。
4.带着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朗读诗句。
单于逃了,怎么办呢?抓捕!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朗读这两句诗,在脑海里想象当时的画面。
2.交流,反馈:通过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将士?
预设:“欲将轻骑逐”,说明抓捕单于的将士并不多,可能是一支英勇善战的抓捕小分队。“大雪满弓刀”,说明当时雪下的非常大,但是抓捕的将士们并没有畏难、退缩,也说明这是一群英勇无畏、能征善战的将士。
交流中相机板书:英勇无畏、能挣善战
3.带着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学习活动三 拓展学习另一首《塞下曲》
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了解这首诗的典故,思考:卢纶为什么要写一位汉代的名将呢?(表达他对名将的敬佩之情)
第三课时
(学习《墨梅》)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回顾朗读一组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2.了解梅花:“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3.了解元代诗人王冕对梅花的热爱。揭示课题:《墨梅》
学习活动一 通读感知,了解诗意
多种方式(指名读、师生对读等)朗读这首诗,初步读出诗歌的节奏和味道。
了解“洗砚池”,理解“乾坤”。
学习活动二 品味诗句,体会诗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喜欢梅花的人,通常会把梅花种在什么地方?(庭院中、房前屋后)
出示佐证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王冕为什么要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呢?
结合注释,了解“洗砚池”。王冕非常崇拜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希望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地练习书法和绘画,因此他把自己家的这个池子也叫做“洗砚池”。
3.那么,种在洗砚池边的梅花,为什么又会是“淡墨痕”呢?
交流,明确:其实这里的梅花,指的是王冕用淡墨画的梅花。
4.古往今来,爱梅花、画梅花的大有人在。呈现一组梅花图,对比王冕画的梅花图,说说感受。
5.那么,王冕画梅花为什么不用颜色,把梅花画得更好看一些呢?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 把诗句中的“清气”改成“香气”可以吗?
2.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闻到的似乎都是梅花的“香气”。
呈读一组诗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钺《雪梅》
一声谷鸟穿林出,数点梅花满院香。——宋·钱时《睡起即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学习活动三 借助资料,体悟诗心
1.那么,为什么王冕闻到的却是梅花的“清气”呢?
2.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王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诸暨县志》载:王冕的朋友李孝光想荐他为府吏,王冕道:“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岂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唤吗?”
《诸暨县志》载:老友泰不华推荐王冕为官,王冕力辞不就,隐居山里,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自号梅花屋主。
《诸暨县志》载:王冕曾经身穿破衣,脚踏破鞋,去拜访他的老师。老师见到王冕这副样子,给他鞋子,并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离去。
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重用王冕,请王冕出山为官,王冕以出家为借口婉言拒绝。
王冕一次又一次拒绝做官,猜猜看,这是为什么?
从这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4.引导感悟:
梅花的“清气”,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
王冕笔下的“墨梅”,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结,介绍托物言志的写法。王冕借助、依托梅花的清香,来表达、言说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这样的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板书)
学习活动四 拓展学习,略读《白梅》
1.出示古诗,读一读。
2.读后交流:(1)诗中的白梅、桃李分别象征什么人?(2)王冕这首诗,同样表达了他怎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