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09: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其内核都是先辈们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语文要素较之四年级时的“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更为多元化,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更加丰富、细腻、深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此要求意在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尝试从多个角度具体描绘人物的表现,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单元教学目标】
课文1.认识2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29个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4.能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习作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语文园地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5.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人文主题。从语文要素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感情、感受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所以在品读课文时要关注细节描写,在习作时描写的要更为细腻。本单元的大情境为:学习伟人精神,担负使命责任,共有四项任务。一是品读诗人悲喜,感受家国情怀;二是感悟凡人情怀,领略伟人胸襟;三是侧面烘托人物,体现内心变化;四是对比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本单元教学设计从"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写一件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两个维度,分两个板块教学。第一板块4课时:重点研读《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板块6课时:重点研读《军神》《清贫》《语文园地》并完成习作。
【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古诗。2.从古诗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意。3. 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体 悟家国情怀。
【课时重难点】通过"联系背景,朗读理解,抓住关键词,品味诗情"的方法,读懂古诗,走进诗人,了解历史,初步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体悟国家情怀。
【教学过程】
主题导入,统整把握1.教师谈话导入。齐读课题《从军行》(字正腔圆,铿锵有力)2.课前,老师通过问卷星的调查,也知道同学们对边塞诗有了一定的了解。3.边塞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多少汉家儿郎曾渴望驰骋疆场,又有多少故事在漫漫黄沙中掩藏。你对边塞诗了解多少?对诗歌题材又了解多少?咱们一起走进小游戏吧。(小游戏"羊了个羊")
【设计意图】通过边塞诗的交流、学过的边塞诗的回顾,为学生学习《从军行》做下铺垫,同时,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紧扣预习,初读古诗1.你们预习的怎么样?老师来检查一下。齐读《从军行》2.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把你读一二行的感受画下来,谁来展示作品?3.这两行中有哪些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4.请同学们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城?生:孤独5.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雪山指的是哪里吗?生:祁连山。我们一起走进现在的祁连山,来感受它的美。6.刚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雪山是怎样的?7.雪山本该就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可是诗中的雪山为什么暗了下来?并不是环境的暗,而是衬托战士们心情的沉重,战事的频繁。读出这黯淡的感觉。
【设计意图】诵读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感受诗人情感的基础。关键字词是学生进入文体及诗人心灵的敲门砖。本环节,通过重点词的体悟,引领学生感受 将士的孤独,并在与雪山美的对比中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进而帮助学生深入悟情。
逐诗解读,品悟诗情
我们继续走进古诗的第三、四行,走进字里行间,一起去感受诗中的情怀,看看哪个词深深地触动了你,请圈出来,旁边还可以写好批注哦。
交流:你找的是穿!你能给它组个词吗?穿上,穿透,穿过,
那穿金甲是指穿上金色的铠甲吗?不是的。
你们通过联系古文的背景知道了,穿金甲中的穿是指磨破的意思。也就是金属制做的盔甲都被磨破了。
孩子们,金属制的盔甲怎么可能会被磨破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悟,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发现你的捍卫祖国的决心还不够啊,闭着眼想象一下,此时,时间穿越到千百年前的战场上……来,带着这满腔的热血再读!(黄沙百战穿金甲)
说起还,我们知道还归故里,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是回家的意思,与家人团聚,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为什么战士们"不还"呢……是啊,这还是一颗热爱祖国的决心,所以就有了古诗的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播放"战马刀枪"声,配乐朗诵)为了自己的家人不再遭受战争的伤害,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了自己民族的尊严,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
9.这不还,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不还,是"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不还,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带领学生通过重点句体会将士的豪情。并在古诗名句的集中展现、诵读中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很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落实本单元的人文素养目标。
拓展延伸
体悟"感情"1.孩子们,当新冠疫情来临时,无数医护人员奋战一线;洪水来临时,抗洪战士冲锋在前,他们也可以怎么说呢?拿起笔,试着写写吧!2.交流,此时你想说什么?(生自由交流,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深入落实本单元人文素养目标。五、拓展提升
1.孩子们,如果没有这些战士们,百姓会有岁月静好的生活吗?(联系:生死、奉献、牺牲)2.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因为有无数人在负重前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交流学生所知道的英雄的名字。3.引出本单元后续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预习,感受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
【设计意图】在总结中将学习延伸到单元其他内容,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