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6 11:02:18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读历史著作,摘录笔记,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历史拓展学习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下面的笔记表述错误的是(  )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 A尼罗河 贯穿埃及南北,其 B楔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 C法老 ,而 D金字塔 是法老的陵墓。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 A.依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贯穿其南北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故A说法正确。
B.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果,故B说法错误。
CD.古埃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法老,而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文明水平,故CD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象形文字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2.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古代巴比伦。故C符合题意;ABD没有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3.(2023九上·腾冲月考)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答案】A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故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划分。
4.(2022九上·南山期末)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  )
A.艺术氛围浓厚 B.贫富差距严重
C.民主意识强烈 D.人文主义流行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可知,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意识强烈,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艺术氛围浓厚,贫富差距严重,排除AB项;
人文主义是14 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5.(2022九上·南山期末)冯 吕布托在《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这段材料说明(  )
A.罗马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
C.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
D.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分析可知,材料叙述了法律占有罗马人最中心的位置,表明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强,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B项正确;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
材料不能表明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
6.(2022九上·青岛期末)“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关于罗马帝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帝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凯撒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
C.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D.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C项正确;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排除A项;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B项;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
7.(2020·广东)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惑。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面貌形体与人相同之外,在性格方面也与人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可知,这说明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8.(2020·朝阳模拟)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科。据“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提取信息,需熟悉亚里士多德所做的主要贡献。
9.(2022九上·南山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B.希腊城邦的兴衰
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答案】C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克罗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查理大帝时期,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大帝去世后,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所以与题干图片有关的课题是法兰克王国的兴衰,C项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西罗马帝国、希腊城邦以及阿拉伯帝国,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法兰克王国兴衰的认识。
10.(2022九上·南山期末) 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利建立津贴制度是伯利克利改革的内容,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属于奴隶制时期,不属于封建时代,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封建时代欧洲的认识。
11.(2022九上·南山期末)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D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D符合题意;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是《十二铜表法》,排除A;
《查士丁尼法典》编成时期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
12.(2020·广西)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大学的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反映出它的师生来源具有国际性,因此D选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大学的师生来源特征,并未涉及其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的特征,AB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3.(2022九上·南山期末)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拜占庭帝国39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重要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14.(2022九上·南山期末)15世纪,西欧很多商人购买原料分给手工工匠生产,工匠在规定时间内交回产品,从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说明西欧(  )
A.庄园经济走向没落 B.手工工场集中生产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分散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劳动分工、简单协作,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手工工场主与工人之间是一种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14、15世纪,西欧很多商人购买原料分给手工工匠生产,工匠在规定时间内交回产品,从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说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5.(2022九上·南山期末)右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清晰地展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显得颇为生动。此图可用于说明(  )
A.人们思想摆脱教会束缚 B.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
C.文艺复兴推动科技发展 D.进论论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清晰地展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这体现了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B项正确;
16世纪自然科学尚未摆脱教会束缚,排除A项;
题干图片不能体现文艺复兴推动科技发展,排除C项;
材料没涉及进化论的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16.(2022九上·南山期末)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害怕此举会(  )
A.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 B.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
C.使印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阻断了欧洲人的东方梦想
【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害怕此举会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选项B符合题意;
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不符合史实,A排除;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C排除;
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与东方梦想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7.(2020·乐山)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答案】B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 A. 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不符合题意;
B.题干的“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反映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力,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不符合题意;
D. 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方法是紧扣材料,运用题干中所给出的数据,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8.(2022九上·青岛期末)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B.推翻君主专制
C.议会制约王权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约王权。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最为突出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国王是国家传统和统一的象征,传统君主统治权力受到议会的极大约束,C项正确;
分权制衡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征,排除A项;
推翻君主专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排除B项;
《拿破仑法典》规定保护私有财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9.(2022九上·南山期末)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上述两个文献都体现了(  )
A.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B.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D.反对殖民压迫的要求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可知,这两个文献都体现了防止最高统治者专权,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B项正确;
题干内容强调是《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都是防止最高统治者专权,体现了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与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无关,排除A项;
英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与美国无关,排除C项;
美国反对殖民压迫要求,与英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的认识。
20.(2020·枣庄)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户一投抹去了关丁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稳固了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木可侵犯等原则
【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804 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这部《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典范。故D符合题意;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A;
“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的是《权利法案》,排除B;
《拿破仑法典》并没有稳固了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2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说的“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表明英国想争夺海上霸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16世纪,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故C符合题意;ABD参与殖民争夺是在17世纪,与题干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根据所学知识解答。
22.《阿拉伯文学史》写道:“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国家重视
C.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游历欧亚非三洲”“载蜜而归”等信息可以看出,阿拉伯文学繁荣与吸收外来文明并进行融合有关,故C符合题意;
材料涉及的是吸收其它地区的文明,不涉及经济,也与国家重视无关,排除AB;
题干反映的是阿拉伯吸收其它文明,未体现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文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阿拉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23.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理解。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二子目新航路的开辟中的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就是15至16世纪,因此其中的“分水岭”是指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故选D。A选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选项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概括、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4.(2022九上·南山期末) 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他们在迈向独立国家的进程中,似乎每走一步都有某种天佑的迹象;他们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根据宪法,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请国会审议”……政府的统一使你们组成为一个民族,其无法估计的价值还在于:联邦能避免他们(各州)之间的争吵和战争。
——摘自1789年乔治 华盛顿发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选自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1)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依据什么法律文件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说说这一政治制度有什么重要特点?
(2)问题二:哪一文献宣告美国开始“迈向独立国家”?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此之前美国颁布了什么宪法,建立了怎样的政体?与英国、法国进行对比,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美国独立战争独具什么性质?
(3)问题三: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三选自哪一部文献?结合材料,谈谈这部文献的历史进步性。这部文献是在哪次革命中颁布的?
(4)问题四: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民族解放战争。
(3)《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法国大革命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革命的异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之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的同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得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因此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特点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根据材料二,“他们在迈向独立国家的进程中,似乎每走一步都有某种天佑的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告美国独立的文献是《独立宣言》。根据材料二“他们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根据宪法,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请国会审议”……政府的统一使你们组成为一个民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颁布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的是共和制的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根据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内容出自于《人权宣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人权、民主、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提倡人人平等,是一部反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流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民族解放战争。
(3)《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法国大革命;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25.(2022九上·南山期末)〖论述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1)问题一:结合所学,将图示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在下列横线上
   
   
(2)问题二: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A: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放人的思想;B: 新文化运动
(2)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论证 : 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根据题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
(2)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可总结论点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可从文艺复兴影响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来论证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故答案为:
(1)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放人的思想)B:新文化运动
(2)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证: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1 / 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读历史著作,摘录笔记,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历史拓展学习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下面的笔记表述错误的是(  )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 A尼罗河 贯穿埃及南北,其 B楔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 C法老 ,而 D金字塔 是法老的陵墓。
A.A B.B C.C D.D
2.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3.(2023九上·腾冲月考)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4.(2022九上·南山期末)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  )
A.艺术氛围浓厚 B.贫富差距严重
C.民主意识强烈 D.人文主义流行
5.(2022九上·南山期末)冯 吕布托在《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这段材料说明(  )
A.罗马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
C.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
D.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6.(2022九上·青岛期末)“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关于罗马帝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帝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凯撒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
C.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D.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
7.(2020·广东)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惑。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8.(2020·朝阳模拟)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9.(2022九上·南山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B.希腊城邦的兴衰
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10.(2022九上·南山期末) 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11.(2022九上·南山期末)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  )
A.② B.③ C.④ D.⑤
12.(2020·广西)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13.(2022九上·南山期末)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14.(2022九上·南山期末)15世纪,西欧很多商人购买原料分给手工工匠生产,工匠在规定时间内交回产品,从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说明西欧(  )
A.庄园经济走向没落 B.手工工场集中生产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5.(2022九上·南山期末)右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清晰地展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显得颇为生动。此图可用于说明(  )
A.人们思想摆脱教会束缚 B.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
C.文艺复兴推动科技发展 D.进论论成为主流思想
16.(2022九上·南山期末)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害怕此举会(  )
A.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 B.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
C.使印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阻断了欧洲人的东方梦想
17.(2020·乐山)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18.(2022九上·青岛期末)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B.推翻君主专制
C.议会制约王权 D.保护私有财产
19.(2022九上·南山期末)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上述两个文献都体现了(  )
A.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B.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D.反对殖民压迫的要求
20.(2020·枣庄)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户一投抹去了关丁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稳固了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木可侵犯等原则
2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法国
22.《阿拉伯文学史》写道:“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国家重视
C.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23.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从分散走向整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4.(2022九上·南山期末) 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他们在迈向独立国家的进程中,似乎每走一步都有某种天佑的迹象;他们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根据宪法,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请国会审议”……政府的统一使你们组成为一个民族,其无法估计的价值还在于:联邦能避免他们(各州)之间的争吵和战争。
——摘自1789年乔治 华盛顿发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选自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1)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依据什么法律文件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说说这一政治制度有什么重要特点?
(2)问题二:哪一文献宣告美国开始“迈向独立国家”?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此之前美国颁布了什么宪法,建立了怎样的政体?与英国、法国进行对比,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美国独立战争独具什么性质?
(3)问题三: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三选自哪一部文献?结合材料,谈谈这部文献的历史进步性。这部文献是在哪次革命中颁布的?
(4)问题四: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25.(2022九上·南山期末)〖论述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1)问题一:结合所学,将图示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在下列横线上
   
   
(2)问题二: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 A.依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贯穿其南北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故A说法正确。
B.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果,故B说法错误。
CD.古埃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法老,而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文明水平,故CD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象形文字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2.【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古代巴比伦。故C符合题意;ABD没有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3.【答案】A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故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划分。
4.【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可知,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意识强烈,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艺术氛围浓厚,贫富差距严重,排除AB项;
人文主义是14 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5.【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分析可知,材料叙述了法律占有罗马人最中心的位置,表明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强,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B项正确;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
材料不能表明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
6.【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C项正确;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排除A项;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B项;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面貌形体与人相同之外,在性格方面也与人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可知,这说明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8.【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科。据“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提取信息,需熟悉亚里士多德所做的主要贡献。
9.【答案】C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克罗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查理大帝时期,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大帝去世后,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所以与题干图片有关的课题是法兰克王国的兴衰,C项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西罗马帝国、希腊城邦以及阿拉伯帝国,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法兰克王国兴衰的认识。
10.【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利建立津贴制度是伯利克利改革的内容,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属于奴隶制时期,不属于封建时代,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封建时代欧洲的认识。
11.【答案】D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D符合题意;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是《十二铜表法》,排除A;
《查士丁尼法典》编成时期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
12.【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大学的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反映出它的师生来源具有国际性,因此D选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大学的师生来源特征,并未涉及其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的特征,AB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3.【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拜占庭帝国39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重要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14.【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分散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劳动分工、简单协作,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手工工场主与工人之间是一种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14、15世纪,西欧很多商人购买原料分给手工工匠生产,工匠在规定时间内交回产品,从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说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5.【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清晰地展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这体现了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B项正确;
16世纪自然科学尚未摆脱教会束缚,排除A项;
题干图片不能体现文艺复兴推动科技发展,排除C项;
材料没涉及进化论的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16.【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害怕此举会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选项B符合题意;
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不符合史实,A排除;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C排除;
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与东方梦想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7.【答案】B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 A. 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不符合题意;
B.题干的“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反映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力,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不符合题意;
D. 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方法是紧扣材料,运用题干中所给出的数据,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8.【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约王权。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最为突出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国王是国家传统和统一的象征,传统君主统治权力受到议会的极大约束,C项正确;
分权制衡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征,排除A项;
推翻君主专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排除B项;
《拿破仑法典》规定保护私有财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9.【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可知,这两个文献都体现了防止最高统治者专权,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B项正确;
题干内容强调是《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都是防止最高统治者专权,体现了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与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无关,排除A项;
英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与美国无关,排除C项;
美国反对殖民压迫要求,与英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的认识。
20.【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804 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这部《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典范。故D符合题意;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A;
“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的是《权利法案》,排除B;
《拿破仑法典》并没有稳固了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法典》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21.【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说的“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表明英国想争夺海上霸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16世纪,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故C符合题意;ABD参与殖民争夺是在17世纪,与题干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根据所学知识解答。
22.【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游历欧亚非三洲”“载蜜而归”等信息可以看出,阿拉伯文学繁荣与吸收外来文明并进行融合有关,故C符合题意;
材料涉及的是吸收其它地区的文明,不涉及经济,也与国家重视无关,排除AB;
题干反映的是阿拉伯吸收其它文明,未体现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文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阿拉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23.【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理解。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二子目新航路的开辟中的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就是15至16世纪,因此其中的“分水岭”是指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故选D。A选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选项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概括、影响。
24.【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民族解放战争。
(3)《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法国大革命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革命的异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之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的同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得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因此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特点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根据材料二,“他们在迈向独立国家的进程中,似乎每走一步都有某种天佑的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告美国独立的文献是《独立宣言》。根据材料二“他们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根据宪法,总统有责任“将他认为必要而妥善的措施提请国会审议”……政府的统一使你们组成为一个民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颁布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的是共和制的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根据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内容出自于《人权宣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人权、民主、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提倡人人平等,是一部反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流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民族解放战争。
(3)《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法国大革命;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25.【答案】(1)A: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放人的思想;B: 新文化运动
(2)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论证 : 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根据题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
(2)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可总结论点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可从文艺复兴影响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来论证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故答案为:
(1)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放人的思想)B:新文化运动
(2)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证: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