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6 14: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的过程;从史料实证角度并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双重影响 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认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一个贸易网:近代以来的全球贸易网 两个阶段:15世纪之前的局部贸易网、15世纪至今形成的全球贸易网 三大成因: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各国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三大代表性物品:茶、服饰、钟表
知识点一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________大陆之间。
2.新航路开辟以后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________、可可等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
②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________市场销售。
(3)影响
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________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②以________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工业革命以后
(1)原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____________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4.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阻碍因素:冷战的发生。
(2)促进发展
①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②表现: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1.图解历史——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辨析比较——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
(1)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生效的国际组织,而关贸总协定是“临时适用”的国际协定。
(2)世界贸易组织比关贸总协定在成员范围上更具有全球广泛性。
(3)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投资措施
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比关贸总协定仅涉及商品贸易的范围更广泛。
(4)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着统一的一揽子协议,所有成员必须遵守,不能提出保留。而关贸总协定的许多重要协议仅对该协议的签字方生效,只对少数成员有约束力。
3.图解历史——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知识点二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表现
(1)饮茶风俗
①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②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__”。
③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各国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日本____________”、英国“下午茶”。
(2)服饰变化
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②中国服装元素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④民国早期的__________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
(3)钟表技术
①钟表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________传入中国内地。
②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其作为珍稀物品收藏。
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中国自身的________特色。
(4)文化产品
①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②________、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2.影响
(1)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向世界呈现各自的________、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4.图解历史——茶叶外传的四条古道
中国对外交往的四条古道,不仅是物产交换和商业贸易的通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茶叶是中外商品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既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
5.情境再现——近代中国茶叶出口量
时间 茶叶出口
1843年 13.3万担
1868年 144万担
由上述材料能得出哪些重要信息?
                                    
                                    
6.情境再现——中国风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
“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什么?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和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葡萄牙是欧洲最早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的国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葡萄牙帝国处于鼎盛时期,以圣多美为中转站,通过好望角航线将大西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联系起来。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
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
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建立起的全球贸易网络的特点及其成因。
解读:史料一主要介绍了欧洲最早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的国家葡萄牙所构筑的贸易网络的概况及特点。
史料二 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思考:(2)根据史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的主要特点。
解读:史料二主要阐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素养阐释……………………………………………………………………………
影响全球贸易发展的因素
(1)近代以来,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展。
(2)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
(3)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是当时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推行和跨国公司的发展,都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国际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例如二战后国际上冷战局面的出现与结束影响全球贸易的发展,某些国家社会和经济动荡也会造成全球贸易的波动。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开放探究……………………………………………………………………………
材料 
17世纪初 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年 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中期 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此写诗献给查理二世,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年 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 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年 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 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年 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年 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下半期以来 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叫作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
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思考: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价值引领……………………………………………………………………………
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产生的影响
(1)改善各国饮食结构:茶已成为真正的世界饮料,在世界人民饮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2)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经济影响巨大,并催生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茶产业,诞生了世界茶叶贸易行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丰富人类文化礼仪:在新产生的茶文化中,东方茶文化较为典型的是“日本茶道”,西方茶文化较为典型的有英国“下午茶”。
(4)其他方面:对世界宗教、交通、军事、政治、外交、民族、语言、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领域均程度不同地打上了茶烙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茶痕迹。随着大量茶文献的出现,茶的内容进入了诗歌、散文、小说,并与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歌曲等艺术日益紧密结合,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茶艺术。
1.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4.二战后,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5.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1.16世纪以来,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这首先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9世纪末,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工人们会喝“跨越大陆的一杯茶”,即将东印度公司从中国或锡兰运回的亚洲毛尖茶泡在荷兰或英国生产的欧洲瓷杯中,再添加几勺南美产的糖。这表明(  )
A.商品流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欧洲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C.工业革命提高了民众的消费水平
D.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促进文化交流
3.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4.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交流、文化碰撞、社会形态冲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由此(  )
A.世界开始走向联合
B.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5.“中山装没有采用开放式的敞领,而是采用关合式的立领,这种形式的设计一方面是源于中山装所借鉴的西式军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服装领型的选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山装的这种设计(  )
A.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
B.带有反专制的意义
C.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6.下图为1879年《申报》刊登的“华文时辰钟”广告。“华文时辰钟”的出现说明(  )
A.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根深蒂固
B.中国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传统士大夫抵制西方近代文明
D.“中体西用”的观念深入人心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知识点一
1.亚欧
2.(2)烟草 美洲 (3)股份 欧洲
3.(2)初级产品
知识点二
1.(1)万里茶道 茶道 (2)中山装 (3)澳门 文化 (4)电影
2.(2)知识
情境再现
5.提示:进入近代,中国茶叶出口量总体增加;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提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主题一
提示:(1)特点:借助军事武力形成;推行贸易垄断和掠夺政策;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
成因:在世界各地建立大量殖民地;自身商品生产能力不足;出于维护本国贸易优势的需要。
(2)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化;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化趋势加强;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合作、企业竞争和经济竞争为特征;国际规则的作用日趋明显。
主题二
提示:示例一
论题:茶的传播折射中英文化交流。
阐释: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历史悠久,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17世纪以来,中国茶文化随着国际贸易传播至英国,饮茶成为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的习俗,并形成自己的饮茶方式,英国人喜欢在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茶具来招待客人,这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有关茶的文学作品出现。同时,英国人也在仿制中国茶具的同时,创新了茶具,并将其传入中国。总之,从茶叶在英国的传播可以看出,商品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变迁。
示例二
论题:茶的传播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之中,中国茶叶随着贸易进入英国,中国茶成为一些特权贸易公司的重要产品,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些特权贸易公司的贸易活动,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英国人饮茶文化的形成,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猛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在殖民地引种中国茶,增强了这些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联系;为了扭转中英茶叶贸易的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外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者在中国与殖民地掠夺包括茶叶在内的原料,随着新交通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总之,中国茶的传播见证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史。
[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带来“商业革命”,使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故A项正确;殖民扩张也是由新航路开辟引发的,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2.A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工人所饮之茶由世界众多地区的作物共同构成,这是因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全球贸易逐渐兴盛,人们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饮茶的构成,没有明确欧洲农作物的具体种植和民众的消费水平,排除B、C两项;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中就已经促进了文化交流,而非最终形成才能促进文化交流,排除D项。]
3.D [“18世纪末”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品急需市场,工业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这就促进了英国的对外贸易。茶叶属于中国的作物,能够在英国普通民众中流传,说明它的价格已经下降,这也是世界市场的作用,只有东西方贸易增多,才会产生这种现象,故选D项。]
4.D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联合,而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A项错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
5.D [中山装的这种设计并没有体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而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A项排除;中山装的设计摆脱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C项排除;反专制只能体现中山装设计的一个方面,B项排除;中山装保留了中国的传统风格,但同时又借鉴西式军装,属于典型的既有西又有中的“中西合璧”风格,故选D项。]
6.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所以一刻钟是十五分钟,据此可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与中国人民的时间观念相符的“华文时辰钟”,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士大夫抵制西方近代文明,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