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1: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客 至
杜甫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杜甫的《客至》,感受那份热情好客、质朴真诚的人情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来客往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跟随诗人的笔触,走进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去感受那份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吧!
学习目标
1.理解诗词,品味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梳理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3.体会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 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走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后世又称杜拾遗、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尤以“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被广为传诵,作品汇为《杜工部集》。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沉郁顿挫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沉郁:思想内容
即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具体指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情感的千回百折以及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
作者人生经历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注:“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例如他创作的诗句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就有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写作背景
题目解说

杜甫
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偏指一方,“我”。
“过”,即探望、相访。
相过:即探望、相访我。
“喜”表明喜悦之情。
整体感知
经典诵读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shè
sūn
pēi
把握节奏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字词注释
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杜甫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
舍:指诗人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
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盘飧:盘中菜肴。 市远:离市集远。
无兼味:意思是菜肴很简单。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旧醅:旧酿之酒。
醅,没有过滤的酒,也泛指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乐意。 呼取:叫,招呼
余杯:残酒,未饮完的酒。
读诗释意
原文
译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菜肴很简单,
因为家贫酒杯中只有旧酿的酒。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盼客
客至
待客
问客 邀邻
诗歌鉴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描绘了草堂的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2.如何理解“但见群鸥日日来”中的“但见”和“日日”?
“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
“但见”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3.为什么选择“群鸥”作为意象?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加上“但见“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颔联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注: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如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延接》中有“待宾至,云扫迳以俟。”
以互文手法写出客至的意外惊喜(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遣词可谓鬼斧神工,颈联无一字言情,却饱含情意。请试赏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
“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远市”“家贫”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处境,隐含作者倾尽所有招待客人的盛情。
情感:
竭诚待客的盛情
好友来访的兴奋喜悦
好友来访而只能简单招待的歉意愧疚
与两人情感的深厚无间
手法:
细节描写、反衬
(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及原因;反衬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尾联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邀邻喝酒”——细节描写。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二位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析文本特色,悟客至之情
①首联寓情于景,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②颔联用互文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来访喜出望外、欣喜不已的感情。(兴奋、喜悦)
③巧妙运用细节,侧面烘托气氛。颈联作者选取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使人感受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真诚、歉疚)
尾联选取生活细节,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浓重的生活气息的自然之乐。(热烈、欢跃 )
《客至》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前两句描写了居处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的景色,表现与世隔绝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课堂总结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我栖身的这地方过于偏僻,很少有人来,我年老多病,需要搀扶难以多拜,请您担待。
我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让我感谢又感慨。
屈尊贵客你整日停留这破草房,只能用粗茶淡饭招待你,我这腐儒没钱没能耐。
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小园开放的芍药花。
比较阅读
同样是有客来访,杜甫的《客至》和《宾至》两者表达情意有何不同
题目:“宾至”显得尊敬、客气,而“客至”则显得热情、亲切。
(许慎《说文解字》云:“宾,所敬也。” “客,寄也。”
可见“宾”是表达敬重的称谓,而“客”则更显亲近,可作为心灵的依附和寄托。)
首联写老弱病衰,恕难再拜,写出不胜应酬之苦;
颔联“岂有”“漫劳”两句表面自谦,隐含自负,对来客态度冷淡;
颈联写款待之事,语气客套尽礼数,体现诗人无奈、不悦
尾联写如果对方不嫌酒肴菲薄,还望乘兴再来,语气客套,暗含嘲讽、送客之意。
客是相知之客,
宾是贵介之宾。
客至:全情投入
热烈 亲之
宾至:纯属客套
冷淡 敬之
课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与“舍南舍北皆春水”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 清泪恰同春水涨。拭尽重流,触事如何向。 (赵长卿《蝶恋花 闲上西楼供远望》)
B. 一溪春水送行舟。无情月,偏照水东楼。 (宋丰之《小冲山》)
C. 一陂(bēi池塘)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王安石《北陂杏花》)
D.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温庭筠《杨柳枝》)
【答案】C
【解析】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跟例句的意境相同。ABD三项从意境的角度来看,都带有明显的忧愁、忧伤。
2.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人都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常长远,不能隔断,不能舍弃,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李商隐所写的都是爱情诗。那杜甫呢?杜甫盼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写的都是忠君爱国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方式是表面学得很像,比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完全模仿杜甫写人民的疾苦;另外一种方式是学杜甫艺术性的句法,如“桂花吹断月中香”一句,就是在学杜甫的句法。
【答案】①李商隐跟杜甫迥然不同 ②可是如果从学作诗的角度来说 ③李商隐学杜甫有两种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从层次上看,这段话先讲世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表达的内容不同,故第①空应表达出这层意思。第②空,从前面讲杜甫与李商隐的不同和后面“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可知,表达的是转折之意,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即可。第③空,应填介绍李商隐向杜甫学习的总写句,从后文“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等句子可推断出答案。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一诗中从户外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3)《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2)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3)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皆、鸥、飧、兼、樽、醅、篱。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