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说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5 14: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说 “屏”陈从周【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屏”及其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巩固说明方法。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擅长文、史、诗词、绘画、昆曲。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
作者简介字音纳凉 帷幕 忒
闺中 书斋 伧俗
缘故 休憩 韶光
销魂nàwéituīguīzhāicāngyuánqìsháoxiāo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提示:文章的2、3、4自然段)整体感知1、用原文回答什么是“屏”?屏的
特征是什么?(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 (2)屏的特点是什么? “屏者,障也。”
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1、第一段写的什么?引 出 说 明 对 象 --屏 风 。2、最后一段写的什么?总 结 ,点 出 写 屏 的 意 图 。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总分总 分析首尾品位本文的语言特色1、找文中美词美句,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及作者对屏的感情。(提示:1、5自然段)
2、古诗词的引用。1、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试着找找文章相关句子。
(锦囊:可抓时间角度,小时候、研究时、现实生活中)
a“富有诗意”“其情景令人销魂”“心生向往之情”
b“实在微妙”
C“屏是真够吸引人的”“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前人的创作” 2、本文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使得文句优美生动。
了解诗句的意思并加以体会。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这是一个失意宫女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和喜爱,放在文章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锦屏人”:闺中女子。
“韶光”:美丽的春光,比喻美好的年青时代。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补充了屏的含义,语言生动。
?“闲倚画屏”? 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 ?“抱膝看屏山” ——张恨水《金粉世家》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后两句诗词点出了“屏”是极具文化内涵的物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使用屏的愿望。 作者引用古诗词的用意?使全文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增加了文学性,增加了美感。而这和文章说明的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也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小结: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大量美词,语言充满感情,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2)多处引用古诗词,充满诗情画意,文白相杂,增添文学色彩。铂金屏风苏绣屏风屏(文物)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黄花梨座式插屏拓展延伸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那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