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从不同方向看(1) (一)教材分析 总体思路:
“从不同的方向看”一节共有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活动过程,会画立方体等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初步建立从空间物体到平面图形认识;第二课时是由物体的三视图去想象出几何体的空间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与空间观念。这里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设计力求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自己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物体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在获得感知经验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画好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数学活动中,增强数学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观察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的道理。??? 4.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难点:
能正确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体,由几何体想像出实物的形状。(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平台;
2、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正四棱锥、球体模型各一件。
(五)教法与学法 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数学活动——引导自主、合作学习——观察发现得到概念——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1.看一看:在桌子上摆放三件物品: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六)教学流程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一组图分别从哪儿看到的?(a)(e)(d)(c)(b)2.在讲台上,让两位同学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看讲台上摆放的一个热水瓶、一个水杯、一个乒乓球三个物品,并请同学们说明各看到什么?讨论:若要同时看到三件物品,应在什么位置看?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增加学生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给自己探索的机会,进一步感知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同时这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和鼓励 二.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长方体四棱锥正方体 在讲台上按序分别摆放着一个长方体、四棱锥、正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可能看到什么? 请猜一猜,这五幅图是从哪五个方向看到的? 说明:为了让学生体会从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看几何体。通过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结果一定不一样吗? 三.思考: 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四.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从正面看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从上面的活动中可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即物体的三视图. 说明:在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讨论,并发表意见,使他们意识到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其三视图可能不同。并通过交流能真正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随堂练习:
问题1:下面是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而拍摄的一组照片,请同学们思考汽车进入镜头的先后顺序应是怎样?(1)(2)(3)(4)(5)可以是(2)(1)(5)(4)(3)问题2: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说明:其设计意图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合作学习的作用。思考题的设计是为下堂课的内容打好伏笔,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说明: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其次是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做中学的收获,并整理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对本节课的老师的“教”作一个客观和理性的思索,真正体现出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六、总结收获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谢谢大家!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