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2分, 共30分。)
1.(2023九上·献县期末)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这种曙光是指( )
A.手工工场的兴起 B.机器大生产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发生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兴起,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A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的兴起,排除B项;
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C项;
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的认识。
2.(2020九上·克山期中)14—16世纪被世人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 )
A.资本主义萌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这一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被称为人被发现,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
3.(2023九上·献县期末) 17 世纪晚期,英国率先由“一个人统治的国家”到“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 )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争霸战争
C.自上而下改革 D.科学技术变革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君主统治,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这种政体下,国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实行世袭制,但统而不治,国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可见英国率先由“一 个人统治的国家”到“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A项正确;
殖民争霸战争为英国带来巨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积蓄了力量,排除B项;
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改革,排除C项;
科学技术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4.(2023九上·献县期末) 明治时代的日本设计师片川东雄设计的奈良帝室博物馆饱受批评,理由是这种纯洋风建筑和奈良根本不搭调。大正时代建立的旧古河庭园,其红砖墙的西洋风建筑风格和东洋式的石灯笼、茶室等传统风格相搭配,“和洋折中”的思想溢于景中。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 B.文明开化政策遭遇民众抵触
C.民众观念落后制约建筑创新 D.外来文化应与本土风格融合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题干“日本设计师片川东雄设计的杂良帝室博物馆饱受批评,理由是这种纯产风建筑和余良很本不搭调,而大正时代建立的旧古河庭园,其红砖墙的西洋风建筑风格和东洋式的石阶笼、养室等传统建筑风格相搭配,“和洋折中”的思想溢于景中。”可知,建筑风格从批判到接受,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认可,说明外来文化应与本土风格融合,D项正确;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本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排除A项;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文明开化政策遭遇民众抵触,排除B项;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民众观念落后抵制建筑创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5.(2016九上·苏州期末)《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
6.(2023九上·献县期末)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英国“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典型事件是 ( )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通过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 -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项正确;
A项不符合英国的历史,排除;
BD两项不是17世纪发生的事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的时间是17世纪,用排除法来做本题,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7.(2023九上·献县期末)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 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项正确;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
《人权宣言》是欧洲第一个人权宣言,排除B项;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8.(2017九上·新野月考)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9.(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助长了军国主义势力
【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是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故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较大。
10.(2023九上·献县期末)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国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是因为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在英国成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原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起来,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11.(2023九上·献县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这两位大臣的言论可以直接用来( )
A.分析一战的非正义性质 B.呈现一战的严重后果
C.介绍一战东线战场战况 D.说明一战的深远影响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可以看出,英国、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A项正确;
题干言语发生在一战前,无法表现一战的严重后果、一战东线战场情况、一战的深远影响,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12.(2022·烟台)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三洲带有着普遍的性质。这种现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性质,表现了建立亚非拉独立民族国家体系的历史趋势。下列符合该历史趋势的是( )
A.拉美独立运动 B.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D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三洲带有着普遍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D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时间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 ,一战的时间是1914年至 1918年,A不符合题意;
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B不符合题意;
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3.(2023九上·献县期末)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地失去了。材料描述的“这场战役”是指(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 尔登战役
C.柏林战役 - D.诺 曼底登陆
【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项正确;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的战役,题干是二战,排除B项;
攻克柏林战役是在1945年,排除C项;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
14.(2023九上·献县期末)“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该主张出自( )
A.达尔文进化论 B.牛顿微积分学
C.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A项正确;
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是牛顿的成就,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
法拉第电磁感应与“进化论”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15.(2023九上·献县期末)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新开发银行也得到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隶属地位
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顽疾
【答案】A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
区域集团化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
这种方式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故C项错误;
全球经济危机痼疾也不可能摆脱,只能减小,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认识。
二、非选择题(16题 15 分; 17题 15 分; 共30分。)
16.(2023九上·献县期末) 西风东渐,新旧激荡。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这个专题做了探究和小结。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近代化的轨迹】
材料一:
【近代化的比较】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近代化的潮流】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上面是某同学根据14 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 ;② ;
③ ; ④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美两国革命中为实现“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而发表的政治文献。
(4)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答案】(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
(2)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人权宣言》 美:《独立宣言》;
(4)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因此在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法国大革命属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法:根据所学,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敌人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而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是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美: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中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这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综合所学可得出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故答案为:
(1)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开辟 ③法国大革命 ④工业革命
(2)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人权宣言》 美:《独立宣言》;
(4)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认识。
17.(2023九上·献县期末)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二: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份地缴纳赎金。
材料三:1869年,(日本) 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1)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对 1861年改革的结果持何种观点
(2) 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某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此次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答案】(1)观点: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2)内容:殖产兴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启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与传统。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事件:据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影响:据所学可知,通过这场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联邦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观点:据材料二“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份地缴纳赎金。”可知,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3)内容:据材料三“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可知,材料三这些成果与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关。
变化: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由封建社会逐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
故答案为:
(1)事件: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联邦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观点: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3)内容:殖产兴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4)启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与传统。(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内战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1 / 1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2分, 共30分。)
1.(2023九上·献县期末)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这种曙光是指( )
A.手工工场的兴起 B.机器大生产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发生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2020九上·克山期中)14—16世纪被世人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 )
A.资本主义萌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3.(2023九上·献县期末) 17 世纪晚期,英国率先由“一个人统治的国家”到“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 )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争霸战争
C.自上而下改革 D.科学技术变革
4.(2023九上·献县期末) 明治时代的日本设计师片川东雄设计的奈良帝室博物馆饱受批评,理由是这种纯洋风建筑和奈良根本不搭调。大正时代建立的旧古河庭园,其红砖墙的西洋风建筑风格和东洋式的石灯笼、茶室等传统风格相搭配,“和洋折中”的思想溢于景中。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 B.文明开化政策遭遇民众抵触
C.民众观念落后制约建筑创新 D.外来文化应与本土风格融合
5.(2016九上·苏州期末)《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2023九上·献县期末)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英国“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典型事件是 ( )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通过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7.(2023九上·献县期末)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 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8.(2017九上·新野月考)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9.(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助长了军国主义势力
10.(2023九上·献县期末)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国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1.(2023九上·献县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这两位大臣的言论可以直接用来( )
A.分析一战的非正义性质 B.呈现一战的严重后果
C.介绍一战东线战场战况 D.说明一战的深远影响
12.(2022·烟台)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三洲带有着普遍的性质。这种现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性质,表现了建立亚非拉独立民族国家体系的历史趋势。下列符合该历史趋势的是( )
A.拉美独立运动 B.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3.(2023九上·献县期末)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地失去了。材料描述的“这场战役”是指(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 尔登战役
C.柏林战役 - D.诺 曼底登陆
14.(2023九上·献县期末)“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该主张出自( )
A.达尔文进化论 B.牛顿微积分学
C.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
15.(2023九上·献县期末)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新开发银行也得到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隶属地位
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顽疾
二、非选择题(16题 15 分; 17题 15 分; 共30分。)
16.(2023九上·献县期末) 西风东渐,新旧激荡。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这个专题做了探究和小结。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近代化的轨迹】
材料一:
【近代化的比较】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近代化的潮流】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上面是某同学根据14 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 ;② ;
③ ; ④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美两国革命中为实现“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而发表的政治文献。
(4)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17.(2023九上·献县期末)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二: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份地缴纳赎金。
材料三:1869年,(日本) 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1)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对 1861年改革的结果持何种观点
(2) 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某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此次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兴起,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A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的兴起,排除B项;
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C项;
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的认识。
2.【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这一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被称为人被发现,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
3.【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君主统治,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这种政体下,国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实行世袭制,但统而不治,国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可见英国率先由“一 个人统治的国家”到“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A项正确;
殖民争霸战争为英国带来巨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积蓄了力量,排除B项;
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改革,排除C项;
科学技术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4.【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题干“日本设计师片川东雄设计的杂良帝室博物馆饱受批评,理由是这种纯产风建筑和余良很本不搭调,而大正时代建立的旧古河庭园,其红砖墙的西洋风建筑风格和东洋式的石阶笼、养室等传统建筑风格相搭配,“和洋折中”的思想溢于景中。”可知,建筑风格从批判到接受,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认可,说明外来文化应与本土风格融合,D项正确;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本明治时代缺乏设计创新,排除A项;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文明开化政策遭遇民众抵触,排除B项;
材料中的变化不能说明民众观念落后抵制建筑创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5.【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
6.【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 -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项正确;
A项不符合英国的历史,排除;
BD两项不是17世纪发生的事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的时间是17世纪,用排除法来做本题,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项正确;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
《人权宣言》是欧洲第一个人权宣言,排除B项;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8.【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9.【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是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故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较大。
10.【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是因为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在英国成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原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起来,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11.【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可以看出,英国、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A项正确;
题干言语发生在一战前,无法表现一战的严重后果、一战东线战场情况、一战的深远影响,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12.【答案】D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三洲带有着普遍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D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时间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 ,一战的时间是1914年至 1918年,A不符合题意;
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B不符合题意;
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3.【答案】A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项正确;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的战役,题干是二战,排除B项;
攻克柏林战役是在1945年,排除C项;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
14.【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A项正确;
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是牛顿的成就,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
法拉第电磁感应与“进化论”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15.【答案】A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
区域集团化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
这种方式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故C项错误;
全球经济危机痼疾也不可能摆脱,只能减小,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认识。
16.【答案】(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
(2)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人权宣言》 美:《独立宣言》;
(4)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因此在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法国大革命属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法:根据所学,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敌人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而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是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美: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中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这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综合所学可得出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故答案为:
(1)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开辟 ③法国大革命 ④工业革命
(2)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或封建等级制;美: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法:《人权宣言》 美:《独立宣言》;
(4)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过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认识。
17.【答案】(1)观点: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2)内容:殖产兴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启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与传统。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事件:据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影响:据所学可知,通过这场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联邦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观点:据材料二“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份地缴纳赎金。”可知,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3)内容:据材料三“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可知,材料三这些成果与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关。
变化: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由封建社会逐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
故答案为:
(1)事件: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联邦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观点: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农民不满意。
(3)内容:殖产兴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4)启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在吸纳先进文明的同时要尊重本民族的国情与传统。(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内战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