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思维发展与提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审美鉴赏与创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握赏析精彩语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三、教学设想
该课题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鉴赏诗歌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但目前学生只在初一上册时学过古诗,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鉴赏的能力也不强,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初一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诗歌的能力,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歌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二、教学新课
登幽州台歌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初读古诗。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明确: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注意朗读停顿,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学生再读,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孤独的愁苦情怀。
目标导学三:分析形象,体会特点
1.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明确: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2.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不然,它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3.写作特色。
明确: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学习 《望 岳》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理解内容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赏析诗句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你能说说诗中是怎样写“望”岳的吗?
明确: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
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诗句中可看出。
目标导学三:结合背景,把握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背景链接: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鲁大地,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却看不出作者有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
明确: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目标导学四:仔细品味,理解写法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明确:(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射下去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富,有一种哲理美。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3)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二句实写,三、四句虚写,五、六句实写,七、八句虚写,虚实交错,意蕴悠长。(4)诗歌情景交融,写景有序。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学习《登飞来峰》
板块一:了解作者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说互讲自己查找的有关王安石的相关资料。然后师生交流。最后齐读老师对王安石生平和诗歌背景的归纳: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名列“唐宋八大家”。
出身进士之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幼专心苦学,立志救济苍生。
30岁鄞县知县任满回乡,朝廷欣赏前途无量,借登飞来峰抒发壮怀。
板块二:朗读译说
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2.学生齐读诗边的注释然后相互译说诗句的意思。
板块三:赏析诗句
学习任务:1.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联系生活实际,试着引用这句诗说一句话。组内互说,师生交流。
预设:
1.这两句是议论抒情,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实际包含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生活哲理。
2.引用示例:(1)身为班长,我要为咱们班负责,这项制度我一定严格执行下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哲理: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生活哲理。)
3.引用示例:(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当我把手头的两本物理资料上的题一道一道研究透了以后,我就再也不怕理科综合试卷上的那些大题了,我已经完全掌握了那些题的规律。(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板块四:比读诗歌
学习任务:比较《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三首诗在内容、写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的异同。
预设:
三首诗都是登高抒怀的诗。
《望岳》和《登飞来峰》都是先写山高,为议论抒情做铺垫;《登幽州台歌》则是直抒胸臆。
三首诗的情感不同,《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悲观的壮志难酬、时不我待的情感。《望岳》和《登飞来峰》都抒发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但由“会当”可知杜甫抒发的是想象登上山顶后的豪情,表达的是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由“不畏”可知王安石借登高望远表达对政敌的蔑视,是对自己不怕阻挠锐意改革的自信和抱负。
第2课时 《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2.反复朗读并背诵,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反复朗读并背诵,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
自主查阅《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上节课跟随诗人陈子昂,感受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寂寥;跟随诗人杜甫,王安石领略了泰山,飞来峰的雄伟壮丽,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气概,以及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在学习两首古代诗歌《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看看又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指名三名学生分别背诵古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
二、教学新课
学习《游山西村》
板块一:了解作者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说互讲自己查找的有关陆游的相关资料。然后师生交流。最后齐读老师对陆游生平和诗歌背景的归纳:
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出身名门望族,其先人为官,皆以不畏权势、忠心为国著称。陆游自幼聪明好学心怀壮志。抗战杀敌、收复失地是他一生的梦想;报国无门,一生郁郁不得志。宋孝宗乾道三年罢官归乡,村居闲游写下此诗。
板块二:朗读诗歌想象诗境
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2.学生自读诗边的注释,根据老师的提示,想象补充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情景。
假如你是那户农家的小孩,你是这样介绍桌上的菜肴的:陆先生,您闻闻这坛子里的酒香不?这是我爷爷去年亲自酿的米酒,别看浑浊,酒劲儿可大了!您看……
预设:
1.陆先生,您看这是鸡肉,听说你要来,我妈妈把我家最大的公鸡宰了,整整炖了小半锅,香极了!
2.陆先生,您尝尝这猪肉,又肥又香,吃上一口它自己就往嗓子眼儿里溜呢!
3.您看这两条大鱼,是我从清溪里给您钓来的,那水是甜的,所以这鱼肉又细又嫩,不信您尝尝!
4.这又红又大的苹果,是我家山坡上那个苹果园结的,存在地窖里,什么时候吃都跟刚摘下来的一样……
(说明:本环节是通过想象自己是农家的孩子,来设身处地地想象餐桌上菜肴的丰盛,进而体会农家人热情朴实好客的品质。)
板块三:描绘诗句品味哲理
学生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并体会其中的哲理。
预设:
1.描述诗句示例:去往山西村的途中,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山水重重阻隔,怀疑已无路可通;但行至近前,却峰回路转,一个柳色葱郁、花开繁盛的村庄突然闪现于眼前。
2.这两句诗后来的衍生意义是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板块四:梳理结构感悟主旨
学生活动:概括每一联的内容,组内互说诗歌表达的情感。
预设:
1.梳理结构:村人——热情;村景——优美;村俗——古朴;己志——闲居
2.感悟主旨:诗中描绘了山西村美好的景色和村中人民淳朴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反衬出他对官场纷杂生活的厌倦。
学习《己亥杂诗(其五)》
目标导学一: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1.诗人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2.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共同研究。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汇报交流。
4.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教师梳理归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目标导学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
明确: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指什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赏析这两句诗。
明确:“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诗人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活动小结
游历类诗歌往往会带着读者一边面向美景,看繁花随处开,一边又以哲思启发着读者,景美、意美兼备。我们将来读到这类诗歌时要特别注意诗歌的这种特点,真正领悟到游览类诗歌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设计意图:两首诗都富有哲理,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诗歌,把握哲理句,体会哲理,感受作者情感。
目标导学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进行了解读,了解了诗歌内容和情感。还重点把握了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希望同学们能领悟两首诗中的精神和哲理,在人生的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更是积极乐观,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怀有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
古体诗和近体诗区别:
1.字数不同: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而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对仗工整,字数较少。
2.格律不同:
古体诗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3.句数不同:
古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多;而近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少,多在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用韵不同:
古体诗,全首诗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且可以随意变换,不受限制,如《登幽州台歌》。而近体诗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如《游山西村》。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了解歌行体。
目标导学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熟读并背诵本课的五首诗歌。
(结合情境背诵视频,背诵五首诗歌,熟练后脱离视频直接背出诗歌。)
2.课后作业
1.基础作业:整理五首诗中的名句,分类摘抄到摘抄本上,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
2.拓展作业:搜集五位诗人的其他诗作,学习、欣赏,并在小组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有很多种方式;有时候他是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对孤独、野心、惶恐、怅惘、狂放等等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时候他更适合做图,画一张海报,做一幅水墨,因为“寓情于景”的诗歌,同中国的绘画审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这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读白大师和蒋大师的作品,将艺术的审美代入其中;有时候他需要群文,从一个伟大的灵魂的一生轨迹中去寻觅他的诗意人生;当然大部分时候我认为它不需要被教学,只需要推荐几本书,几篇文章,学生去读一读就好;奇妙的是,他还一定会随着一个人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而找到他与诗歌的自然共鸣。
所以,二十岁的时候,渴望征服高山,为徒步攀岩而欣喜若狂,仿佛我不是一个胖子,而是一个野心勃勃干劲十足与众不同的人;而跨进一个尴尬的年龄阶段后,面临过好几次重大的选择之后,征服的欲望虽然还在,却必然不是野心勃勃。在不同的阶段登上高山,我的内心竟然唱响了不同的诗句。
教古诗真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常不由自主被学生的智慧和文字碰撞出的火花而内心激荡三十年。
就像一个简单的“柳暗花明”:
他是中国人描绘时爱用的巧技,可以用曲折的文字表现一些直接的现象;
他也是中国水墨艺术的挥洒,那一点浓墨的暗色,是树的浓绿,因为浓绿带来的是阴凉的感受,中国古人就把这种阴凉的感受加以强化,真是秒绝;再点缀上使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对二元对比的效果下把花的明艳推散开来;
他也是诗人情绪的一种委婉,明暗是色彩更是心境,一暗之间,必然是一明的衍生,柳暗花明,又将人物的心境转变不着痕迹点化。
一时间,是教学相长,也是刻意为之,想叫学生能慢慢体会到诗歌中的人情美、艺术美和哲思美,企盼他们心中波澜渐生,虽微而远乎?
当然,语文之所以玄妙,是因为文化是极难复制的,它毕竟是细水长流的沉淀和严密的逻辑。诗歌,也必然不是一节课能教出来的。课堂不过是希望你去发现诗歌它是美丽而深邃的,是充满神奇秘密的;课堂不过是勾其一些人产生去读他的念头,剩下的就交给诗歌自己去征服他的信徒。