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 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1: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3、海底世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出文章的中心句。借助关键词语或句子分别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说出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学习重点: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指出文章的中心句。借助关键词语或句子分别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 说出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海底世界》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全文共7个自然段,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以同句开头,既吸引读者,也点明这篇课文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提出的问题, 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 其中第二、三自然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海底是宁静的. 第三自然段则补充说明海底虽然宁静,但借助水中听音器可以听得到海底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第四至六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产3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问题,前后呼应。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提问导入,视频激趣。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2.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海底的神秘。 3.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秘的海底世界。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整体感知,了解结构和基本内容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概括海底世界特点的句子。 第二步:互学要求 (1)检查字词。 (2)引导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3)指导学生读句子,说出海底世界的特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第三步:展学要求 请男、女生分别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课文“总起——分述——总结 ”的结构。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这篇课文是典型的“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通过让学生找到概括海底世界特点的句子,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所了解,并且知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来写的。同时,这也是为落实本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要求的仿照这篇课文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做铺垫。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意思。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师生交流。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追问:这句话能概括整个自然段的意思吗 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小结,我们发现在这个自然段中找不到句话概括它的主要意思,这时我们就要先读懂每句话的的意思,了解它写了几层意思。 (2)指导学生读懂第一、二句话。 ①提问:“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 “依然”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重点是想告诉我们海底的情况,还是海面的情况 ②请学生给第一、二句话加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③小结:从这组关联词可知,第一、二句话主要想告诉大家的是:海底是宁静的。 (3)指导学生读懂第三四句话。 ①启发思考:课文写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又写海底是全黑的,不是矛盾了吗 ②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解答疑问。 (4)请男、女生分别读描写“宁静”和“黑暗”的句子。 (5)指导学生将“宁静”“黑暗”两个特点连起来,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步:展学要求 依据关键词句概括第三自然段主要意思。 (1) 请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先找到这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再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板书,指导理解词语”窃窃私语”。(3)指导学生将前三句话的意思连起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读懂句意、分清层次的基础上,运用“层意相加法”概括段意。为帮助学生读懂层意,教师做了精心的设计,先引导学生借助关联词读懂第一层意思,再通过“借助视频解疑”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第二层意思。在学习本册教材第六单元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方法,准确地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精读第三自然段,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请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后两句话,说说作者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 第二步:互学要求 指导学生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1)出示句子: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指名朗读。 (2)提问:如果去掉后面的内容,只读这句话,你会有什么疑问 预设:我会想,这些声音到底是怎样的呢 (3)出示完整的句子指名朗读。 你用水中听音品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资体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4)提问:读了后面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5)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作者就是写了这些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让我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学生听录音,直观感受海底的声音。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生模仿句式想象说话,尝试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体会声音传递的信息。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指导书写。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观察。 第二步:互学要求 1.指生说说书写注意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第三步:展学要求 展示、反馈评价。
三、教学总结 《海底世界》一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理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奇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不太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汹涌一词,而且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黑暗的海底,却有亮光这一奇异的景象,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播放动物的声音,把课文中一行行独立的词句形象地连贯起来,生动再现,再通过朗读去体会窃窃私语一词,边读边体会语言的生动。
课题: 23、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借助关键词句分别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借助板书,按课文顺序介绍海底世界。
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
学习重点:
1.借助板书,按课文顺序介绍海底世界。
2.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
学习难点:
1.借助关键词句分别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不仅课文整体结构非常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 段落也都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从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第三自然段围绕海底声音来写的;第四自然段围绕海里动物的活动方式来写的;第五自然段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来写的;第六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这一段一共5句话。 第一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接下来第二至五句具体介绍了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有的极快,有的极慢。这种介绍充分说明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把第-句的意思说具体了。课文这样的结构使阅读变得十分方便。此外,课文虽然是介绍海底相关知识的,但语言生动、形象,比如,运用拟声词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 ...”一连串的排比和比喻,让我们对海底世界的声音有了感性的认识。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复习引入,回顾前文。 1.指名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指名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主要意思写清楚的。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用上节课的方法尝试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每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步:互学要求 学生交流反馈。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方法,准确地概括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意思。 主问题1预设答案 预设1: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预设2:海底的植物的差异很大。 预设3:海底蕴藏者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3.启发思考:第六自然段中的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可以统称为什么 (矿产资源)所以,第六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精读第四、五自然段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作者选取这些例子的原因, (1)学生圈出作者介绍了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教师相机贴动物图片,板书动物名称。 (2)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四类动物来举例子 ①请男女生分别朗读写海参和身体像梭子的鱼的句子, ②提问:这两种动物的活动分别有什么特点 (海参速度慢,身体像梭子的鱼速度板书:慢 快 ③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一快一慢两种动物已经说明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几类动物 ④小结: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举了4个例子。这4个例子都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出示下面两组句子启发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轻轻的声音。 第二组: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齐读第四自然的。 (2)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举例子的表达效果,出示句子: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学生齐读。学生思考:作者围绕这句话举了什么例子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生自主尝试借助板书,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反馈。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对比选取例子、多种形式朗读、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和植物的差异写清楚的。 一方面让学生借助板书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真正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主问题2预设答案 预设1:海底既宁静又黑暗。但那里不是寂静无声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发出细小的声音),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不仅如此,那里的植物的差异也很大,矿产也很丰富。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预设2: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但那里不是寂静无声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发出细小的声音),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不仅如此,那里的植物的差异也很大,矿产也很丰富。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指导书写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观察。 第二步:互学要求 1.指生说说书写注意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第三步:展学要求 展示、反馈评价。
三、教学总结 在设计教案时通过抓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来理解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性;同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改变了教师、学生、资源三者原来价值孤立的状态,将教师、学生与资源和谐地整合与统一,同时彰显三者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有效、更个性地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